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展开全部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需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虫为个人公益性站点,此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
展开全部
很多学生选研究生导师,喜欢选那种名头特别大的,或者当学校、学院领导的,其实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特别盲目。因为越是社会职务多的导师,越是没有时间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有行政职务的导师,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就特别有限,更不用说指导学生了。
所以,选导师关键还是看下面几点:
1、研究方向。
一般来说,热门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会好很多。如果还能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契合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2、教学投入。
这个可以通过咨询学校的师兄师姐获得。愿意跟学生打成一片、乐意指导学生的导师,是最受欢迎的。
3、导师资源。
一般来说,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既能给学生支付助研津贴,又能提供实际的项目给学生练手,比那些空对空谈理论的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4、导师声望。
不得不承认,拥有更好声望的导师,学生发论文或将来就业会更容易得到好的推荐。我就遇到过一位院士的学生,因为院士的就业推荐就轻松找到了一份高校的工作。但是,跟着这种导师,你要做好靠自己的思想准备。
上面几点,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重要性逐一递减,供大家参考。
欢迎关注“苏苏快跑”微信公众号,邀你一起关注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时还好好想了想。说真的导师的选择要更据个人的目标和要求,好的boss和差的有天壤之别。有些人认为,导师当然要牛,越牛越好,(以前我也觉得是这样)我不觉得完全对。对于一些人想出国的,选牛的老师自然最理想,有好的老师推荐出国会容易许多,但是对于一些想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的人,选择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年轻的老师一般精力较多,带学生少,有些对学生很负责,可以在你身上用很多时间来指导,这样比半年见不到的牛师要好得多!当然选导师不能只看这些啦!要看导师容不容易相处,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导师拥有的实验室设备条件如何,导师的科研方向和以前的成就,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反正对这些自己心中要有数,自己想得到什么,不要麻木的追求牛师。还有有些牛师门下高徒很多,自然竞争激烈,在那样的实验室里面生活有些郁闷的,我们学校就有,几个很活泼的人进了实验室连句话都不讲,只会作实验了!还有就是导师的性格很重要,有些慷慨的老师对学生好,经济上也给予支持,作实验少仪器也乐于帮你解决,要是你实验做的不好,他会为你担忧,就怕耽误你答辩。而有些老板比较抠,放假了自己出去happy了学生害得拼死拼活的干活,而且赞扬的话也不会说,你的表现不好就会给你脸色看,两种人手下干活,感觉就是两回事,所以这方面选前要研究研究!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要进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几个大的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设备和资金,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课题必需是有快捷简单经济的测定方法和原料,所采用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和实验室有作这个课题的能力才选择来做,否则想也不要想!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国内的大部分导师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时候一个本科毕业课题也要作一整套工艺,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够把握实验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枞向上将研究的各方面考虑完全。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时缺乏创新,同时对工艺研究的同时没有注重理论和机理的研究分析。同时采用优良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极其重要。
课题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一般为周期较长的课题,一般好多课题是省或者国家的项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后有一定的继承性,要是不是刚刚开始着手,一般资料很多,而且一个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横向课题不同,周期比较短,常常是老板们接手的工厂里面的项目,一般要求较快搞定可以到工厂用来挣钱的,以工艺性应用性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还想搞科研,选择纵向课题我认为比较理想,可以学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将来想进入工厂或者到企业作研发,作横向的比较好,工厂就是要快、省钱、能挣钱。有些人选择课题时,有两个误区。对于以前有人作过的就觉得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作课题作科研关键在于创新,只要你有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还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还有就是也许前面的研究根本没有重复性,这一点在开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数。此外就是对于没有作过的新课题,不感作,其实没有必要,当然对于新课题是狠有挑战的事情,探索总不会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国外研究证明一条不可行的路线也是一种成功,而国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很多人才畏惧探索和创新。这方面可以事前查阅外文文献的有关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复性较差,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比较严谨,当然个别现象除外。要是别人有所得,我们也必须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然选择课题还有对目前研究热点的把握的问题,那么刚刚入学的或者开始着手实验的同学如何来把握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的办法,一个就是到图书馆看看近两三年的文献,找到一两个自己关心的觉得理想的主题在到网络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近三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教授们选择的课题都是适合我们国情(各种条件)有不是太落后的研究,至少国内如此。(当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后10-20年)。
