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研活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以研促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最终达到资源共享。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和归宿,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三、活动形式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
2、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研究课等教学观摩活动。
3、教师专题讲座。
4、教学研讨、经验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反思等。
5、具体为:单周(一个专题讲座、集体看一个课例)双周(集体备一节课、上一节课、评一节课)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个人备课做到“六备”:备大纲、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实行超前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主题,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教导处参与指导,起引领作用。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
5、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资料整理上交乡教导处。
五、活动主题(见附表)
各村完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研活动主题进行开展。
教研活动主题
一、语文教研活动主题
1、如何好低、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2、如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如何让学生高效识字。
4、如何上好习作修改课。
5、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6、如何高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
二、数学教研活动主题
1、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如何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3、如何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如何提高课堂整理与复习的实效性。
教研活动实施方案2
一、活动主题
专题探讨“有机化学部分必修与选修的衔接”,充分把握必修教材中有机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夯实基础,为选修部分有机化学的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目的
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二和选修五中均涉及有机化学部分内容,但难度不尽相同。必修部分浅显易懂,选修部分难度加深。在必修部分的学习中,一些教辅用书中时常会出现选修部分的“超纲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感到力不从心。本次教研活动针对此现象,明确有机化学部分必修与选修各应掌握的重难点,处理好此部分必修与选修教学的衔接,使学生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三、研究情况
1、日前已对高一年级不同层次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对必修二有机化学部分的重难点掌握情况,以及普遍存在的疑难点,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改进。
2、重新明确了考试大纲对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有机化学部分的要求,做到教学时既突出重难点,也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3、日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活动,青年教师观摩组内骨干教师的授课,通过学习明确有机化学必修部分该如何教学,从而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组内骨干教师听青年教师的课,并给与评价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预期目标
通过组内成员各抒己见,相互探讨,明确必修二与选修五有机部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以及该如何衔接两本教材中的有机化学知识,做到必修二的教学不“偏难怪”,扎实基础,为选修五的有机知识做铺垫,为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减少障碍。
五、操作流程
共有六个环节。
第一步:由徐金霞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
第二步:卜文介绍对学生抽样调查的结果,总结学生对有机化学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疑难点,并提出整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他教师给予补充。
第三步:杜海总结组内教师相互听课活动开展情况。青年教师针对通过听课学到的内容及自身存在问题发言,骨干教师也对青年教师的听课及授课情况予以总结。
第四步:大家集思广益,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发言。有新的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及时解决新生成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介绍以往的教学经验,并把在课堂中利用过的优质资源介绍给大家,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步:由付亚洲徐百灵总结生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针对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总结,进一步规范此部分教学的结构和思路,创设更有效率的化学课堂。
第六步:宋大伟做总结性和指导性的发言。
六、活动实施的要求
1、要求全组教师提前备课,准备好自己的发言材料。
2、各位老师要认真重视,把自己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来,通过大家的力量解决,真正达到教研的目的,要把它做成一次实实在在的探讨,要确确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教研活动实施方案3
校本教研是指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经教研室研究,特制定“莫旗中小学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指导思想
1、树立校本意识。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如果忽视学校的具体情况,再好的教育策略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游离于学校之外。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找准学校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校本”应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师要勤于研究,通过听课、说课和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里压力。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社会,铸造品牌教师。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
5、校本教研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目的明确;过程规范;方法适当。
三、教研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使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强,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生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具有远大的理想。
2、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点培养一批具备实施和推广新课程能力的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通过“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学生形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学校“优势专家群体”。
4、“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
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2024-12-30 广告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