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姓的由来

卜姓的由来... 卜姓的由来 展开
 我来答
一路有你哇
高粉答主

2019-08-20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古代从事占卜之职的人,其后代以此职业为姓。

另外少数民族或者外来改姓,如匈奴部族四大姓之一的有须卜氏,其后人改为卜氏。中国朝鲜族的朴姓,亦有人改姓卜。

卜姓人已分布于鲁(今山东省西南)、秦(今陕西省)、晋(今山西省)、楚(今湖北省)地。

清代以后,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谋生之故,迁于蒙古,对于山西人来讲,称为走西口。

扩展资料

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另外少数民族或者外来改姓,如匈奴部族四大姓之一的有须卜氏,其后人改为卜氏。中国朝鲜族的朴姓,亦有人改姓卜。

一、卜姓名人:

卜商,即子夏,孔子弟子

卜巳,东汉末年,黄巾军渠帅

卜兆麟,顺天固安人,明末进士

二、卜姓的聚集地:

1、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卜街村

2、河北省定州市开元镇东近同村

3、江苏省泰兴市马甸镇小北村

4、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仁厚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姓

国际衍射数据中心
2025-05-26 广告
国际衍射数据中心(美国)北京代表处成立于2019年1月1日,是目前ICDD海外分支机构。旨在为PDF数据库和MDI软件用户提供咨询、技术支持,主办和协办相关科学会议以及公益性讲座,为在读研究生提供奖学金,为相关会议和科学研究者提供项目资助,...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国际衍射数据中心提供
louisxu101
推荐于2017-09-01 · TA获得超过2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0万
展开全部
  〖卜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诗传晋有夏;
  画题泥无身。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晋国学者卜商(即子夏),温人。孔子弟子。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讲学。李克、吴起都是他的学生。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他传授下来的。下联典指明代画家卜舜年,字孟硕,吴江人。明亡后,佯狂卒。临殁之岁,人有乞其画者,不署名,但题曰:“泥无身”。

  昆山标望远;
  涟水发源长。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昆山”,典指今江苏省苏州昆山,卜氏昆山一世祖卜士安,原籍苏州府昆山县人。下联“涟水”,典指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卜氏涟水一世祖卜士安,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任陕西西安府知府,占籍淮安府安东县(今天的淮安市涟水县)。其第三代卜玘和卜瑾在涟水各为产业繁衍后嗣。今江苏省淮海地区之卜氏皆其后裔。

  〖卜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宁海陨阳通判;
  余杭广威将军。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吸代郧阳府通判卜怀,宁海人。父卒,母课其业。母卒,庐于墓,诏旌其门。后以岁贡官郧阳府通判。下联典指南朝宋将卜天与,余杭人。善射。元嘉中为广威将军。孝武帝时,谥壮侯。

  〖卜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南输财达半数;
  开璋治行第一闻。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御史大夫卜式的事典。卜式,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召拜中郎。令牧羊上林。岁余,羊肥息,帝善之。元鼎中为御史大夫。下联典指元代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至元中为南京府史,屡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有《中兴济治策》,凡万余言。

  〖卜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著蔡灵长,伏羲上寿;
  龙鹂庥瑞,尚文大年。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卜者的常用联。

  文学夙优,仰商贤博洽;
  仓箱广识,羡式祖丰盈。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晋国学者卜商(即子夏),温人。孔子弟子。下联典指汉代御史大夫卜式的事典。卜式,河南人。以牧羊致富。

  掌卜大夫,预知毕万后代;
  好易子玉,迥高廓璞前修。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晋国掌卜大夫卜偃的事典。下联典指赵太常卜羽,字子玉,少好读《易》,能前知,隐居龙门山,

  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
  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人,孔子的学生,以文学见称。他精研《诗》教,兼通《易》、《礼》,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下联典指宋代卜姓入杭始祖卜弼,世居山东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他把西河郡卜氏优良家风传给了他的闽粤裔孙。

  卜姓宗祠通用对联】

  〖卜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夏代;
  望居河南。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卜姓的源流和郡望,卜姓最早的记载是“夏启有卜氏”。见《路史》。

  说诗彰教;
  输财助边。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与子游并列文学科。孔子死后,卜商居西河(今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教授,曾做魏文侯师。著有《诗序》、《易传》。下联典指西汉河南洛阳人卜式,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侵犯边疆,卜式上书,愿献家财一半助边。武帝召他为中郎,令他上林牧羊。一年后,羊肥,受到武帝称赞。后任缑氏令,赐关内侯,官至御史大夫。

  说诗彰教;
  读易知微。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孔子殁,卜商居西河教学。下联典指赵·卜[王羽],少研习易,能预知未来。

  西河世泽;
  文学家声。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以文学名。孔子死后,子夏云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

