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在家修行?与出家有何区别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9
展开全部
只要你信仰,而没有出家,就是在家修行了 我想就是所谓的俗家弟子,没有什么特权和规定。自己愿承认就是了。 而如果,要成为皈依弟子,就要找一位你认为可以指引你的出家师父,由他告诉你归依的真正含义,指导你修行,如果你愿意可以接受寺院的皈依仪式。接受了皈依的仪式,就会得到皈依的证书,也没有什么特权。而海青(就是那件衣服)是可以自己去佛教用品商店购买的,只不过是明朝时期普通百姓的服饰,就是颜色比较朴素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而,如果你是持5戒的弟子,就要坚持5戒,这也是要你自己去寺里求戒的,表示是你自己决定受持不忘失,破悔。5戒你的皈依师父,应该会教导你的。 再后来,可以受持菩萨戒,不过菩萨戒应该是佛菩萨为你教导传授的。如果,没有佛或菩萨,你也可以自己求戒,菩萨戒的具体受持方法,你可以去请一本在家菩萨戒,仔细阅读,里面有详细记载。 总之,在家修行的都是俗家弟子,你自己决定你的程度,没有人可以逼你。而且,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利。
顺便说一下,皈依和5戒都是尽行寿的,就是只要坚持你这一世,死后就结束了,而菩萨戒是生生世世的,永远不能破悔。
出家
出家(一)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①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②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注释】

①三界火宅: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火宅,喻众生在三界中过生活,犹如住在火宅里一般,备受熬煎。《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②尊宿:“德高曰尊,耆年曰宿。”即德尊年高者。

【译文】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我们知道,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现今有些人,只要剃了头发,披上一领坏色衣,便说是出家了。唉!这只不过是出有两扇大门的家,并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啊!能够出离三界的家,才可以称为大丈夫;但还未完全够格,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然后才真正可称为大丈夫。古尊宿有一歌,词中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最胜儿,就是指大丈夫。但要做大丈夫不容易,这就难怪能理解“出家”二字含意的人少啊!

出家(二)

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①,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②,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③。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好心出家④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遂埋没⑤一生,况其大者乎!古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⑥。

【注释】

①宫室:古时房屋的通称。《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外。”

②金帛:指财物。

③一人出家,波旬怖惧:波旬,恶魔名。译者为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又译恶者,能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智度论》曰:“当出家剃头著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大涅盘”。

④好心出家:《行事钞》云:“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著。良由虚妄之俗可弃,真实之道应归,是宜开廓远意,除荡鄙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不为名利所牵,不为王力所逼,不为邪求活命,不为避懒偷安,不为负逃债难,惟为生死,为菩提,正信出家,是名好心出家。

⑤埋没:隐而不显。如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云:“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没。”

⑥惶悚:恐惧不安。

【译文】 通常人在初出家的时候,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怀着一片好心的。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诱惑,便又重新开始营造房屋,讲究衣服,置买田产,畜养徒众,多积财物,勤作家务,与世俗的人无别。经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如果像这样的出家人,波旬不但不怖惧,而且还会欢喜得互相酌酒庆贺呢!好心出家的人们啊,请赶快醒悟,把一切世缘尽情看破!

曾见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位信众男女归依供养,便荒废了一生的道业,何况其他更大的障缘呢?古人说:“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的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的家,那就难了。我为此而日夜恐惧不安。 每天都有人问出家,可有几个人真正能发起坚决出家的心,去做一个人天导师的僧宝呢/?
简单说一句话,文凭不重要,(真的不晓得有些人从哪里听来要本科学历的,道听途说,没有根据,当然认得字还是起码的,否则很多佛经都读不下来嘛),你有没钱也不重要,是否结过婚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你的发心,就是你为什么要出家的问题,想清楚了,真正感受到出家的好了,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如果真要出家,是谁也障碍不了你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让你去出家,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爱,没有勇气做一个舍家离欲辞亲割爱的出家人.能否出家,有没有佛缘,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匿名用户
2013-11-19
展开全部
只要能戒守条律 刻苦修行 出家和在家是没区别的 修行需要的没是所谓的戒条 而是一颗出家的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9
展开全部
出家人了却尘缘,六根清净~在家修行的人,是因为有不能放下的责任!其实修行不一定非要出家不可,虔心修佛即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9
展开全部
出家和在家的区别是一个在外一个在内!这是表象的!里向的是家中的人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9
展开全部
很多地方可以比出家人方便,拘束相对来说少点,可以比较容易的慢慢改不良的习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