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好养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都说蜈蚣有毒,但用蜈蚣泡出来的酒却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因此具有一定的养殖前景,但想要利用蜈蚣来赚钱,就需要一定的养殖技巧和勇气,因为稍不留神就会被蜈蚣咬,那蜈蚣好养吗?怎么养才能赚钱呢?
蜈蚣养殖技术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的饲养管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蜈蚣产卵、孵化要求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常发生吃掉卵粒和幼体的现象。一般在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不一致。未产卵的雌体常干扰破坏产卵和孵化的正常进行,有的还抢食卵粒。因此,雌体产卵前,应分开饲养,或在大饲养池内用玻璃片、无底玻璃杯或罐头盒等进行隔离。
2.产前加强喂食:蜈蚣在孵化期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雌体有大量进食积蓄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种类,以促使雌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3.孵化期管理: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强声等均有一定的反应。所以饲育室一定要选择安静、阴暗的场所。室内最好安装红光灯,并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光照射。房内孵化缸应事先安置好,一旦产卵,轻易不要移动。不要随便移动遮护的玻璃片(压片),也不要用手电筒照射。若孵化巢内湿度过小,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孵化缸内应适时加水。加水时,应顺着缸壁慢慢倒入,使孵化巢周围内壁略有潮湿即可。当孵化结束后,因蜈蚣有争食物和大吃小的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窝饲养。
4.要注意饲养密度:必须观察蜈蚣的体长、体大的变化而分群、分池饲养。同时要防止蜈蚣逃跑。此外,还要保持饲料清洁卫生,特别是沾污了农药的食饵绝对不能投喂。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内,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
饲养土的制作
人工饲养时,饲养土是蜈蚣生活不可缺少的,因为饲养土可为蜈蚣提供舒适的住所,冬天可以保温,夏天可以避暑。同时蜈蚣还可以从饲养土中吸取水分和养料。蜈蚣对饲养土的适应性较强,沙土、壤土都可以,但饲养_土必须疏松、_肥沃和潮湿,所以用菜园土作饲养土最好,不宜用粘土作饲养土,因为粘土易于板结,蜈蚣难于入内,板结前又由于粘性大,还会粘住蜈蚣的足和口器,影响蜈蚣爬行和取食活动。先在无农药、化肥污染过的地方挖取菜园土,接着把它捣碎,并除去土中的杂质、石块、瓦片等,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消毒,杀死土中的蚂蚁、螨等昆虫及虫卵,以及病菌和霉菌,以减少蜈蚣的病虫害,晒干后备用。
1、蜈蚣养殖池
蜈蚣攀缘能力很强,但不会游泳,根据它的这个特点,我们制定了蜈蚣养殖管理新技术,可以设计为环水式蜈蚣养殖池,玻璃内檐式蜈蚣养殖池等。
2、食性和饮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欢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黄粉虫、蜻蜓、蟑螂和蝇类、蜂类以及这些昆虫的蛹和卵,也吃蜘蛛、蚯蚓、蜗牛及壁虎、蛇、蛙、小鸟、小鼠等,饥饿时也吃少量的植物嫩叶、嫩芽。
3、管理
从野外捕回做种的蜈蚣,可选择健壮、无伤病的。放养的蜈蚣密度过大、惊扰过多、或饲料和水源不足,都能引起互相残杀。堆叠而成的瓦、石堆,按底部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养300条。
4、隔离怀孕的母蜈蚣
