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文言文翻译
1. 《晋书山涛传》翻译
晋史.山涛传【参考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很小就失去父亲,家贫,却有器量,卓然不群.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他和嵇康、吕安等人很要好,后来又遇到阮籍,就结交成竹林贤士,情投意合.嵇康后来犯了罪,临被杀前,对他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了.”山涛年四十,才做了郡主簿.被荐举为孝廉,州里提拔他为河南从事.咸熙初年,山涛被封为相国左长吏.当时因为山涛在故里素负重望,晋帝就叫太子前往拜谒.司马昭把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平时也看重司马攸,曾对裴秀说:“大将军(司马师)开创基业还末完成,我不过是接随其后罢了,所以要立司马攸,将来好归功于兄长,你看如何?”裴秀认为不能这样做.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废弃年纪大的而立年纪小的,违背礼制,不吉祥.(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一定要依循古制.”于是,太子的位置才确定下来.太子新自去拜谢山涛.羊祜执政时,当时有人想加害裴秀,山涛坚决地保护了他.因此不合朝迁权臣的心意,被外放做了冀州刺史,兼任宁远将军.山涛两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吏部官员有十余年,每有一个职位空缺,他就先拟定几个人,看皇帝意中倾向谁,他再公开启奏,按照皇帝的心意把他所想的作为先考虑的对象.所以有时皇帝所用的人,并不是最佳推荐者,一般人不了解内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好恶任意选人.有人在皇帝面前攻击诬陷山涛,所以皇帝亲手给山涛写信告诫他:“任人唯才,不要因为疏远贫寒而遗漏,天下就能太平了.”山涛依旧我行我素,一年之后,正好是后戚专权时期,他不想让杨氏掌权,多次规劝皇帝,皇帝心中也明白,但却不能改正.后来他以年老病重为由多次上表苦苦请求退位皇帝不准许.皇帝曾到宣武场讲习武事,当时山涛有病,(皇帝)让他乘车跟随.趁此机会他和卢钦谈论用兵之本,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的军备,他的议论很精当.当初,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治今山东平原北)令,贪污枉法,贿赂公卿,以求得好名声,也送给山涛一百斤非,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用囚车送他到廷尉治罪,凡是他所贿赂的人,都要被追究.山涛就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印封完好如初.。
2. 文言文 山涛不受贿赂 翻译
晋书 列传第十三山涛传翻译 山涛传,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
父亲山曜,是宛句县令。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
少年即有器量,独立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
与嵇康、吕安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嵇康后来被治罪,临死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
山涛年四十岁才进入仕途,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被举为孝廉,州里征召为河南从事。
曾与石鉴共宿,夜里起来用脚踢一下石鉴,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还在睡!知道太傅司马懿称病卧床是何用意吗?”石鉴回答说:“宰相三次不上朝,给他个尺把长的诏书让他回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山涛说:“咄!石生不要在马蹄间来往奔走啊!”于是丢掉官吏用的信符走了。 不到两年,果然发生司马懿杀死曹爽的事件。
山涛遂归隐不问世事。山涛与司马懿夫人宣穆张皇后是中表亲,因而能见景帝司马师,景帝说:“当今的吕望是想做官吧!”命司隶举山涛为秀才,授郎中职。
转为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很久以后,又拜为赵国相,迁为尚书吏部郎。
文帝司马昭给山涛写信说:“足下任职清明,高雅之操超群出世。顾念家中贫乏,今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
魏主曾赐景帝春服,景帝转赐给山涛,又因山涛母亲年老,赐给藜杖一根。晚年与尚书和荄交友,又与钟会、裴秀亲近。
因钟、裴二人争权夺利,山涛不偏不倚,处于中间,二人都从山涛那里得到好处而对他无恨。后迁为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在蜀作乱,文帝将西征。
当时魏氏诸王公都在邺,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亲自去处理,后方的事诚心委托于您。”以本官行军司马职务,拨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邺。
魏元帝咸熙初年(264),封为新沓子。转为相国左长史,统领别营兵。
当时文帝认为山涛是乡闾中素有德望的人,命太子拜见他。文帝将齐王司马攸过继给景帝,平时又看重司马攸,曾问裴秀道:“大将军开国建业,未成而亡,我只是继承他的事业,故欲立司马攸为太子,以归功于兄长,怎样?”裴秀认为不可。
又以此事问山涛,山涛回答说:“废长子立少子,违背礼制,是不吉祥的。国家的安危将由此事决定。”
于是才定下司马炎为太子。太子亲自拜谢山涛。
晋武帝司马炎受魏主禅让即位,任山涛为大鸿胪,护送陈留王到邺。 泰始初(265),加奉车都尉,晋爵为新沓伯。
羊祜执政时,有人要陷害裴秀,山涛厉言正色保护裴秀,因此不合一些权臣之意,出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
