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展开全部
众所周知,口译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时间的紧迫性,理解表达的准确性,工作的独立性。那么。口译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事前准备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基础
接受口译任务后,一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语言上、技术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首先要对翻译的内容有所了解。再则,就是找项目负责人了解情况,对项目情况熟悉了,翻译起来自然就比较顺手。口译工作有时侯是以讲课方式进行的技术交流。遇有这种情况,应对讲课人的课题内容,听众的基本情况都有所了解,才不至于临场慌乱。要重视和外宾的第一次见面、安排日程等活动。这种活动一般不涉及很深的技术内容,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正式翻译的一种准备。
二、编辑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必要环节
这里的编辑不是指文书编辑而是指译者在听清并理解了讲话人的话语后,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他真正要讲的话,哪些是没有用的、重复_嗦的废话,从而对其进行删减和调整。那么,这样做是否有悖于翻译的忠实原则呢?不。因为,口语自有口语的特点。讲话人在即席发言时,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但是具体表达和选词造句时常常是想到哪说到哪。有时讲话人为了阐述一个中心思想,会反复强调或用不同方式说明同一个内容。因此,口语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严谨,甚至有的讲话人本来就不善言词,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不知所云的话。这种情况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这时,译员就要善于综合,要在不遗漏讲话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敢于删掉那些废话,使译出的话语条理清楚,语意完整,自成篇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忠于讲话人的精神实质,否则一味追求逐字逐句的照译,反而会给人零乱、不忠的感觉。至于哪些话要译出,哪些话要删除,这要靠具有综合知识的译员去判断。绝不能以编辑为由对讲话人的话大打折扣,伤筋动骨。这不仅仅是翻译水平问题,而且也是翻译的职业道德问题。翻译中适当进行编辑为的是更好地传达讲话人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偷工减料或回避难点。
三、记要点是确保翻译质量的有效手段
记要点,是记讲话人的讲话要点而不是原讲话的句式和单词。由于口语工作的特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所以,要求译员在听懂原话的内容后立即忘掉原话的词汇和句式,用规范的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能立即忘掉原话的单词和句式,就容易造成译出的语言或者是汉语式的外语,或者是洋味的汉语,使听者感到别扭,影响交流。这里所讲的记要点可以是脑记也可以是笔记。有的翻译人员喜欢在翻译时用笔速记,试图把所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我认为这样反而会妨碍记忆的速度和表达的准确,因为这样中间多了一道手续,等于把注意力分散了。当然,当一连出现好几个数字或人名地名时,由于中外文数字表达方式不同和英文名字难记的特点,翻译起来感到费力,所以借助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记不可少,但不宜太多。
四、树立信心是做好口译翻译的保证
不论什么场合,都要相信自己的翻译能力。如果没有信心,翻译过程中遇到几句听不明白的话,就会更加慌乱,越慌则越译不好。听不懂时,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凭感觉乱发挥。多问两次并不丢人,千万不能以为多问了显得水平低、丢面子,因而当问不问,造成错误。有时在翻译时漏译了几句,在译下面一段时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又想起来了,这时可以直接补进去,而不必专门向听众说明。这种情况,很多译员可能都遇到过,特别是在外宾讲得兴奋、一口气讲很长时,或者是由于翻译时间长,译员脑力疲劳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说明,反而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影响听众的情绪,当然也就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
五、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口译翻译的前提
由于口译工作涉及面很广,有时事先无法预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科技翻译的译员一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搞科技翻译只有专业知识和翻译知识是不够的,都说翻译是“杂家”,这话千真万确。翻译人员对百科知识不需要很精很深,但是要博、要杂。
六、注意礼仪是对译员的基本要求
此外口译翻译人员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出外考察和访问时,外国政要接见中国代表团的讲话,而这种讲话往往是单向的,很难指望讲话人会按翻译要求停顿,尤其是讲到感兴趣的地方会口惹悬河,滔滔不绝,结果听众不知所云,翻译无能为力。因为外宾不懂得翻译的难处,也没有讲话停顿的习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译员要尽可能预先向讲话人提示。万一讲话人总是忘记停顿,译员也不宜过多插话要求停顿而表现出不安或不满,这样会有失礼貌,打断讲话人思路,尤其是对年长者或政府要人更要谨慎。口译工作是一种艰苦而细致的劳动,不但要求译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翻译技巧,同时要求译员有较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希望有志于成为口译员的备考者们,在努力提高翻译技巧的同时,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知识的吸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