蜈蚣是雌雄异体,将要产卵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在地面,行动迟缓,较易辨认。蜈蚣在产卵、孵化期间最好隔离饲养。方法是:在养殖盆内放一小盆或用罐头瓶单独饲养以免受其它蜈蚣的干扰,也便于管理。
5、饲养室的加温方法
饲养室必须建好且具备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条件。一般建立这种饲养室的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加温方法很多。可用煤炉、木屑炉、稻壳炉、电热管等。
6、蜈蚣产品的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人头尾两部,然后,绷直晒或用沸水烫,一直到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到立春捕捉。
蜈蚣饲养密度:蜈蚣喜群居,饲养蜈蚣的密度,应根据节气、虫型、沙土的厚度及气温的高低不同有所区别。气温低、沙土较厚时,饲养密度可以高些。反之,气温高,沙土薄时,密度要稀些。离开产房的幼蜈蚣每平方米以养殖6500条左右为宜,5厘米的养殖3500条左右为宜,7-10厘米的可养殖2000条,12厘米至13厘米的以养殖1100条为宜,15厘米以上养殖600条为宜。
7、蜈蚣对池土的要求
夏季偏湿,春秋和冬季偏干,饲养盆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如盆土过湿,应考虑换上或盆内洒一些干燥土吸去潮气。有人错误的在盆内土层里添加牛粪等肥料和一些鸡骨头,以生虫作为蜈蚣的食物,这样有碍于池内环境卫生,容易造成污染。
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或池养。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最窄处直径在0.5m以上,口朝下埋入土20cm左右,缸内中间用破烂砖或用土坯垒起来,比缸面低10cm左右,缸中间的坯垒和缸壁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cm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条左右。
采用池养时,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水条件好而又比较潮湿、僻静的地方,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用砖或石块等砌成,水泥抹面,地高80cm,养殖池面积大小随意,一般在5_~10_。地上铺细石或碎瓦片,池内也可栽上杂草、树木,尽量营造适合蜈蚣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四周用玻璃片镶成一圈宽15cm左右并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防止蜈蚣外逃,也可防止有害动物掉入池内。一般每平方米养殖池可放养成年蜈蚣500条~900条左右。
蜈蚣怕日光,昼伏夜出。白天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特别喜欢躲伏在废弃的沟壕、荒芜的坟包、路旁的缝隙中、石块、瓦砾之间。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到了晚秋季节,则多栖居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沟坡下或树洞内。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时进入冬眠期。冬眠期的蜈蚣不再活动,也不进食,躯体成S形,触角由外向内卷曲,尾足并拢。越冬潜伏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蜈蚣从卵孵化、幼体发育直到成体,需经过数次蜕皮。每蜕一次皮就明显长大一次。成体蜈蚣每年蜕一次皮,别的蜕两次。蜕皮时要避免惊动,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一般需2小时左右)。此时,还要防止成群的蚂蚁攻击,因蜕皮中的蜈蚣无反抗能力。蜈蚣生长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卵孵化成幼虫到当年冬眠前才长到3cm~4cm,第二年可长到3.5cm~6cm,第三年才达10cm以上。因此,蜈蚣从卵开始发育长大为成虫到再产卵,需要3年~4年的时间。
