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方法

 我来答
吴主任聊健康
2022-11-24 · TA获得超过3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8.7万
展开全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及时预防和治疗都很重要。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治疗肝炎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治疗肝炎的方法 及早期肝炎的预防

   一、早期肝炎的预防

  肝炎病人如果能在早期自我发现,不仅能得到及时治疗,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而且也能减少传播给家人及其他人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尽早的发现肝炎病人,首先须了解一下肝炎的早期症状及具体表现: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小孩症状是精神差,不爱玩耍,常想睡觉;尿液颜色发黄呈浓茶色,病情严重者皮肤、眼睛、孔膜均发黄;大便颜色呈灰白色,是阴寒性黄疸的表现;浑身无力,感觉发冷,体温生高39度,肝区疼痛而且肝变大。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疽。

  总之,肝炎的早期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轻易认为疲乏、发热都是因感冒而引起;食欲减退、上腹不适都是因胃病而引起或认为是神经衰弱、胃肠炎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仔细寻找原因,如排除了其它疾病引起,应首先考虑有肝炎的可能,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和病原学的检查。总之对于肝功能检查项目一定不能忽视,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避免肝病的恶化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二、季节性肝炎的治疗

  季节性肝炎主要指甲型和戊型肝炎,全年散发并有显著地冬春季高峰;非季节性肝炎主要指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全年散发但无显著地季节性高峰。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散发性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显著地冬春季高峰,但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常发生在热带的雨季和亚热带/温带的夏秋季。散发指患者的绝对发生人数居于历年来的一般水平,并且不同患者的发病不存在关联性;流行指患者的绝对发生人数显著多于历年来的一般水平,并且不同患者的发病存在关联性。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基本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只感染人类和有限的灵长类动物;但戊型肝炎病毒的宿主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还感染家畜、家禽和牲畜,如猪、鸡、马等。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经毛细胆管排入胆道再进入肠道,随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在已知的五个肝炎病毒中,甲型肝炎病毒的环境抵抗力最强,在酸性、碱性和低温环境中均能长期存活,但对紫外线敏感;而戊型肝炎病毒的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离开肠道的弱碱性环境后迅速死亡,但冻存可长期存活。因此,散发性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播、食品传播;而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限于食品传播。流行性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均水体传播。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手和物品造成的传播,分别称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被粪便污染的食品造成的传播,谓之食品传播;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水体造成的传播,谓之水体传播。

  人类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主要患病人群分别为青少年和中青年,老年人甲型肝炎少见但戊型肝炎常见。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分别为3~8周和2~6周。最初均表现为发热、乏力和食欲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发热的频度分别为80%和40%;体温很少超过39℃,持续时间多为1~2天,少数为3~5天,个别可达1周。乏力和食欲下降持续的时间通常分别为5~7天和7~10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1周左右出现尿色加深,呈红茶色,同时皮肤、巩膜黄染。出现和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者分别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如果乏力、食欲下降进行性加重超过3周,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超过2周,应考虑重型肝炎的可能。重型肝炎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危型肝炎,是导致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类型。甲型和戊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分别为2~4周和4~8周;病死率分别为0.1%~0.3%和1%~3%。

  一旦被诊断为季节性肝炎,均需住院治疗。住院的目的有三:

  第一,隔离的需要,甲型和戊型肝炎均为法定传染病,其传染期为发病后3~6周,隔离治疗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护亲友;

  第二,对症和支持治疗的需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痛苦,支持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

  第三,观察病情的需要,有重型肝炎倾向的患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可阻止疾病进展和减少死亡风险。季节性肝炎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季节性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措施有二:在高峰季节期间,如果与感染者有接触,可采取被动免疫的方式,即接种免疫球蛋白来减少发病;在高峰季节之前,没有与感染者接触时,可采取主动免疫的方式,即接种疫苗来防止被感染。接种免疫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有预防作用,但对戊型肝炎无预防效能。目前已经有可用的有效的甲型肝炎疫苗,但还没有被证实有效的戊型肝炎疫苗。因此,甲型肝炎可通过主动和被动免疫来预防,但戊型肝炎还没有可靠的主动和被动免疫方法。预防季节性肝炎,特别是戊型肝炎的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勤洗手和吃熟食仍然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

