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3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大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门儿特长,就可以走遍天下。比如,有的重业务,轻政治;有的重科技,轻人文;有的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殊不知,这种畸形发展状态是违背事物的整体性原则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2、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3、心理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等。
4、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问题
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要先看到部分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素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政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毕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就业市场,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还要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 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3.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问题。 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
4、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念问题。多数大学生认为应持“工作为主,兼顾生活享受”的态度,少数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化艺术,比如话剧、歌剧等并不欣赏,认为很不现实;八、九十年代的偶像崇拜热潮已逐渐降温,个性化意识逐渐增强;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
5、大学生人生观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有的大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崇洋媚外,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国格。
6、大学生文化素质问题。据媒体反映,现在不少大学生外语好,数理化好,经济头脑好,但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大学》、《中庸》、《论语》等等。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无知的人,怎可能有感情、有责任地为祖国服务和献身呢?
三、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措施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理工院校,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同学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而文科院校的学生虽然知识面比较的宽广,可是他们相对缺乏科研的钻研精神。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而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做到文理平衡,相得益彰。在道德品质素质方面,大学生受到了多年的教育,从整体上来讲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些年来西方的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导致了有些大学生在这股思想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沼,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在这个方面自我这个主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
高等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更加需要大量能够在祖国建设中担当重任的高级人才,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些主要措施有:
1、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明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另外,校园文化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的途径。同时,校园文化还能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所以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使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的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3、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大约有10%以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很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在心理素质培养当中都起到了主体的的决定性作用,这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需要一大批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建设国家。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追求知识的单一性或专一性,认为只要有门儿特长,就可以走遍天下。比如,有的重业务,轻政治;有的重科技,轻人文;有的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造成自身素质的畸形发展状态。殊不知,这种畸形发展状态是违背事物的整体性原则的,也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2、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3、心理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等。
4、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主要问题
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要先看到部分大学生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素质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现行政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毕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大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就业市场,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还要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 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3.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问题。 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大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与以前所倡导的已大有不同。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应当是“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该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在对待“奉献与索取”这一关系的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观念已与时代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奉献多索取,少奉献少索取,不奉献不索取”。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与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有了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也有所抬头,对事业献身精神和对集体奉献精神有所减弱。
4、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念问题。多数大学生认为应持“工作为主,兼顾生活享受”的态度,少数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化艺术,比如话剧、歌剧等并不欣赏,认为很不现实;八、九十年代的偶像崇拜热潮已逐渐降温,个性化意识逐渐增强;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尺度渐渐向“功利化”偏移。
5、大学生人生观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西方的政治观点、人生哲学和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来,对现代大学生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有的大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崇洋媚外,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国格。
6、大学生文化素质问题。据媒体反映,现在不少大学生外语好,数理化好,经济头脑好,但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大学》、《中庸》、《论语》等等。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无知的人,怎可能有感情、有责任地为祖国服务和献身呢?
三、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措施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好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理工院校,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同学们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而文科院校的学生虽然知识面比较的宽广,可是他们相对缺乏科研的钻研精神。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文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而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做到文理平衡,相得益彰。在道德品质素质方面,大学生受到了多年的教育,从整体上来讲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些年来西方的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导致了有些大学生在这股思想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沼,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他们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不足,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因为在这个方面自我这个主体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
高等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必然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更加需要大量能够在祖国建设中担当重任的高级人才,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加速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些主要措施有:
1、学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明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另外,校园文化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的途径。同时,校园文化还能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所以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使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的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3、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大约有10%以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很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使每个大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自我教育不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中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教育早在几千年前就引起了古人的重视,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无论是在道德教育还是在心理素质培养当中都起到了主体的的决定性作用,这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较高的素质,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