蜈蚣交配产卵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月~5月和7月~8月的雨后晴天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产卵前,蜈蚣腹部几乎紧贴地面,挖好洞穴。产卵时,蜈蚣躯体曲成S形,后面几节步足撑起,尾足上翘,触角向前伸张,接着成串的卵粒就从生殖孔排出。产卵过程需3小时左右,每次产卵80粒~150粒,卵表面有黏液,卵粒互相黏连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产卵完毕,蜈蚣随即巧妙地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粒聚拢成团,抱在怀中孵化,孵化时间为43天~50天。
蜈蚣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米黄色、半透明状。卵团孵化较慢,前5天无显著变化,10天后卵粒变得长而扁;半月后卵粒变成腰子形,中间痕线裂开;20天后,变成月牙状;1个月后,初具幼虫形态,并且在母蜈蚣怀抱内蠕动;35天~40天后,蜈蚣幼体已经上下爬动;43天~45天以后,幼虫脱离母体而单独活动,自行觅食。
蜈蚣的养殖秘方
罐养
可作种蜈蚣繁殖场所和养殖小蜈蚣、中蜈蚣。窝土要不带砖渣、杂草、草叶、瓜壳、果皮、草根等杂物,其潮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含水量15%~17%),盛夏和初秋可稍湿一些,养仔蜈蚣和中蜈蚣也可湿一些。窝土的颗粒不可过大,每块板能放15个窝瓶,窝板既可防天敌侵害,又可将窝瓶层层上垛,充分利用空间。将瓶子用浓碱水洗刷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至透明、无异味,晾干后装进2~3厘米厚的潮湿土作为窝土。用罐头瓶做蜈蚣窝是比较理想的。每个窝瓶养种蜈蚣1条,或养仔蜈蚣20-80条,或中蜈蚣2~6条。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可解决相互残杀的问题。
温室养
在饲养室周边离墙10厘米的地方砌一层2道墙,夹墙空隙中用锯木屑或干细土填紧,室顶天花板应做成夹层填实,构成绝热层。加温室的门不宜过大,只要够1个人通过即可。门的四周与门框之间要贴上绒布,门外面钉上麻袋片、棉絮等,以利保温。煤球炉、电炉、木屑炉、柴灶等都可用来加温。一般空间为3米3米2.25米的饲养室,放1个煤球炉即可。
蜈蚣活动的因素: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蜈蚣公母的分辨
雌性头背部扁、圆、大些,呈饼状;第21节背板后缘较平、圆;体型较大、宽、腹部肥厚雄性头部稍隆起。椭圆而小呈孢子状;第21节背板后缘也稍隆起、尖、体形较小、窄、腹部较瘦雄的可以发出声音、比较短小,而且腹部比较厚,在显微镜下有甲形体大的就是公的小的就是母的从身体腹面观察,易于区别雌雄,雄体前生殖节的腹板大,有阴茎,并残存一对生殖肢。
蜈蚣饲料来源
要做好养殖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饲料的问题。蜈蚣的饲料以肉食为主。要求新鲜干净。以猪肺。猪心。鸡肠。小鱼。青蛙。蛇。蚯蚓,各种虫类。肉类均可。大家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安排。哪种比较便宜。比较容易得到。相对供应较稳定的便选来做为主食使用。其他相对成本略高的作为辅助食物使用。这样一来即成本低。又饲料营养丰富的效果。
被蜈蚣咬伤处理
普通人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肿。疼。红,痒的现象。其疼痛为阵疼性。一秒内数次针刺感疼痛。较为剧烈。但亦在能忍受范围。在刚被咬伤时,马上挤出毒血。碱水冲洗。不用治疗即可在六到八小时后疼痛完全消失。其间可擦些花露水。风油精来缓解症状。如果觉得疼痛不能忍受。可到医院打局部麻醉止疼针。另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蜈蚣毒性与蜜蜂毒性性质相同。有过蜜蜂毒过敏史的朋友请不要养殖蜈蚣。虽然只有万分之一的比例。但过敏体质的人蜈蚣咬伤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蜈蚣毒量很大。相当于N只蜜蜂同时叮咬的后果。被咬后如果出现。头昏,晕厥。全身红疹。发冷。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近期不断有朋友咨询我养殖红龙蜈蚣。什么各种外国蜈蚣效益如何。在此,我为各位朋友提供一下养殖蜈蚣的情况。目前药用蜈蚣均为药用少棘蜈蚣。分为两种。一种为红头红脚。一种为红头黄脚。这两种为正品药用蜈蚣。又名金头蜈蚣。红头蜈蚣。天龙。等等,现在所有养殖的药用蜈蚣均为以上两种。各位朋友可以仔细看清图片。对应目前市场上龙蛇混杂的蜈蚣别称。便可做到心中有数。现在以红头黄脚产量较多。为市场主流产品。其它品种。均非药用蜈蚣。也不会有经销商收购。不适宜大规模养殖。当然。做为宠物玩玩也是不错的选择。