   三、重型肝炎的治疗

  重肝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营养与支持治疗是基础, 并发症(感染、出血、脑病) 的防治是重点, 内科-人工肝- 肝移植综合治疗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是降低总体病死率的出路。早期强调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 努力遏制病情进展; 中期强调并发症防治, 力争为肝脏再生与自发恢复创造时间; 晚期则应正确处理并发症, 积极为肝移植创造条件。

  1 基础治疗

  重型肝炎患者应收住重型肝炎监护病房密切监护。未昏迷患者的饮食以低蛋白、低脂、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为主。昏迷患者应置鼻饲管 ,给予无蛋白流质 ,完全苏醒 2周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饮食。静脉补充者以葡萄糖为主,可适当补充中 -长链脂肪乳,尽量保证热量约 2000kcal/d。由于个别患者应用脂肪乳后出现血清胆红素增高,该药不宜长期使用,用量控制在 1g/(kg·d)以内。重型肝炎患者常存在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应及时纠正。

  2 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目前使用的保肝、护肝药物品种繁多,疗效不一 ,在重型肝炎治疗方面应用较多的有下列药物:

  ①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联合疗法:有抗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常用剂量为 1mg胰高血糖素 + 10U正规胰岛素 + 100g/L葡萄糖注射液 500ml静脉滴注,1次 /d,10~ 14d为一个疗程,注意滴注速度不宜太快;

  ②前列腺素 (PG)E1:可改善肝内循环,抑制磷酸脂酶对肝细胞的破坏,抑制TNF的释放,促进肝细胞的再生。PGE1的副作用较大,不易耐受,现已少用。最近,人们采用脂质体包裹PGE1(凯时 ),副作用明显减轻,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延长。常用剂量为 20~ 40μg加入 50g/L萄糖液中缓慢静滴,或用微泵泵注,1次 /d, 7~ 14d为一疗程;

  ③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促进肝细胞DNA合成及肝细胞增殖,并抑制TNF的释放,有减轻肝细胞坏死,修复肝组织及抗肝纤维化等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早期应用效果较好,似可降低病死率。剂量为 100~ 200mg/d ,静脉滴注,直至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④解毒护肝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其结构含有活性巯基,可与过氧化物、超氧离子等毒性物质结合,阻断其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

  3 免疫调节治疗

  3 . 1 免疫抑制剂治疗 早年有较多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报道,各家疗效不一,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有趋于否定的趋势。但最近也有报道,如果适应证选择适当,部分病例可取得一定的效果。通常选择发病早、病情进展迅速,而无并发证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中等剂量、短疗程激素疗法。有报道应用大剂量甘利欣治疗早期重型肝炎并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甘利欣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迅速抑制重型肝炎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阻断肝细胞的继续坏死,而无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继发感染和出血的危险。经验是:早期大剂量应用, 6 0~ 8 0ml/d,分 1~ 2次静脉滴注,病情改善后逐渐减量。需要注意的是,甘利欣有水、钠潴留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

  3. 2 免疫增强剂治疗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胸腺肽,其可纠正重型肝炎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并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但疗效仍有争议。小牛胸腺肽或猪胸腺肽用量为 10~ 20mg/d,疗程 2~ 3个月。胸腺肽α1(日达仙 )每次 1 .6mg ,皮下注射 ,疗程 12d。个别患者应用胸腺肽后,病情有加重的倾向,因此,在重型肝炎的急性炎症期要慎用。

  4 抗病毒治疗

  在我国,重型肝炎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毒复制,因此,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INF -α由于副作用明显,使用后常见病情恶化,大多数学者不主张应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膦甲酸钠 (foscarnet)治疗重型肝炎近期HBV-DNA阴转率较高,但反跳明显,现应用较少。目前报道较多的是拉米夫定 (lamivudine)和阿德福韦 (adefovir)。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主要抗病毒机制是抑制HBV的反转录酶和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HBV -DNA复制。因其抑制HBV作用较强,副作用较低,已有一些应用于重型肝炎治疗的报道。但是,拉米夫定容易引起HBV发生YMDD等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导致肝功能的再次损害,对免疫受损的患者也可引起重型肝炎。阿德福韦是一种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可抑制HBV -DNA多聚酶,其作用位点与拉米夫定不同,对耐拉米夫定的HBV也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目前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拉米夫定耐药株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获得较好的效果。

