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 我来答
琴小溪6923
推荐于2017-11-26 · TA获得超过1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0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72.8万
展开全部
科技产业由于变化快速、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也因而充满高度压力。由于压力通常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使得人们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就产生抗拒、甚至逃避的心理。但抗拒、逃避并不能真正解除压力,唯有思索压力产生的原因,从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才能有效地纾解压力,不受压力所摆布。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压力可说无所不在。刚换一个新的工作,对新的环境与工作内容不熟悉而感受到压力;学生考试前,因为无法预知会遇到何种形式的考题,即使准备再充分还是多少会感受到压力;有些人第一次出国,会担心赶不上飞机而提早许多时间到机场等候,这也是压力。另一方面,业绩目标无法达成、担心实力不如对手、家人有问题无法解决、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免不了也会产生压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当一个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觉到我不会、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确定时,就会感受到压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本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有未逮所致,那么,纾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本身的能力。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纾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由此观之,压力也可视为一种侦测器,用以测试一个人的能力。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也不同,能力较强者,感受到的压力便较弱。一个人能够负荷的压力强度,也因此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对事物的熟悉度。压力的存在,代表欲达到的标准高于实际情况,而压力的消除,代表能力较先前提升。 反过来说,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不但并不可喜,反而要特别小心。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但是却无助于成长。就此而言,压力的存在有其正面意义,人不应该害怕、排斥压力。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既然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强度与能力、熟悉度有关,那么,在工作场合当中产生的压力就不至于真的把一个人压垮。即使压力大到个人无法承受,也还有能力较强的主管可提供协助,此压力对他而言相对较轻。如此拾级而上,倘若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处仍无法解决,便只能克服多少困难算多少。事实上,压力的产生与纾解并非全有与全无,而是渐进式地增加或减轻。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个人的能力也随之提升,相对地,压力便减轻了,这代表一种改善与进步。了解压力的本质之后,在面临压力时,就不致慌了方寸、乱了手脚,也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被压力压垮。 个人纾解压力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心里层面上,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压力,如前文所述,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并非一种负面的状况,而且生活、工作之中,压力无所不在。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纾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意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主管则除了要了解压力的成因,藉以帮助员工调适之外,同时也应该了解个别员工的性格,以及压力同时也兼具帮助个人成长的作用。遇到员工前来寻求支持时,能够适度地拿捏协助员工的方式与程度,藉以避免部分较消极的员工养成只要一遇到压力,便将之转移给主管解决的习惯。 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社会阅历较浅,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压力,此时应该积极地练习如何克服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加速了个人能力的成长,胜任既有的工作职掌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位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也可以适时地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来帮助自己成长。此时必须切记的是,帮助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以避免自己一味地设定过于高远的目标,陷入过大的压力而得到反效果。 联强也有两项重要的制度有助于个人的压力管理,即月报制度与职能衡量制度。透过月报的过程,让员工学习整理分析的方法,培养规划分析的能力,并藉此从工作中寻找可改善之处,以提升其专业程度。只要能力不断提升,既有的压力便会不断减轻。尽管还是会有新的压力产生,但因为员工的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形,新的压力同样可以被逐步减轻。 至于职能衡量制度,则是让员工定期客观地评核自己,感知自己在不同能力面向的火候成长,以及相对于过去是否能处理更大范畴、更高难度的任务;透过定期地比较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感知到过去曾经带来压力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应付自如了,而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僧碧戎0eF
2020-05-22 · TA获得超过7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8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