作课题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开始老板给课题自己选或者自己找课题(自己找比较麻烦,最好找好几个给老板或者有经验的人看),这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可以满足自己作相关的研究,测定分析分离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实验原料等等。选定课题以后就是对课题进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对自己以后的研究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里提到一点就是对中文文献,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看,只能是对常识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够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这一步作不好,后来发现在重新定课题都比较悲惨啦!(同学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肯定可以进行研究了,就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一来实际了解一下实验,二来从整体上对自己实验的难度有体会。然后就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全面的开始研究,最后阶段就是写论文答辩。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目前的条件下要进行研究,有要有所成果,就要克服几个大的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设备和资金,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课题必需是有快捷简单经济的测定方法和原料,所采用的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能太高等等。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和实验室有作这个课题的能力才选择来做,否则想也不要想!对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国内的大部分导师追求的是大而全的模式,有时候一个本科毕业课题也要作一整套工艺,这是不合理的。我觉得理想的模式是能够把握实验中的创新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枞向上将研究的各方面考虑完全。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研究模式在模仿的同时缺乏创新,同时对工艺研究的同时没有注重理论和机理的研究分析。同时采用优良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分析处理方法极其重要。
课题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课题一般为周期较长的课题,一般好多课题是省或者国家的项目,需要很多人合作,前后有一定的继承性,要是不是刚刚开始着手,一般资料很多,而且一个人研究只是其中易小部分。横向课题不同,周期比较短,常常是老板们接手的工厂里面的项目,一般要求较快搞定可以到工厂用来挣钱的,以工艺性应用性的比较多。如果将来还想搞科研,选择纵向课题我认为比较理想,可以学到易整套的研究操作。要是将来想进入工厂或者到企业作研发,作横向的比较好,工厂就是要快、省钱、能挣钱。有些人选择课题时,有两个误区。对于以前有人作过的就觉得没有意思,其实不然,作课题作科研关键在于创新,只要你有闪光的地方就可以,还有前人也不一定成功呀!还有就是也许前面的研究根本没有重复性,这一点在开始前要作一下,自己心理有数。此外就是对于没有作过的新课题,不感作,其实没有必要,当然对于新课题是狠有挑战的事情,探索总不会全部成功,但是不探索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国外研究证明一条不可行的路线也是一种成功,而国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失败,所以很多人才畏惧探索和创新。这方面可以事前查阅外文文献的有关研究,不要相信日本人的研究,重复性较差,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德国的研究比较严谨,当然个别现象除外。要是别人有所得,我们也必须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然选择课题还有对目前研究热点的把握的问题,那么刚刚入学的或者开始着手实验的同学如何来把握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的办法,一个就是到图书馆看看近两三年的文献,找到一两个自己关心的觉得理想的主题在到网络上search一下,作了解性的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自己的学校和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近三年发表的文章,都是关于什么的,一般教授们选择的课题都是适合我们国情(各种条件)有不是太落后的研究,至少国内如此。(当然和老美比有些要落后10-20年)。
作课题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开始老板给课题自己选或者自己找课题(自己找比较麻烦,最好找好几个给老板或者有经验的人看),这其中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实验室有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可以满足自己作相关的研究,测定分析分离等方法需要的材料容不容易得到,实验原料等等。选定课题以后就是对课题进行查新和研究,看看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对自己以后的研究要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这里提到一点就是对中文文献,尤其是非核心刊物,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去看,只能是对常识性的了解,真正的研究要有足够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要是这一步作不好,后来发现在重新定课题都比较悲惨啦!(同学中有例子)如果你的研究结果肯定可以进行研究了,就要进行一些初步的实验,一来实际了解一下实验,二来从整体上对自己实验的难度有体会。然后就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全面的开始研究,最后阶段就是写论文答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