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读后感想40字
写作思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计策叫“激将法”,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激将法”是诸葛亮对孙权使用的计谋,目的是让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打曹操,才能让天下从此太平、国泰民安。
孙权起初不愿意和刘备联合,诸葛亮用夸张的手法对孙权说:“曹操有一百多万人,兵多将广,你一个人跟他打,等于拿鸡蛋碰石头;何况曹操粮草充足。您不如听张绍的话,投降曹操。”孙权听了这句话就很生气,最后决心跟着刘备携手共进,共同攻打曹操,决一死战,曹操的队伍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激将法”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和学习上,老师和家长就常用这个方法。例如期末考试,我算计算题时非常粗心,于是我妈妈就说:“要是你期末考试计算题错了很多,那你每天就做100道题。”
考完之后,我发现我计算题只错了一点点。我现在才发现,我妈妈用的是“激将法。诸葛亮真是有勇有谋,在那个时候就懂得利用人的心理,使用“激将法”。
读后感想中心:
手里的羽扇是诸葛亮的象征,在舌战群儒里,这把扇子有不同的运用方式,这反映出诸葛亮的思维变化之快,对不同的诘难采用的对答方式也不一样。
正文:
1、我又一次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这是一本智慧之书,一本谋略之书,而其中几个情节
更为经典, 家喻户晓, 无人不知, 就如《诸葛亮舌战群儒》 。
2、那是公元 208 年,刘备兵败新野,诸葛亮前往东吴商议联合抗曹之计。我仿佛走进了书中,和诸葛亮一起来到宫殿内,眼前是一群主张联曹、满怀敌意的东吴谋士,我不禁暗
暗为诸葛亮捏了一把汗,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忽然,一
名谋士出言刁难诸葛亮,只见诸葛亮镇定自若,说了一番绵里藏针的话语,巧妙地化解了尴尬。我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更加好奇接下来他的精彩表现。
果然,一个又一个谋士败在了诸葛亮嘴下,皆说不出话来。我完全入了迷,竟拍手叫好。诸葛亮终于靠自己的能言善辩、足智多谋说服孙权、使孙权决定攻打曹操。
3、好一个才智超人、忠君爱国的诸葛亮!他在众多谋士之前还能十分冷静已经是很令人钦佩的,但他还能用得体的语言绝地反击,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难道那不是凭借着他的智慧吗?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的忠君爱国也让我为之感动,这不仅在诸葛亮的言语能体现出来,在他那一笑一
行中也让我清楚地感觉到。诸葛亮真不愧是“智绝” !
4、这本名著中,我再次感受到智慧的重要。是它帮助诸葛亮成功地说服孙权抗曹;是它让曹操一点一点被挫败;是它让刘备实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兴国大业, 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呢?
5、只有智慧,才能完成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拥有智慧,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生;只有成为智慧的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变得更加大胆与自信,登上成功的顶峰。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实力,只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智慧,灵活运用,跨出人生中的一大步,一定就是个智慧之人。
诸葛亮可谓不辱使命,也充分地展示了其智慧的一面.
诸葛亮可谓不辱使命,也充分地展示了其智慧的一面.
诸葛亮可谓不辱使命,也充分地展示了其智慧的一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