12
蜈蚣养殖技术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蜈蚣的饲养管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蜈蚣产卵、孵化要求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常发生吃掉卵粒和幼体的现象。一般在同一个饲养池内,雌体产卵时间不一致。未产卵的雌体常干扰破坏产卵和孵化的正常进行,有的还抢食卵粒。因此,雌体产卵前,应分开饲养,或在大饲养池内用玻璃片、无底玻璃杯或罐头盒等进行隔离。
2.产前加强喂食:蜈蚣在孵化期间不进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营养维持活动。产卵前,雌体有大量进食积蓄营养的习性,此时应增加喂食量,并注意调节食物种类,以促使雌体多进食,增加孵化前的营养。
3.孵化期管理:蜈蚣抱卵育幼期间,对惊扰、震动、强光、强声等均有一定的反应。所以饲育室一定要选择安静、阴暗的场所。室内最好安装红光灯,并用布或竹帘遮挡窗户,以防强光照射。房内孵化缸应事先安置好,一旦产卵,轻易不要移动。不要随便移动遮护的玻璃片(压片),也不要用手电筒照射。若孵化巢内湿度过小,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以孵化缸内应适时加水。加水时,应顺着缸壁慢慢倒入,使孵化巢周围内壁略有潮湿即可。当孵化结束后,因蜈蚣有争食物和大吃小的现象,应及时将雌体移出或将幼体分窝饲养。
4.要注意饲养密度:必须观察蜈蚣的体长、体大的变化而分群、分池饲养。同时要防止蜈蚣逃跑。此外,还要保持饲料清洁卫生,特别是沾污了农药的食饵绝对不能投喂。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内,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
饲养土的制作
人工饲养时,饲养土是蜈蚣生活不可缺少的,因为饲养土可为蜈蚣提供舒适的住所,冬天可以保温,夏天可以避暑。同时蜈蚣还可以从饲养土中吸取水分和养料。蜈蚣对饲养土的适应性较强,沙土、壤土都可以,但饲养_土必须疏松、_肥沃和潮湿,所以用菜园土作饲养土最好,不宜用粘土作饲养土,因为粘土易于板结,蜈蚣难于入内,板结前又由于粘性大,还会粘住蜈蚣的足和口器,影响蜈蚣爬行和取食活动。先在无农药、化肥污染过的地方挖取菜园土,接着把它捣碎,并除去土中的杂质、石块、瓦片等,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消毒,杀死土中的蚂蚁、螨等昆虫及虫卵,以及病菌和霉菌,以减少蜈蚣的病虫害,晒干后备用。
1、蜈蚣养殖池
蜈蚣攀缘能力很强,但不会游泳,根据它的这个特点,我们制定了蜈蚣养殖管理新技术,可以设计为环水式蜈蚣养殖池,玻璃内檐式蜈蚣养殖池等。
2、食性和饮料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喜欢各种活体昆虫,如蟋蟀、蝗虫、黄粉虫、蜻蜓、蟑螂和蝇类、蜂类以及这些昆虫的蛹和卵,也吃蜘蛛、蚯蚓、蜗牛及壁虎、蛇、蛙、小鸟、小鼠等,饥饿时也吃少量的植物嫩叶、嫩芽。
3、管理
从野外捕回做种的蜈蚣,可选择健壮、无伤病的。放养的蜈蚣密度过大、惊扰过多、或饲料和水源不足,都能引起互相残杀。堆叠而成的瓦、石堆,按底部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放养300条。
4、隔离怀孕的母蜈蚣
蜈蚣是雌雄异体,将要产卵的母体体态臃肿,腹部几乎贴在地面,行动迟缓,较易辨认。蜈蚣在产卵、孵化期间最好隔离饲养。方法是:在养殖盆内放一小盆或用罐头瓶单独饲养以免受其它蜈蚣的干扰,也便于管理。
5、饲养室的加温方法
饲养室必须建好且具备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条件。一般建立这种饲养室的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加温方法很多。可用煤炉、木屑炉、稻壳炉、电热管等。
6、蜈蚣产品的采收与加工
