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题历史选择题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反映了()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明清时期八股取...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反映了()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这一题为什么选A不选B,请解释详细一些,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家在九里松
2010-07-27 · TA获得超过4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万
展开全部
首先,C和D你已经都能排除了,我就不多说。
其一,“题干上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其中“举秀才”的“举”和“察孝廉”的“察”已经能说明这是“察举制”。
其二,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期的实行,尤其是三国末魏晋初,符合了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主义发展,是值得肯定的,后来被科举制取代,是由于庶族地主阶级的崛起,这是后话;而题干中“不知书”“父别居”“浊如泥”“怯如鸡”的描写,显然是持贬义的。这符合东汉末年黑暗的政局,也说明了贵族地主阶级统治的腐朽没落,符合题意。
其三,题干中的这段话就出自于汉代。汉代的《乐府诗集·卷八十七》中有提到:
后汉桓灵时谣,后汉书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人为之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亷,父别居。’”。《汉乐府》提到的民谣,加上“后汉桓灵时谣”,说明这就是发生在汉代的事情。
综上所述,答案选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随云陌离
2010-07-27 · TA获得超过10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1万
展开全部
主要是孝廉吧,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由文坛领袖或地方大员保荐。而九品中正制则是指为官员分级管理的方式,上上至下下九级,魏晋时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哈哈大笑的鸟儿
2010-07-27 · TA获得超过69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2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67万
展开全部
A,这个出自汉乐府,举,察,两个字可以看出来,因此反映的是两汉时期。九品中正是三国时期魏国首先采用的,不是汉乐府的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然芝慕4695
2010-07-27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65万
展开全部
A
秀才、孝廉都是汉朝设立的察举选官制度的评判标准,应该作形容词来理解,即地方官推荐学业优秀,孝亲廉洁的人去做官,把他们补充进公务员队伍。但是后来这一制度的弊端日益严重,察举为高门大户所垄断,很多高门子弟不学无术,但因为家庭声望高而得到举荐,许多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却没有这个机会,到最后很多以“秀才”名义被举荐的人却“不知书”,以“孝廉”名义被举荐的却“父别居”,也就是和父亲分家过,在当时这是不孝的表现。原本应该“寒素清白”的却“浊如泥”,原本被寄予希望的“良将”却像鸡一样怯懦,说明察举制已经不能满足国家选官用人的需要,体现出它的弊端。
这题之所以选A是因为“秀才”和“不知书”、“孝廉”和“父别居”的对比,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本来就相当倾向于高门世家,没必要搞这么个对比出来。另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这是一首汉朝时期的民谣,那个时候还没有魏晋呢……(后汉书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人为之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亷,父别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的绵天安志焦营8726
2010-07-27 · TA获得超过1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7万
展开全部
两汉时期,确立了察举、征辟等选人任官的办法。察举又叫“荐举”,即由公卿、列侯和郡国守相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适当考核,授予官职。西汉初年,汉高祖即位之初曾下诏征召贤能。后来,文帝也曾下诏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但形成制度,应始于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由各地地方官每年选择吏民中贤者二人荐举于朝。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诏令郡国每岁举孝者、廉吏各一人。自此以后,郡国每年都要向朝廷推举“孝廉”便成为定制。到东汉和帝时,更规定按各郡人口比例定出应举人数,除州郡外,中央的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向皇帝推举人才。他们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是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繁多,一般可分为“常科”(岁举)与“特科”(特举)两类。

“常科”以“孝廉”为主。它起源于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奏请,其依据是儒家以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之方。西汉时每郡岁举孝廉两人,一般无须考试,即可授官。由于察举后直接授官,也就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弊端。如德行的标准不好掌握,徇私舞弊的现象也在所难免,等等。所以到东汉初年,光武帝对德行标准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下令以“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也就是思想品德要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即文化水平要高;“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也就是要熟悉法令法规,并能以之判断是非;“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就是要求办事果敢,善于应变,能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顺帝阳嘉年间,对孝廉科也要试经书,实行优胜劣汰。据《后汉书·顺帝纪》阳嘉元年(132)十一月诏:“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能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这—变化,史称“阳嘉新制”。徐天麟《东汉会要》卷二十六指出:“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无异于后世科举之法矣。”可见“阳嘉新制”实已孕育了科举制度的萌芽。

察举常科还有“茂才”,西汉时称为“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名讳而改。与孝廉不同的是,孝廉大多是从未仕者中察举,而茂才中有已仕官吏,有州郡吏和被察举的孝廉以及太学生、平民等,其所授官职也高于孝廉,所以岁举人数往往不及孝廉的十分之一。

汉代察举“特科”的名目尤多,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明经、明法、有道、能治河者、勇猛知兵法者等,尤以“贤良方正”最为显科。

所谓“贤良方正”,意即德才兼备之人。荐举的对象是现任下级官员或州郡属吏,而且必须送往京师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策试。策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由皇帝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重大问题,称为“策问”;然后把这些问题根据难易程度分为甲、乙等科,密封起来;最后让被荐举者任意抽取问题回答,叫做“射策”。对策完后,朝廷再根据他们政见的高下授予官职。这种策问带有一定的考试性质,它对隋唐科举制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察举制在实行初期,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但由于察举制基本上是推荐、保送制,荐举者权力极大,所以其腐败也就势所难免。特别是东汉末年,君昏臣贪,政治腐败,请托公行,察举不实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当时就有民谣讥讽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审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莞尔j
2010-07-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42%
帮助的人:7万
展开全部
西汉时的选官制度自下而上就是察举制,自上而下是皇帝征召。
察举制内容前期是举孝廉,茂才(秀才)等,后期就被世家贵族垄断了。这说的应该就是后期的弊端吧。。。。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时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时要求举孝廉,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