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中的主旨句并作简要赏析,急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这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一首古诗,原文为: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意思是: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一直不曾解围吧?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峡奔涌而来,到悬崖山脚下猛然一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平原,但气势仍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
而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在关东并不怎么惹眼,刚入潼关便耸入云天,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878年秋,十四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
在浏阳乃至中国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
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近现代谭嗣同的《潼关》中,主旨句为: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意为:河流(黄河)奔腾澎拜的流着好像嫌那河床太紧了束缚住了自己。而进入潼关后的山都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所谓大河“犹嫌束”、和群山“不解平”(此处指的是华山等山的险峻和它的宏伟气势),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感情,而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社会变革是完全合拍的。
原诗:
《潼关》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释义:
一直以来这潼关都应该被白云包围着,簇拥着的吧,清脆的马蹄声被秋风吹散,吹远。显得空旷而悠远河流(黄河)奔腾澎拜的流着好像嫌那河床太紧了束缚住了自己。而进入潼关后的山都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扩展资料:
《潼关》是作者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做官途经过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惊,震撼,写下此诗。
少年时代的谭嗣同已颇有英雄气概,绝非寻常之辈。13岁起,他五度壮游中华,足迹遍及大河上下,长江南北,行程合计八万余里。在跋山涉水之中,谭嗣同体察民间疾苦,结交天下英雄,同时也磨炼了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韧顽强的性格,张扬了一往无前的任侠精神。
作者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执着,谭嗣同14岁就这么有抱负是很值得欣赏的。这首诗表现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作者写这首诗表达目的,是感慨北方地区独有的气质和壮丽风景。同时借物言志,在犹嫌束和不解平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远大抱负。
每句诗中都有景物描写,在第一句中诗人用终古的白云来修饰潼关城。第二句的时候诗人用猎猎秋风吹散来形容马蹄(马蹄声)。第三句中诗人用犹嫌束来形容波涛汹涌的黄河。第四句诗人用不解平来描述华山之险峻雄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潼关 (谭嗣同写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