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
由于此途径是由6-磷酸葡萄糖(G-6-P)开始,故亦称为己糖磷酸旁路。此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G-6-P脱氢生成6-磷酸葡糖酸内酯开始,然后水解生成6-磷酸葡糖酸,再氧化脱羧生成5-磷酸核酮糖。NADP+是所有上述氧化反应中的电子受体。
第二阶段是5-磷酸核酮糖经过一系列转酮基及转醛基反应,经过磷酸丁糖、磷酸戊糖及磷酸庚糖等中间代谢物最后生成3-磷酸甘油醛及6-磷酸果糖,后二者还可重新进入糖酵解途径而进行代谢。
磷酸戊糖特点
1、不完全氧化途径:过程中有C6分解为C5\C4\C7。
2、完全氧化:由C6分解为3个CO2和C3碎片。
3、核糖5-磷酸和合成核糖的必要原料,体内核糖的分解也是这一途径。
4、赤藓糖4-磷酸、景天庚酮糖7-磷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体。
5、生成NADPH+H+可提供生物合成代谢所需的氢。
6、将戊糖代谢与己糖代谢联系起来。
7、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两个关键酶调控。
6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使1分子葡萄糖转变为6分子CO₂。
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氧化反应,产生NADPH及5-磷酸核糖;第二阶段为非氧化反应,是一系列基团的转移过程。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
6-磷酸葡萄糖由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及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催化作用,NADP⁺是它们的辅酶。
G-6-P在第一位碳原子上脱氢脱羧而转变为5-磷酸核酮糖,同时生成2分子NADPH+H⁺及1分子CO₂。5-磷酸核酮糖在异构酶的作用下成为5-磷酸核糖。
在这一阶段中产生了NADPH+H⁺和5-磷酸核糖这两个重要的代谢产物。
第二阶段:非氧化反应-一系列基团的转移
在这一阶段中磷酸戊糖继续代谢,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循环再生成G-6-P。5-磷酸核酮糖经异构反应转变为5-磷酸核糖或5-磷酸木酮糖,三种形式的磷酸戊糖经转酮醇酶催化转移酮醇基(—CO-CH20H)及转醛醇酶催化转移醛醇基(-CHOH-CO-CH20H),进行基团转移。
中间生成三碳、七碳、四碳和六碳等的单糖磷酸酯,最后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进一步代谢成为G-6-P。
扩展资料:
特点:
1、不完全氧化途径
过程中有C6分解为C5\C4\C7
2、完全氧化
由C6分解为3个CO2和C3碎片
3、核糖5-磷酸和合成核糖的必要原料,体内核糖的分解也是这一途径
4、赤藓糖4-磷酸、景天庚酮糖7-磷酸是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前体
5、生成NADPH+H+可提供生物合成代谢所需的氢
6、将戊糖代谢与己糖代谢联系起来
7、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两个关键酶调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戊糖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化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
也称为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
葡萄糖会先生成强氧化性的5磷酸核糖,后者经转换后可以参与糖酵解后者是核酸的生物合成。部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会参与这一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溶质(cytosol)。所有的中间产物均为磷酸酯。过程的调控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
磷酸戊糖途径的任务
1
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
2
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
3
分解戊糖
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可以分为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部分。
氧化部分
第一步和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来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也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glucose-6-phosphat-dehydrogenase),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6-phosphogluconolactonase)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dehydrogenase)的帮助下生成5-磷酸核酮糖。
非氧化部分
其实是一系列的基团转移反应。在5-磷酸核酮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这需要有酶的帮助,比如转羟乙醛酶可以转移两个碳单位。而转二羟丙酮基酶则可转三个。
调节
虽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但是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它是一“旁路”。当机体需要nadph和磷酸核糖的时候,葡萄糖就会流入这一途径。特别是在脂肪酸和固醇合成发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