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哆唻咪发嗦啦西在古代怎么说
哆唻咪发嗦啦西在我国古代成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
扩展资料:
宫商角徵羽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常被称为“中国音阶”。
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徵、羽。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徵-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
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偏音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附加音的音高常可游移,游移音高有时将音的区间划分成两个各约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宫商角徵羽
1(Do)=宫
2(Re)=商
3(Mi)=角
5(So)=徵
6(Ra)=羽
以五声调式为核心,还有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即由六个音或七个音构成的调式。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五个音称作“正声”(或正音),新加入的音称作“偏声”(或偏音)。偏声分为四种——
变宫:宫音下方的大二度,假如1是宫,变宫为7;如果4是宫,变宫就是3。
清角:角音上方的小二度,假如3是角,清角为4;如果6是角的话,清角就是b7。
变徵:徵音下方的小二度,假如5是徵,变徵为#4。
闰:宫音下方的大二度,如果1是宫,闰就是b7。
望采纳
相当于西乐的Do(宫)、Re(商)、Mi(角)、Sol(徵)、La(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