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呐喊〉中〈端午节〉的赏析 社会背景: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二年九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九号。当时正处于"五四"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民众的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旧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单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开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了。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 2、中心思想:《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 3、人物形象:《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厕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2)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4、语言: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深刻的思想蕴涵,隽永的艺术魅力 ——鲁迅的《风波》赏析 辫子,曾是清王朝统治建立和消亡的标志之一;在鲁迅眼里,又是传统文化和国民精神枷锁的一种象征,是国民革命与危机的一种征兆.这篇小说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风波的描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无特操"的国民性弱点. 〇主题: 小说描写1917所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的追求而陷于自私,苟活,麻木,冷漠,盲从状态的"无特操"的国民性的弱点.说明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能唤醒民众,是难以成功的. 〇人物: 七斤: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 作品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地表明: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缺乏坚执信仰和殉道精神的民众,与革命仍然极其隔膜,离革命实在还很遥远;民众这样不觉悟,是辛亥革命及其他一切变革终将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类似辫子风波的悲剧不断上演的现实基础. 赵七爷:是一个不学无术,精神贫乏,空虚,善于韬晦且阴险凶狠,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他的咄咄逼人的言语,恫吓,欺骗的举动,说明封建复辟势力企图卷土重来的欲望与野心.他虽与七斤等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在一定意义上,他与七斤等人一样,同是专制统治下无信仰,无特操的子民,他的被人尊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依然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〇艺术: ①结构特色:作品以辫子事件为中心线索,描述了事件的起因,发展和消解.风波是由"皇帝坐了龙庭了","皇帝要辫子",可七斤没有辫子引起的.赵七爷的出场使风波骤然强化.赵七爷的盘在头顶上象道士一般的辫子放下来了,且幸灾乐祸地质问七斤的辫子哪里去了,使七斤,七斤嫂感到如同受了死刑似的,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事件骤变,发展.最后又以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皇帝没有坐龙庭"而矛盾消解. ②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通过富有个性色彩和乡土气息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选择生动贴切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理,暗示深刻的主题内蕴;作品开头的环境描绘和场面描写,不仅是一幅充满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而且以其场景的恬静,与结尾相呼应,对辫子风波的波澜起伏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 ③作品在人物描写上,善于借助性格化的对话和特征性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潜在的心理活动,勾勒人物的精神特征,展现复杂深微的人际关系.在环境描写上,空间环境,自然环境的描绘,为事件的发生和主题的实现起了对照,映衬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由借人物之间的矛盾,争斗作了成功的展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短小说,大视角‐‐试论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文化革命的主将”①的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小说创作上,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的小说虽然没有长篇,只有短篇,然而其短篇小说却以深刻的思想意蕴,独特而高超的艺术手法而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呐喊》与《彷徨》的写作,是鲁迅十年郁结于心的一次喷发。他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典型,构成了旧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这是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沉默的国民,底层的人们,意思是在捣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②鲁迅的小说都是短篇,却以阔大的视野,从更深广的角度去审度国民性,关注社会人生。鲁迅自己说:“我只不过想利用小说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写小说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③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五四”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人和事:麻木的农民,悲惨的妇女,潦倒的知识分子,平庸的市民,这些人物典型超越时空,能够传达出深广的审美意义,是能够给人以无限启示和震撼的艺术形象。鲁迅最关注的是病态社会病态的人们,这些不幸的人们受到种种精神毒害,他要进入到他们其实很痛苦的精神世界,“揭示精神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充分显示了鲁迅精神界战士的特点。鲁迅不愧是伟大的灵魂的审问者。 (一) 在《呐喊》小说集,鲁迅通过塑造《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阿Q正传》中的钱太爷、赵太爷等人物形象,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冷酷、无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假仁假义,假学道及其“吃人”的凶残本质,为一个社会的行将没落敲响了丧钟,其审美倾向和价值及其深沉广阔。 《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狂人的变态心理的描述,鲁迅表达了一个“五四”启蒙思想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小说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出几千年被奉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联系了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④狂人表面上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总是疑心会被别人陷害。他的病态心理,虚妄幻觉似乎验证了一个迫害狂的精神病症。但实际上,狂人却是一个清醒的斗士。他从自己的生存处境出发,批判了一个“吃人”社会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在封建礼教、家族伦理的支配下,已经变得日益凶残与荒诞。狂人以自己非理性的生命直觉,一眼洞穿了现实社会的虚伪。他看到“吃人”者具有“狮子一样的凶心,兔子似的怯懦,狐狸似的狡猾。”鲁迅借狂人首先表达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的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启蒙精神遥相呼应。而借助狂人的生命直觉,鲁迅也回答了一个合斯托米式的问题。鲁迅笔下的狂人的理论以及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捍卫。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别人侵害的生命直觉。狂人以最原始的生命体验出发,与“吃人”的历史相抗争。这种抗争彻底戳穿了封建礼教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个体内心的生命体验和存在处境纳入了新文学的描写范畴。“狂人这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表现了对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警告老大的中华民族不要死抱住吃人的封建旧传统不肯改变。”⑤所以,作品塑造狂人的深刻处,不仅在于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其中更隐含着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其审美意义非同凡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