  赋梅御史;
  宰相家声。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西汉卜式,河南省人,汉武帝时从业牧羊成为巨富,时值朝廷用兵进击匈奴,他上书,愿捐家财之半,为保卫国家疆土出力。汉武帝授其官职,他坚持不受,且又以20万银救助灾民,朝廷赏以重金,任为中郎,卜式将赏金悉归府库,仍布衣放牧于山中。帝令治县,颇有政绩,封关内侯,又拜为齐王太傅及丞相,武帝元鼎时,封为御史大夫。

  文宗世泽;
  学绍西河。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一说卫国)人,孔子的学生,以文学见称。他精研《诗》教,兼通《易》、《礼》,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

  〖卜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诗传晋有夏;
  画题泥无身。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晋国学者卜商(即子夏),温人。孔子弟子。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讲学。李克、吴起都是他的学生。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他传授下来的。下联典指明代画家卜舜年,字孟硕,吴江人。明亡后,佯狂卒。临殁之岁,人有乞其画者,不署名,但题曰:“泥无身”。

  昆山标望远;
  涟水发源长。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昆山”,典指今江苏省苏州昆山,卜氏昆山一世祖卜士安,原籍苏州府昆山县人。下联“涟水”,典指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卜氏涟水一世祖卜士安,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任陕西西安府知府,占籍淮安府安东县(今天的淮安市涟水县)。其第三代卜玘和卜瑾在涟水各为产业繁衍后嗣。今江苏省淮海地区之卜氏皆其后裔。

  〖卜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宁海陨阳通判;
  余杭广威将军。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吸代郧阳府通判卜怀,宁海人。父卒,母课其业。母卒,庐于墓,诏旌其门。后以岁贡官郧阳府通判。下联典指南朝宋将卜天与,余杭人。善射。元嘉中为广威将军。孝武帝时,谥壮侯。

  〖卜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南输财达半数;
  开璋治行第一闻。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御史大夫卜式的事典。卜式,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召拜中郎。令牧羊上林。岁余,羊肥息,帝善之。元鼎中为御史大夫。下联典指元代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至元中为南京府史,屡迁饶州路总管,以治行第一闻。有《中兴济治策》,凡万余言。

  〖卜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著蔡灵长,伏羲上寿;
  龙鹂庥瑞,尚文大年。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卜者的常用联。

  文学夙优,仰商贤博洽;
  仓箱广识,羡式祖丰盈。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晋国学者卜商(即子夏),温人。孔子弟子。下联典指汉代御史大夫卜式的事典。卜式,河南人。以牧羊致富。

  掌卜大夫,预知毕万后代;
  好易子玉,迥高廓璞前修。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晋国掌卜大夫卜偃的事典。下联典指赵太常卜羽,字子玉,少好读《易》,能前知,隐居龙门山,

  钜野振家声,续署乌罗,文学渊源东鲁重;�
  杭川为牧守,疆开太古,风规道理西河传。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人,孔子的学生,以文学见称。他精研《诗》教,兼通《易》、《礼》,为莒父宰。孔子死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相传《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是由他传授下来的。下联典指宋代卜姓入杭始祖卜弼,世居山东巨野县,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授任上杭县知县,创基于上杭胜运里太古村。他把西河郡卜氏优良家风传给了他的闽粤裔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看修怜03
高粉答主

2005-12-0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亿
展开全部


一、姓氏起源
上古夏朝,夏启始,有巫师掌管卜筮;周时,掌管卜筮的官称卜正(亦称大卜),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姓卜。

二、郡望堂号
【郡望】西河郡,汉置,现在山西省汾阳市。

三、历代名人
卜僵——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掌卜大夫。所有大事举行前,都要由他预卜是否吉利。
卜式——汉朝时河南人。武帝时和匈奴作战,屡次把个人财物捐献国家充当军费,武帝任他为中郎,派他在上林牧羊。只过了一年多,不但羊肥体壮,而且繁殖了很多小羊。武帝问他牧羊的秘诀,他说,铲除劣种,毋令败群。武帝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便拜为御史大夫,赐爵关内侯。言郡国不便盐铁而船有葬可罢,贬秩太子太傅。以至寿终。

参考资料: http://bbs.asiaci.com/viewthread.php?tid=6325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墨纸一笔画愁怅
2021-04-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4
展开全部
巫师,在夏、商王朝时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时期,掌管卜筮的官员称卜正,其子孙便以职官为姓,世代称卜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卜氏,周礼卜人氏也。鲁有卜楚丘,晋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后遂以为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氏系以职官、职业为姓,属于以技为氏一类,皆出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史籍《路史》也记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据史籍《风俗通》记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ohuarui1
2022-03-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35
展开全部
卜姓的来历有很多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