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月经不调,来了就停不下来,很多,血块很多,我是更年期吗
今年两次了,月经2.3个月才来,来了就不停,月经很多,血块已多,像烂肉一样,吃药,打针都没有效果,我这个情况是更年期吗?...
今年两次了,月经2.3个月才来,来了就不停,月经很多,血块已多,像烂肉一样,吃药,打针都没有效果 ,我这个情况是更年期吗?
展开
2015-10-17
展开全部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包括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改变或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经异常。
【概念】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irregular menstruation)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本篇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经早)、月经后期(经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
西医学认为,月经受垂体前叶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而呈现周期性子宫腔流血。如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失于平衡,则导致其功能失常而产生月经不调。
--------------------------------------------------------------------------------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按时而下。
月经先期,或因素体阳盛,过食辛辣,助热生火;或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热扰血海;或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脾虚而统摄无权。
月经后期,或因外感寒邪,寒凝血脉;或久病伤阳,运血无力;或久病体虚,阴血亏虚,或饮食劳倦伤脾,使化源不足,而致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或因情志抑郁,疏泄不及则后期,气郁化火,扰动冲任则先期;或因禀赋素弱,重病久病,使肾气不足,行血无力,或精血不足,血海空虚则后期,若肾阴亏虚,虚火内扰则先期。
--------------------------------------------------------------------------------
【辨证】
1.月经先期
主症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兼见月经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伴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者 ,为实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者,为虚热证;月经量 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者,为气虚证。
2.月经后期
主症 月经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
兼见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寒实证;月经周期延后,月经色淡而质稀,量少,小腹隐隐作痛,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者,为虚寒证。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症 月经或提前或错后,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经量或多或少。
兼见月经色紫暗,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时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者,为肝郁证;经来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者,为肾虚证。
--------------------------------------------------------------------------------
【治疗】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
【按语】
1.针灸对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如系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应及早作适当处理。
2.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连续治疗3—5个月,直到病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不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
3.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月经不调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包括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改变或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经异常。
【概念】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irregular menstruation)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本篇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经早)、月经后期(经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
西医学认为,月经受垂体前叶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而呈现周期性子宫腔流血。如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失于平衡,则导致其功能失常而产生月经不调。
--------------------------------------------------------------------------------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按时而下。
月经先期,或因素体阳盛,过食辛辣,助热生火;或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热扰血海;或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脾虚而统摄无权。
月经后期,或因外感寒邪,寒凝血脉;或久病伤阳,运血无力;或久病体虚,阴血亏虚,或饮食劳倦伤脾,使化源不足,而致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或因情志抑郁,疏泄不及则后期,气郁化火,扰动冲任则先期;或因禀赋素弱,重病久病,使肾气不足,行血无力,或精血不足,血海空虚则后期,若肾阴亏虚,虚火内扰则先期。
--------------------------------------------------------------------------------
【辨证】
1.月经先期
主症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兼见月经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伴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者 ,为实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者,为虚热证;月经量 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者,为气虚证。
2.月经后期
主症 月经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
兼见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寒实证;月经周期延后,月经色淡而质稀,量少,小腹隐隐作痛,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者,为虚寒证。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症 月经或提前或错后,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经量或多或少。
兼见月经色紫暗,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时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者,为肝郁证;经来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者,为肾虚证。
--------------------------------------------------------------------------------
【治疗】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土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为调经之要穴。
(2)经迟
治法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 寒实证者,加子宫;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 气海、三阴交用毫针补法,可用灸法。归来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方义 气海可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可调理气血而调经。
(3)经乱
治法 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 肝郁者,加期门、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太溪;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操作 肝俞用毫针泻法,其余主穴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经,下肢足三阴经。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 选关元、三阴交、气海、血海、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隔日1次。
--------------------------------------------------------------------------------
【按语】
1.针灸对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如系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应及早作适当处理。
2.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连续治疗3—5个月,直到病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不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
3.注意经期卫生,少进生冷及刺激性饮食;调摄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