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士,查访贤人,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山涛受到百姓士人的仰慕推崇,当地风俗也为之改变。
又转为北中郎将,督邺城守备事。又入京为侍中,迁为尚书。
因母老请求辞职,皇帝下诏说:“君虽心在奉养老母,然而职务有上下公私之分,家中早晚有人侍奉医药,君当暂割情爱,以兴一心在公之德。”山涛决心退出官场,表疏上了几十次,皇帝很久才答应了他的要求,授议郎职衔回府第。
武帝因山涛清贫俭约,无法供养家人,特别供给每日膳食,加赐床帐被褥。礼遇厚重,时人莫能与比。
后任命为太常卿,因疾病没有就职。遇母丧,回乡里。
山涛年过七十,守丧超过常礼,亲自背土堆坟,亲手植松柏。皇帝下诏说:“我所以行教化于天下,是靠授贤者以官职。
当今风俗衰败,人心尚于竞进,应当分明善恶,以退让之风镇之。山太常虽在居丧,意志不可勉强改变,而当今国家任务繁多,怎能遂自己心愿呢!现以山涛为吏部尚书。”
山涛以母丧身病为由辞让,表章情意恳切,遇元皇后死,勉强扶持还洛阳。为诏命所逼迫,勉强就职。
前后荐拔的人遍及京师和州郡,都是有用的人才。 咸宁初(275),转为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授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
因年老有病,坚意辞让,上表陈情。上章表数十次,很久没有就职理事,左丞白褒奏山涛违诏。
武帝说:“山涛因病自求辞职,只是没有听从他的要求罢了。如山涛用人不当而坐罪是可以的,何必上下动手,颠倒轻重呢?不得再追究此事。”
山涛内心不安,上表谢罪说:“自古以来行王道者守正而已。陛下不能因为一个老臣而改变国法,臣有何心向皇上陈辞。
请照白褒所上之表处置,以显示不枉刑法。”武帝又下手诏说:“白褒所奏是虚妄的,我所以未追究他的责任,是我不喜欢动辄发怒,你是明智而有度之人,哪能介意呢!应当就职理事,不让他们再上章表就是了。”
山涛决心引退,因为堂弟媳发丧,就回外舍。皇帝下诏说:“山仆射近日暂时出居,因有所操劳而未还,这不是我坐侧席而待贤的意思。
现派遣丞掾奉旨告谕,若身体尚未康复,便坐舆车抬回府寺。”山涛辞让不能获准,才就职理事。
山涛再次任职十余年,每逢官位有缺,山涛总选几个备用的人,看到诏旨倾向于某一人,然后明言上奏,先将皇帝所想用的人提出,所以皇帝所想用的人,有时没有先提出来,众人不了解详情,认为是山涛凭自己的意愿用人。有人在武帝面前说山涛的不是,故武帝亲手写诏告诫山涛说:“用人的标准是有才,不遗漏疏远孤贱而有才。
3. 契若金兰文言文翻译
山涛和嵇康、阮籍见一次面,就情意相投。
山涛的妻子韩氏,发现山涛和两人的交情不一般,就问山涛。山涛说:“我从前可以看成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先生罢了!”他妻子说:“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和赵衰,我心里也想偷着观察一下他们,行吗?”有一天,他们两人来了,山涛的妻子就劝山涛留他们住下来,并且准备好酒肉;到夜里,就在墙上挖个洞来察看他们,看到天亮也忘了回去。
山涛进来问道:“这两个怎么样?”他妻子说:“您才能、情趣根本比不上他们,只能靠见识、气度和他们结交罢了。”山涛说:“他们也常常认为我的气度优越。”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C小题1:A小题1:A小题1:(1)①宗族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以此获得高名。
(3分)②平素没有清雅言谈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他。(2分)③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
(3分)(2)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 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 者 谓 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2分) 小题1:领:兼任官职小题1:之:代词, “他”。B.其:前,代词;后,指示代词,“其中的”。
C.以:前:介词,“因,由于”;后:介词,“在”。D.因:前,介词,“趁着”;后,介词,“凭借,用”。
小题1:魏舒说的应该是自己是那不称职的。小题1:略参考译文:魏舒,字阳元,任城郡樊县人。
幼年丧父,被外祖父宁家抚养成人。身高八尺二寸,仪态秀雅身材伟岸,但外表迟钝质朴,不为乡亲器重。
堂叔吏部郎魏衡,在当代很有名望,也不是很了解魏舒,让他看守碾米的水碓。常常慨叹说“魏舒如果能管理几百户人家,我的心愿就满足了!”魏舒也不介意。
生性喜好骑马射箭,穿着皮衣,进入山林沼泽,以捕渔打猎为正事。只有太原王乂对魏舒说:“您终当任职台辅,可是现在没能让妻儿免于饥寒,我应当帮你经营生计。”
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魏舒接受而不推辞。四十多岁的时候,计掾访察孝廉。
宗族亲党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不去参加考核,可以以此获得高名。魏舒说:“如果赴试而考不中,那责任在我,怎能虚假地以不赴试窃取高名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自己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一百天学习了一门儒家经典,因而对答策问并考中,做了尚书郎。当时想淘汰郎官,没有任郎官的才能的就罢免。
魏舒说:“我就是那不称职的人啊。”用包袱包裹上被子就出去了。
平素(平时)没有没有清雅言谈的同僚都面带愧色,议论的人因此称道(称赞、称颂)他。几经升迁,做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官,钟毓常与属下参将副将比赛射箭,魏舒常常是替他筹画筹画罢了。
后来恰逢人手不够,让魏舒凑数。钟毓起初不知他擅长射箭。
魏舒神态娴静优雅,发箭无不射中,满座惊讶。没有对手。
钟毓边慨叹边道歉说:“我不能充分发挥您的才能,就像这射箭,岂只是一件事啊!”转任相国参军,封为剧阳子。朝中府中琐碎的事务,不曾发表见解;至于兴废大事,众人不能决断的,魏舒从容替他们筹画,大多超出众人议论之外。