一般在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人头尾两部,然后,绷直晒或用沸水烫,一直到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到立春捕捉。
蜈蚣饲养密度:蜈蚣喜群居,饲养蜈蚣的密度,应根据节气、虫型、沙土的厚度及气温的高低不同有所区别。气温低、沙土较厚时,饲养密度可以高些。反之,气温高,沙土薄时,密度要稀些。离开产房的幼蜈蚣每平方米以养殖6500条左右为宜,5厘米的养殖3500条左右为宜,7-10厘米的可养殖2000条,12厘米至13厘米的以养殖1100条为宜,15厘米以上养殖600条为宜。
7、蜈蚣对池土的要求
夏季偏湿,春秋和冬季偏干,饲养盆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如盆土过湿,应考虑换上或盆内洒一些干燥土吸去潮气。有人错误的在盆内土层里添加牛粪等肥料和一些鸡骨头,以生虫作为蜈蚣的食物,这样有碍于池内环境卫生,容易造成污染。
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或池养。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最窄处直径在0.5m以上,口朝下埋入土20cm左右,缸内中间用破烂砖或用土坯垒起来,比缸面低10cm左右,缸中间的坯垒和缸壁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cm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条左右。
采用池养时,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水条件好而又比较潮湿、僻静的地方,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用砖或石块等砌成,水泥抹面,地高80cm,养殖池面积大小随意,一般在5_~10_。地上铺细石或碎瓦片,池内也可栽上杂草、树木,尽量营造适合蜈蚣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四周用玻璃片镶成一圈宽15cm左右并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防止蜈蚣外逃,也可防止有害动物掉入池内。一般每平方米养殖池可放养成年蜈蚣500条~900条左右。
蜈蚣怕日光,昼伏夜出。白天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特别喜欢躲伏在废弃的沟壕、荒芜的坟包、路旁的缝隙中、石块、瓦砾之间。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到了晚秋季节,则多栖居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沟坡下或树洞内。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时进入冬眠期。冬眠期的蜈蚣不再活动,也不进食,躯体成S形,触角由外向内卷曲,尾足并拢。越冬潜伏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蜈蚣从卵孵化、幼体发育直到成体,需经过数次蜕皮。每蜕一次皮就明显长大一次。成体蜈蚣每年蜕一次皮,别的蜕两次。蜕皮时要避免惊动,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一般需2小时左右)。此时,还要防止成群的蚂蚁攻击,因蜕皮中的蜈蚣无反抗能力。蜈蚣生长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卵孵化成幼虫到当年冬眠前才长到3cm~4cm,第二年可长到3.5cm~6cm,第三年才达10cm以上。因此,蜈蚣从卵开始发育长大为成虫到再产卵,需要3年~4年的时间。
蜈蚣交配产卵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月~5月和7月~8月的雨后晴天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产卵前,蜈蚣腹部几乎紧贴地面,挖好洞穴。产卵时,蜈蚣躯体曲成S形,后面几节步足撑起,尾足上翘,触角向前伸张,接着成串的卵粒就从生殖孔排出。产卵过程需3小时左右,每次产卵80粒~150粒,卵表面有黏液,卵粒互相黏连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产卵完毕,蜈蚣随即巧妙地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粒聚拢成团,抱在怀中孵化,孵化时间为43天~50天。
