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什么意思?定采纳

 我来答
圆随缘灭
2018-10-20 · TA获得超过83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5
展开全部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尺巷

娱乐我知晓哟

2018-10-18 · 专注各种娱乐,欢迎一起探讨
娱乐我知晓哟
采纳数:1346 获赞数:100023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扩展资料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历史沿革

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张廷玉奉旨回乡祭父,又酹酒姚氏殡所,撰诗有云:“昨向妆楼检遗墨,班昭犹有未残篇”、“重将不尽安仁泪,寄与鸡鸣戒旦人”。 

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来源,就和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

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 

2002年,桐城市在原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六尺巷'。修复恢复是根据原来的墙体的高度,墙面的做法,以及地面处的恢复面貌修旧如旧。

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2008年2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桐城视察,参观六尺巷。

2014年11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

2016年,桐城市对六尺巷片区进行开发升级。

参考资料:六尺巷-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8d6244b
高粉答主

2018-09-2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万
展开全部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万里长城今天还在呢,但是当初命令修建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不在了。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扩展资料: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参考资料:六尺巷(国家3A级旅游景区)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2-18
展开全部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在中国有很多“与人为善”的小故事。与人为善,原意指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现在指善意帮助人。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言谈举止是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难免磕磕碰碰,学会换位思考可以让自己的心胸更加豁达,也能更好地把握人际关系,让生活与工作变得简单,从而让你更多地与人产生共鸣,相对来说也就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在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学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位于桐城的祖宅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一条小巷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因为吴家要新建住房想占用这条巷子,但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于是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本地的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便想到了在朝廷做官的张英,于是修书一封加急送给张英,要他来解决家里与邻居的争端。张英收到家里边的来信,正高兴,但是当他看到信的内容时,不免感到生气。张英倒不是因为自己家的地被别人占了而生气,他气的是家人不知邻里和睦,为了区区半尺墙而两家争得面红耳赤。于是回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罢,明白了其中含义,于是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地基,于是“六尺巷”由此得名。

  《满庭芳·蜗角虚名》宋·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须放我 一作:尽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在览尽人情冷暖暖、惯看秋月春风后曾作词一首:《满庭芳·蜗角虚名》,对一些人热衷于世俗名利的行为进行了无情嘲讽。

  译文: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有因缘,得到的人未必就强大,失去的人未必就弱小。赶紧趁着闲散之身以及还未身老之时,抛开束缚,尽情放飞自我,逍遥自在。即使是在只有一百年的时光里,我也愿意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细细思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短论长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生活不是战场,人与人之间无需一较高下,活得洒脱一点、从容一点,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退让并不代表懦弱,退一步,是谦让、是美德,退一步,不会跌进深渊,反而会让自己收获一份练达与从容。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引用延参法师禅语作结:一个人的心态,一念之间是迷,一念之间是悟,一念之间是光明,一念之间是黑暗。对自己,要多一份谦虚,多一份大度,多一份涵养;少一些怨气,少一些暴躁,少一些狡诈。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能让人生沾上些许污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之江云梦
2015-02-25 · TA获得超过10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8万
展开全部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大官,被人称为”张宰相”。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邸为邻。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邸,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叶嘉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邸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让”。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仗势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行为感动,也将自家的宅院主动后退了三尺。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张英(1637~1708)清朝大臣,字敦复,今桐城市人,康熙进士,十六年设南书房,他首中选入,二十八年擢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三十八年迁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祖孙三代”为相,成为中国历史的美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