  最近,一些学者已将阿德福韦应用于拉米夫定耐药株引起的重型肝炎的治疗,证明其能够抑制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V的复制 ,并成功地使重型肝炎患者病情恢复,部分患者不再需要进行肝移植。因此有学者建议 ,对拉米夫定耐药株引起的重型肝炎应及早应用阿德福韦治疗。恩替卡韦: 一种环戊基鸟苷类似物,是HBVDNA 聚合酶的有效抑制剂,可抑制病毒DNA 复制的启动和延长步骤。它可以选择性地抑制HBV DNA ,而对其他DNA 病毒抑制作用较小或无。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该药物对LVD 耐药的病毒株也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治疗的时机:

  (1) HBV DNA 定性为阳性或者定量结果为5log以上;

  (2) 应早期、及时用药,研究观察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应用拉米夫定(LVD) 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而对于晚期患者,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

  (3) 应在黄疸水平不特别升高的情况下用药:研究发现,如果在重型肝炎患者胆红素水平上升至20mg/ dl (342μmol/ L) 前应用LVD 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在胆红素水平超过此值时,治疗效果不佳;

  (4) 如果是出现LVD 耐药的患者应尽早行其他抗病毒药物替代治疗,如阿德福韦(ADV) 等,以免加重病情,并有学者建议有1~3 个月的药物交迭期,尤其对于有肝硬化的患者。

  5、 人工肝支持治疗

  人工肝脏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 暂时及部分替代肝脏功能, 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关肝脏疾病的方法。目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主要可分为3 类:(1) 非生物型又称物理型,主要通过物理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血浆置换、血浆胆红素、氨及药物灌流吸附、血液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等;(2) 生物型, 将生物部分, 如同种及异种肝细胞与合成材料相结合组成特定的装置, 患者的血液或血浆通过该装置进行物质交换和解毒转化等;(3)混合生物型, 由生物与非生物型结合组成的具有两者功能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也有人认为, 血浆置换等方法, 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 补充了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 可单独归为一类, 即中间型或过渡型人工肝, 但三型分类法可能更简明和被普遍认可。

  人工肝的用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人工肝支持, 为重型肝炎或早期肝衰竭时的肝细胞再生创造时间, 使可逆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得到恢复, 从而渡过危险期避免肝移植;

  (2) 通过暂时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与生化凝血指标等手术条件, 减缓病情进展, 延长生存时间, 从而为肝移植创造条件和时间。人工肝是重型肝炎肝移植的重要桥梁, 及肝移植后的最初无功能状态的辅助措施;

  (3) 作为辅助措施有助于行肝极量切除术, 或作为肝脏特殊或应激情况下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有了人工肝的支持, 一个肝癌患者瘤灶切除的范围可能适当放大、切除更彻底, 剩余的肝脏可通过人工肝支持避免肝衰竭。

  人工肝技术发展迅速, 今后趋势将从单一治疗模式向多种方法联合或序贯应用发展, 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方法的联合应用、非生物人工肝和生物人工肝结合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国内外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应用显示, 病情早中期治疗效果好于晚期, 该方法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是安全可行的, 患者症状减轻, 生存时间延长, 存活率提高, 等待肝移植的机会增加, 血胆红素及血氨水平显著降低, 肝功能指标改善, 颅内压下降, 脑水肿减轻, 意识障碍及肝性脑病改善。但不同人工肝配合药物治疗重肝肝衰竭的确切效果仍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尤其生物人工肝目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正在观察。

  6 、肝脏移植

  肝移植是肝衰竭的最终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采用核苷类似物、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移植前后抗病毒治疗明显提高了HBV 感染所致的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的成功率, 甚至彻底清除了体内乙肝病毒。目前该技术基本成熟, 移植的成功率稳步提高。但由于肝移植费用昂贵、供体缺乏, 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