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子的言子墓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6-05-24
展开全部

言子墓位于虞山东岭,与仲雍墓相邻。墓地范围较大,气势雄伟。始建年代已失考。据言氏谱牒记载,西汉武帝时,17世裔孙言成大始修祖墓,后渐荒芜。至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常熟县令王爚明令对墓道进行保护。明弘治十年(1497年),知县杨子器重修,树碑立石。嘉靖二十七年(1543年),巡按御史陈九德复立碑植树(以上两石均佚)。崇祯九年(1636年),苏松巡按御史路振飞重修,立“先贤子游言公墓”石碑一通。清康熙间,江苏参议王纟需重修墓道。雍正间江苏布政使鄂尔泰建石坊,额题“南方夫子”(今言墓第三座石坊,位于罗城前)。坊为三间冲天式,高4?65米,通宽9?68米。雍正六年(1728年),由苏松常道王澄慧筑围墙。乾隆首次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年),裔孙迎驾苏州,得御书“道启东南”四字,遂建石坊(今墓道第二座石坊)。是坊为花岗石冲天式,高4?71米,通宽1005米。石坊中间正面镌刻“道启东南”四字,背面镌刻“灵萃勾吴”四字,由裔孙言汝泗于乾隆二十三年建。又于报功亭旧址立飨堂,墓前左右建谕祭文碑亭各一座,左为乾隆十六年遣经筵讲官刑部侍郎钱陈群主祭立石,右为乾隆二十二年遣副都统散秩大臣懋烈伯、李景主祭立石。并疏浚“影娥川”,架“文学桥”以登墓道。乾隆三十二年,由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言汝洙等奉敕建言子墓道坊(今言墓第一座石坊,位于北门大街,与仲雍墓门坊并列)。是坊为花岗石三间冲天式,高7?8米,通宽11?15米,正中匾额镌刻“言子墓道”,两旁石柱镌刻楹联一副,上联为“旧庐墨井文孙守”,下联为“高垅虞峰古树森”。乾隆三十五年,在半山甬道中间,建重檐歇山顶石亭一座,正中悬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五次南巡时御书“文开吴会”匾额,后人称为御书亭。同治间两江总督曾国藩及光绪间江苏巡抚聂缉椝再修。建国后屡修。今存其墓坐西面东,居高临下,气势宏壮,历代所建墓上建筑,基本保存完整。墓冢封土直径约3?5米,高1?6米,外设罗城、拜台及围墙,内竖墓碑2通。墓道直抵山脚,长达142米。墓周围尚有“龙头石”、“言子飨堂”(今为林场墨香茶室)、“墨池”、“石墨”、“先贤吴公修建祠墓记略”、“重修先贤言子林墓记”石刻等古迹。1956年10月及1982年3月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