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2017-01-17
展开全部
1.新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它是为
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
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
思考题 供学有余力者用(发展)例如讲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1)基本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3分米,高是12分米,利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变式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 ,底是7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3)综合题。一块平行四边形耕地中间有一条长方形水沟,求耕地的面积。设计每个层次的练习,都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目明确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巩固练习。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如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后可以补充以下练习3÷8= 1.35÷15 = 0.49÷7= 25.5÷3= 7.2÷36= 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小数除以整数的应用,重点突出被除数不够商1,同时在被除数上添上小数点并用0补足。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是指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由基本题:地球赤道大约长4万千米,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光每秒传播的距离是多少?可变为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30万千米,这个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地球赤道大约长多少万千米?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排除思维定势,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后,安排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服从总的复习构思,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1)巩固性练习。复习课的巩固性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学生通过温故而举一反三。由于复习课的重点是知识的归纳整理,因而巩固练习设计要少而精。如教学“简算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时,可以先将书本上例题进行基本训练,目的是掌握简算的基本定律,然后加以延伸。
(2)归纳性练习。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加深巩固已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如复习稍复杂的方程时,可先让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关键句,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出一份的数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如:梨的筐数比苹果的2倍多8苹果的筐数×2+8=梨的筐数)
(3)引申练习。目的是通过对知识归纳整理后,适度地延伸、综合,进一步充实、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一块梯形的田地上底长80米,下底长125米,高为60米,①求这块梯形的面积?②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8千克,那么这块地共施化肥多少千克?选编这样的一组练习题,把简单的求面积问题从基本型引申发展到复杂型,使学生观察到应用题的发展线索,同时又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发散性练习。这是一种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用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练习。如:学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书上第94页1-2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提示:可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或求两个梯形的面积之和等)以上这几种练习设计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取多样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机械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针对性练习。这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增加的一种练习,便于攻其一点,逐步强化。如:小数除法中的难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针对这个难点,可以对小数点处理做专门训练。又如:学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后,针对找对应的底和高这一难点,可以在题目中出一些多余条件,让学生先找到图形相应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判断性练习。这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缺陷。查出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而设计的一种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
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
思考题 供学有余力者用(发展)例如讲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1)基本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3分米,高是12分米,利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变式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 ,底是7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3)综合题。一块平行四边形耕地中间有一条长方形水沟,求耕地的面积。设计每个层次的练习,都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目明确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巩固练习。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如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后可以补充以下练习3÷8= 1.35÷15 = 0.49÷7= 25.5÷3= 7.2÷36= 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小数除以整数的应用,重点突出被除数不够商1,同时在被除数上添上小数点并用0补足。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是指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由基本题:地球赤道大约长4万千米,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光每秒传播的距离是多少?可变为光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30万千米,这个距离大约比地球赤道长度的7倍还多2万千米,地球赤道大约长多少万千米?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排除思维定势,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后,安排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服从总的复习构思,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1)巩固性练习。复习课的巩固性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学生通过温故而举一反三。由于复习课的重点是知识的归纳整理,因而巩固练习设计要少而精。如教学“简算整数乘法定律推广到小数”时,可以先将书本上例题进行基本训练,目的是掌握简算的基本定律,然后加以延伸。
(2)归纳性练习。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加深巩固已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如复习稍复杂的方程时,可先让学生找出应用题中的关键句,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出一份的数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如:梨的筐数比苹果的2倍多8苹果的筐数×2+8=梨的筐数)
(3)引申练习。目的是通过对知识归纳整理后,适度地延伸、综合,进一步充实、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一块梯形的田地上底长80米,下底长125米,高为60米,①求这块梯形的面积?②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8千克,那么这块地共施化肥多少千克?选编这样的一组练习题,把简单的求面积问题从基本型引申发展到复杂型,使学生观察到应用题的发展线索,同时又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4)发散性练习。这是一种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用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练习。如:学习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书上第94页1-2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提示:可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或求两个梯形的面积之和等)以上这几种练习设计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取多样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机械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采取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针对性练习。这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增加的一种练习,便于攻其一点,逐步强化。如:小数除法中的难点是小数点的处理,针对这个难点,可以对小数点处理做专门训练。又如:学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后,针对找对应的底和高这一难点,可以在题目中出一些多余条件,让学生先找到图形相应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2)判断性练习。这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缺陷。查出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而设计的一种练习,这种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