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按顺序排列全部
2020-06-21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从年初到年尾依次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年最后一天)。
部分节日介绍:
一、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繁茂,新一轮播种和收割季节又将开始。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刚刚度过草木枯萎的漫漫寒冬,早就期待着春天的温暖,当新春来临的时候,自然要满怀喜悦载歌载舞迎接佳节。
二、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亦称灯节,灯节的习俗始于汉代,至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宫廷、街巷处处挂灯,又建高大的灯轮、灯楼、灯树等。
三、清明节在我国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奠祖先、扫墓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为祭奠死者。在清明扫墓中,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占大多数。
四、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孟子、仲子和季子,所以中秋也叫仲秋。与其它月份相比,八月十五的月亮更圆、更亮,因此也被称为“月夕 ”、“八月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等。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以春节为例: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1]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元旦,阳历1月1日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4、清明节,4月5日(或6日)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6、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9、冬至,12月22日(或23日)
10、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1月1日:元旦
2月14日:情人节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4月4日(年份为双数)或5日(年份为单数):清明节5月1日:劳动节
5月4日:青年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12月25日:圣诞节
农历正月初一:新年(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腊月廿九或三十: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