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的人文介绍
即墨人勤苦耐劳,刚劲不挠;其中英杰代出,卓然为地方增光。即墨这片古老的土地至少说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居民们在此生息、繁衍,在此播种、耕耘着文明和希望。即墨的山水风土悄然熏陶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形体、声音乃至性情;历史的运动则明显地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于是,即墨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影子。或曰:“语声上,形容大”——即墨,山东之地,自然具有“山东大汉”的特点;或曰:“勤苦耐劳”——这种优秀的品质在即墨劳动群众身上是显而易见的;或曰:“人性刚绝”、“刚劲不挠”——这是即墨人最为典型的心态性格;或曰:“朴鲁少文”——这种由来日久的民风在近代文化的浪潮中似乎渐次消淡。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则赋予即墨人以新的性格因素,他们反抗压迫,抵御侵略,追求真理,前赴后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思想,陶冶一代新风尚,人们热爱集体,艰苦奋斗,助人为乐。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则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
人民群众在创造生活、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孕育和培养了优秀的人物。旧志论即墨人物说:“人才之生,钟灵川岳”,“即墨三齐名区,其间人文蔚兴,名贤接武”。这种人杰地灵的传统观点未免失之偏颇。其实,对于人物、人才产生和成长更起作用的是社会环境,即使那些所谓的历史“名贤”也无非如此而已。魏晋之前,即墨或为国,或为都,差不多自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体系,所以很有几位人物应运而生,如即墨大夫、田单、田横、王吉、童恢等。这其中的王吉算是地道的本地人物,他是汉宣帝时的谏大夫,以敢于忠言进谏,陈述不同意见而颇负盛名。有个典故云:“王公在位,贡公弹冠”,其中的“王公”即为王吉。他的儿子及孙子后来都名列公卿,但没有什么大的历史作为。假如他们一家后来不迁居到琅琊的话,那么其后裔、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会诞生在今天的即墨皋虞这个地方了。汉代以后,封建体制及其观念日益完善和强化起来,即墨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因而也日渐荒远冷落起来,即使较大的社会运动巨澜波及即墨这个山陬海隅时,也就有些“强弩之末”的势头了。所以,这之间竟有10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即墨几乎是默默无闻,有几个平庸的人物也寥若晨星。明清以后,封建文化意识终于在即墨得以积淀。这一时期,即墨士绅崛起,人物涌现,颇有一番群星璀璨的景象。周、黄、蓝、杨、郭、江、范诸显姓望族中人才辈出,或以名宦显赫,或以“勋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义流誉,先后有近百位传诸史志的人物。他们大多起家于科举,扬名于官场。蓝章、蓝田父子先后为朝廷御史,皆以刚正敢言著称,蓝田的才华甚至为嘉靖皇帝嫉恨不已。周如砥出任万历时的国子监祭酒,“以文章名天下”,一时间“天下士多出其门”。黄嘉善在军界中飞黄腾达,宫至兵部尚书,并获得“少保”乃至“太保”的封建殊荣,死后,连皇帝也亲自为之辍朝致哀。郭琇是清代康熙年间最负声望的骨鲠大臣。他任御史,连上三疏,弹劾朝廷大臣名宦十多名,连大学士明珠在他的弹劾之下也立被罢斥。李毓昌这个本来不大的“人物”,但在震惊全国的一起特大案件中充当了光荣的主角,因而名载史册;他的冤情大白于天下,他的忠正精神受到朝廷大力表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近百年来,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洪流后浪推前浪,万千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开创新的历史纪元。在反对和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中,王仁山、吕子人、李卓峰、刘懋德这些国民党人的早期先驱应运而生。尤为可歌可泣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最新的一页历史,李兆岐早在1926年就南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亲聆毛泽东的声音;192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即墨的第一个组织“中共即墨支部”秘密产生;魏思文、徐达三于1934年从祖国的北方带来了马列主义的革命火种;徐子兴在处决大叛徒王复元的特殊行动中,大显身手;刘胡兰式的女英雄聂仁花在阶级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革命青年的卓越代表、即墨人民的优秀儿子周浩然执著追求真理,满怀爱国热情,胸怀革命大志,在黑暗的社会里,他以笔为枪,无畏地投击反动势力,抗日烽火燃起,他投笔从戎,英勇抗击侵略者,不幸的是,仅仅才24岁,就被敌人杀害。建国后,刘启章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和传统,富贵不淫,艰苦朴素,甘为人民公仆,为人民群众称颂不已;杜世询立足实际,真诚正直,敢讲真话,忠心耿耿地向党中央反映真实情况,受到人民群众的敬重。正是这些有名和无名的英烈构成了一个群体,在即墨大地上写下了一篇篇壮烈的史诗,演奏了一首首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呜乎!天行健,革命不息,英杰辈出;先天下之忧者而为楷范,后天下之乐者可不继躅乎?
2021-06-1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