晋文帝非常器重他,每当朝会结束,目送着他,说:“魏舒俊伟出众,就好像人的衣领和袖口一样啊。”任冀州刺史,在职三年,因政简惠民著称。
入朝任侍中。山涛去世后,让魏舒兼任司徒,不久正式就任。
魏舒有威重德望,傣禄赏赐分给九族亲友,家无余财。陈留人周震多次被诸府征召,征召文书下达后,府中的最高长官就丧命,人们都称周震是“杀公掾(妨死长官的属官)”,没有谁再敢征召他了。
魏舒于是下令征召他,可是最终也没有祸患,有见识的人因此说他命运通达。因年岁大了,常常称病让位。
中间又短时间就职,代理兖州中正,不久又称病。尚书左丞郤诜给魏舒写信说:“公久病稍好,治理政务就是了,这正是皇上所关心的。
为什么重新就职后又卧病,委曲自身回避法度,很是失去了众人的厚望。公年少时建立了巍巍大业,一旦放弃,难道不可惜吗!”魏舒和起初一样仍旧称病。
后来因灾异请求辞官,皇帝不答应。此后趁正月初一朝会完毕回到宅第,上表送还印章绶带。
太熙元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5. 竹林七贤的资料(古文翻译)
竹林七贤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4—263)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於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山涛(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於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
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
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
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
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
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
一次有客来访,他 *** 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
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
“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
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
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
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
6.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小题1:D小题1:D小题1:C小题1:(1)即使是车马器服(这样贵重的东西),转眼之间,(裴楷)就把它们施舍给了穷困的人。
(2)有人嘲笑他,他说:“ 消损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啊。”(3)您不能和尧舜的德行相提并论的原因,只是因为贾充这样的人还在朝廷啊。
小题1:僚采 官员小题1:要抓住聪明而有见识进行分析。小题1:人们并不是嘲笑他生活不主张俭约朴素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裴楷聪明而有见识,有气量。二十多岁时已远近知名,尤其精通《老子》《周易》。
年少时,和王戎齐名。种会向晋文帝推荐了他,于是,他被征辟为相国掾,后任尚书郎。
贾充修订律令,任命裴楷为定科郎。事情完成之后,下诏裴楷在御前宣读,评议政事的合适与否。
裴楷擅长言辞朗读,周围的人无不注目,听者忘记了疲倦。武帝任抚军时,精选官吏,任命他为参军事。
吏部郎一职空缺,文帝向钟会询问可以担当此任的人,钟会说:“裴楷行事清廉通达,王戎做事简明扼要,都可以选任。”于是,任命裴楷为吏部郎。
裴楷风采神态潇洒飘逸,容貌仪表俊朗清爽,博览群书,特别精通义理。当时的人叫他“玉人”。
又说“望见裴叔就好像靠近了玉山,光彩照人”。转任中书郎,在宫省出入,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肃然动容的。
武帝初登帝位时,用蓍草占卜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裴楷端正容仪,声色平和地进言道:“臣听说 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
武帝非常高兴了,群臣都称“万岁”。裴楷生性宽厚,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
生活不主张俭约朴素,每次到富贵人家游玩,就拿取他们的珍宝器物,即使是车马器服,转眼之间,就把它们施舍给了穷困的人。曾经建造别院,他的堂兄裴衍看见了,非常喜欢,裴楷就立刻把宅子给了他。
梁王、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在当时位高权重。裴楷每年都向这二王索要几百万租钱,来散发给自己家中的穷亲戚。
有人嘲笑他,他说:“ 消损富足的,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啊。”对于称赞和毁谤都很泰然,做自己的事情率性而为,都像这样。
和山涛、和峤都是凭借着良好的德行居高位,皇帝有一次曾经问道:“我应天命顺时势(登上帝位),天下刚刚经历变化,天下人的议论,都认为政事有那些得,哪些失?”裴楷答道:“陛下登基接受天命,四海人民都接受教化,之所以您的德行不能和尧舜相比的原因,只因为贾充这样的人还在朝廷。这时正应该招纳天下贤能之人,弘扬正道,不应该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私心。”
当时,任恺、庾纯也指责贾充,皇帝就让贾充出京任关中都督。贾充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太子,这件事情才被废止。
平定吴国之后,皇帝正修明政事,每每邀请公卿大臣,与他们谈论国家政事,裴楷先陈述三皇五帝的遗风,又叙述汉魏兴衰的过程。皇帝认为说得很好,其他人都赞叹佩服裴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