蜈蚣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米黄色、半透明状。卵团孵化较慢,前5天无显著变化,10天后卵粒变得长而扁;半月后卵粒变成腰子形,中间痕线裂开;20天后,变成月牙状;1个月后,初具幼虫形态,并且在母蜈蚣怀抱内蠕动;35天~40天后,蜈蚣幼体已经上下爬动;43天~45天以后,幼虫脱离母体而单独活动,自行觅食。
蜈蚣的养殖秘方
罐养
可作种蜈蚣繁殖场所和养殖小蜈蚣、中蜈蚣。窝土要不带砖渣、杂草、草叶、瓜壳、果皮、草根等杂物,其潮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含水量15%~17%),盛夏和初秋可稍湿一些,养仔蜈蚣和中蜈蚣也可湿一些。窝土的颗粒不可过大,每块板能放15个窝瓶,窝板既可防天敌侵害,又可将窝瓶层层上垛,充分利用空间。将瓶子用浓碱水洗刷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至透明、无异味,晾干后装进2~3厘米厚的潮湿土作为窝土。用罐头瓶做蜈蚣窝是比较理想的。每个窝瓶养种蜈蚣1条,或养仔蜈蚣20-80条,或中蜈蚣2~6条。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可解决相互残杀的问题。
温室养
在饲养室周边离墙10厘米的地方砌一层2道墙,夹墙空隙中用锯木屑或干细土填紧,室顶天花板应做成夹层填实,构成绝热层。加温室的门不宜过大,只要够1个人通过即可。门的四周与门框之间要贴上绒布,门外面钉上麻袋片、棉絮等,以利保温。煤球炉、电炉、木屑炉、柴灶等都可用来加温。一般空间为3米3米2.25米的饲养室,放1个煤球炉即可。
蜈蚣活动的因素: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活动,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蜈蚣公母的分辨
雌性头背部扁、圆、大些,呈饼状;第21节背板后缘较平、圆;体型较大、宽、腹部肥厚雄性头部稍隆起。椭圆而小呈孢子状;第21节背板后缘也稍隆起、尖、体形较小、窄、腹部较瘦雄的可以发出声音、比较短小,而且腹部比较厚,在显微镜下有甲形体大的就是公的小的就是母的从身体腹面观察,易于区别雌雄,雄体前生殖节的腹板大,有阴茎,并残存一对生殖肢。
蜈蚣饲料来源
要做好养殖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饲料的问题。蜈蚣的饲料以肉食为主。要求新鲜干净。以猪肺。猪心。鸡肠。小鱼。青蛙。蛇。蚯蚓,各种虫类。肉类均可。大家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安排。哪种比较便宜。比较容易得到。相对供应较稳定的便选来做为主食使用。其他相对成本略高的作为辅助食物使用。这样一来即成本低。又饲料营养丰富的效果。
被蜈蚣咬伤处理
普通人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肿。疼。红,痒的现象。其疼痛为阵疼性。一秒内数次针刺感疼痛。较为剧烈。但亦在能忍受范围。在刚被咬伤时,马上挤出毒血。碱水冲洗。不用治疗即可在六到八小时后疼痛完全消失。其间可擦些花露水。风油精来缓解症状。如果觉得疼痛不能忍受。可到医院打局部麻醉止疼针。另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蜈蚣毒性与蜜蜂毒性性质相同。有过蜜蜂毒过敏史的朋友请不要养殖蜈蚣。虽然只有万分之一的比例。但过敏体质的人蜈蚣咬伤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蜈蚣毒量很大。相当于N只蜜蜂同时叮咬的后果。被咬后如果出现。头昏,晕厥。全身红疹。发冷。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近期不断有朋友咨询我养殖红龙蜈蚣。什么各种外国蜈蚣效益如何。在此,我为各位朋友提供一下养殖蜈蚣的情况。目前药用蜈蚣均为药用少棘蜈蚣。分为两种。一种为红头红脚。一种为红头黄脚。这两种为正品药用蜈蚣。又名金头蜈蚣。红头蜈蚣。天龙。等等,现在所有养殖的药用蜈蚣均为以上两种。各位朋友可以仔细看清图片。对应目前市场上龙蛇混杂的蜈蚣别称。便可做到心中有数。现在以红头黄脚产量较多。为市场主流产品。其它品种。均非药用蜈蚣。也不会有经销商收购。不适宜大规模养殖。当然。做为宠物玩玩也是不错的选择。
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