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发一个无限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语文,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来,认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教你学和我要你学,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所提的内容,课堂采用“满堂灌”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之相应的考试手段,利用题目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这种教学观念和模式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思想。在思维发展的道路上,则局限于课本和老师规定的范围,束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乐意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不是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全部交给学生 ,而是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去获取知识,要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获取知识大门的钥匙。 二、要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二千多年前的我国教育家孔子早就主张学在前,教在后,先学后教。因此,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在课堂上,首先就要应该改变原来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唱独角戏的方式,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学不会的地方,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是确定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学生就可以围绕目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讨论、合作等方法,完成由感性熟悉向理性熟悉的转化。第三,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知识少,生活阅历浅,思维发展尚未成熟,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由“想学”到“会学”。把握正确的自学办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就会提高。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而言,课堂,不仅是我们授课的教室,也是整个社会环境缩影,我们不仅要在教室里交给学生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如何求知。再者,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材施教,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是权威,学生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体现在教学中教师重在研究自己如何传授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学生爱不爱学,能不能学,接受能力差异等这些因素教师很少考虑。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旧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思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不可能完成处于学习状态,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无疑少不了引入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把学习当成乐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课前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预习课文,使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同时唤起他们学习的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生字卡片传递,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又是对词语的积累。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这样的游戏多于生字的认、写学习中。如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让孩子乐于学习,游戏与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充分发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宗旨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创意,激发兴趣,加强合作意识,一帮一互动,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进而为在课堂上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合作交流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因此,教师如果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孩子真正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以及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未来的憧憬。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