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所有的显色反应有哪些?
1、稀土元素与二甲酚橙在pH=5.5~6形成红色螯合物,显色的灵敏度不够。如有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加反应,即生成二甲酚橙:CPB=1:2:2的三元配合物,在pH=8~9时呈蓝紫色,灵敏度提高数倍,适用于痕量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
2、邻二氮菲在pH为2~9时,会与亚铁离子(Fe²⁺)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邻二氮菲亚铁离子([Fe(phen)₃]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来分析。
3、茚三酮反应
在加热条件及弱酸环境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蓝色(与天冬酰胺则形成棕色产物。与脯氨酸或羟脯氨酸反应生成(亮)黄色)化合物及相应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4、富尔根反应
用Schi-ff′s试剂来作用,由于嘌呤碱基特异性的游离所生成的脱氧核糖的醛基与复红(fuchsin)反应,核染色体染成紫红色,表示DNA的存在。对由在最适条件基础上的富尔根反应所显色的DNA,可用显微分光测定法进行定量。
5、淀粉遇碘显色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色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邻二氮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茚三酮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尔根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淀粉遇碘显色原理
1、稀土元素与二甲酚橙在pH=5.5~6形成红色螯合物,显色的灵敏度不够。如有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加反应,即生成二甲酚橙:CPB=1:2:2的三元配合物,在pH=8~9时呈蓝紫色,灵敏度提高数倍,适用于痕量稀土元素总量的测定。
2、邻二氮菲在pH为2~9时,会与亚铁离子(Fe²⁺)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邻二氮菲亚铁离子([Fe(phen)₃]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来分析。
3、茚三酮反应
在加热条件及弱酸环境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蓝色(与天冬酰胺则形成棕色产物。与脯氨酸或羟脯氨酸反应生成(亮)黄色)化合物及相应的醛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4、富尔根反应
用Schi-ff′s试剂来作用,由于嘌呤碱基特异性的游离所生成的脱氧核糖的醛基与复红(fuchsin)反应,核染色体染成紫红色,表示DNA的存在。对由在最适条件基础上的富尔根反应所显色的DNA,可用显微分光测定法进行定量。
5、淀粉遇碘显色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
扩展资料
显色反应的标准:
1、选择性好。一种显色剂最好只与被测组分起显色反应,干扰少,或干扰容易消除。
2、灵敏度高。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故一般选择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吸光度高的显色反应。但灵敏度高后,反应不一定选择性好。故应全面加以考虑。对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不一定选用最灵敏的显色反应。(应考虑选择性)
3、有色化合物的组成要恒定。化学性质稳定,对于形成不同,配位比的配位反应,必须注意控制试验条件,使生成一定组成的配合物,以免引起误差。
4、有色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这样显色时的颜色变化鲜明,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试剂空白一般较小。一般要求有色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与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之差在60nm以上。
5、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如果要求过于严格,难以控制,测定结果的再现性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显色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邻二氮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茚三酮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尔根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淀粉遇碘显色原理
推荐于2017-11-22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水域加热)
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苏丹Ⅳ 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二苯胺 蓝色(水浴加热)
RNA: 派洛宁(吡罗红) 红色
染色体: 龙胆紫 紫色; 醋酸洋红 红色
线粒体: 詹纳斯绿B 蓝绿色(活性染色)
大肠杆菌: 伊红美蓝 深紫色(金属光泽)
二氧化碳: 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黄绿色
亚硝酸盐: 重氮化偶合法 玫瑰红
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刚果红复合物 透明圈
酒精: 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我的高中结束了,你还正在路上,珍惜现在,加油吧少年!
我要是回答了,你给采纳吗?
还有二氧化碳,溴射香草酚蓝水溶液由篮变绿在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