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钓鱼有什么先进的工具或智能的钓具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怎样才能少跑鱼?
造成跑鱼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提竿时机掌握不准。一般都是提竿过早,没有钩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鱼。提竿过迟,鱼儿吐钩也会跑针,但这种情况较少。
二是钓钩的大小不合适,钩太小,钓到大鱼扎不进去,钩不牢;钩尖不锐,倒刺角度偏小,钩不牢鱼体,也易跑鱼;也有拴钩的方法不对,口线的结不在钩柄的内侧。
三是饵料装得过嫩、或过长、过大。鱼儿碰到饵料不是一触即落,就是鱼未含牢就脱钩了。
解决的办法是:
(1)做到适时提竿。浮漂开始微动时不要提竿,要等鱼漂上浮或下沉之后,才是鱼儿吞食之时,这是提竿最为合适。
(2)如钓钩不适合,应及时换钩,调整结扎部位。钓钩用几次后,要有时打磨。好的钓钩应有粘感。
(3)将饵要合适,如蚯蚓一般在钩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长。面饵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鱼儿刚吃就落。
2、大鱼上钩如何起钓?
大鱼在水中力量大。很容易断线、脱钩,一般鱼在水中的力量大于其体重的2倍-3倍。钓大鱼方法如下,用手竿钓时:
(1) 手感到是大鱼后,首先双手握竿,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把竿竖成60度左右,或横向左右两侧,始终使竿保持弓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钓竿、竿尖的弹力。此时千万不能把竿倒向鱼逃的方向,如果把鱼竿放直,不是断线就是断钩。人也要双脚站稳,腰部尽量稳直(切不可弯下或蹲下),否则容易失误。如此稳住一段时间,再伺机遛鱼。
(2) 遛鱼的方法是顺着鱼游方向,自左向右引动鱼儿,使其消耗体力,直到鱼儿精疲力竭、身体侧倒再起鱼。
(3) 起鱼时如果鱼儿只有三五斤,可把鱼拉近岸边,将鱼头引出水面,让其吸空气、喝水,灌水后慢慢引到岸边,用抄网把鱼抄上岸。如果鱼很大,就不能灌水,鱼不动时便要引动,鱼动时顺其方向牵引,直到鱼肚朝天,再将其引向岸边起鱼。起大鱼一定要用助捞器或抄网、搭钩。也可顺势拉到滩上搁浅,然后用双手卡住腮部,鱼就跑不掉了。
3、鱼不咬钩怎么办?
鱼不咬钩的原因主要有:
(1) 所用饵料不适合。
(2) 钓位不当。
(3) 水的深浅、肥瘦、浑浊度、水温等项中有不宜鱼儿活动的情况。
(4) 钓场周围来往人群频繁,干扰大。
(5) 所设钓点多次被钓翁使用,鱼儿产生了适应性,老不咬钩。
遇到上述情况:
第一, 出片前要多准备几种饵料,到钓点后,每种饵料试用一下,大红每20分钟换一次,从中找出最合适的饵料,如所带的饵料都不行,还可就地取材,临时找一些,总之一定要找准适宜饵料才好。
第二, 在一个钓位上,若2小时均无鱼上钩,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调换钓位。但调换钓位不宜过于频繁。
第三, 认真分析水情(水的深浅是否适宜,水的肥瘦、浑浊度、水温等),根据水情准确确定钓位。
第四, 排除干扰。钓点周围尽量避免走动和声响。
第五, 在钓饵质量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或香味浓郁(包括酸、臭、香、甜)的饵料使鱼失去警惕。
4、肥水中垂钓如何使上钓率增高?
肥水体饵料生物多,缺氧,水的透明度低,鱼儿很难上钓。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把握以下要点:
(1) 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采用钓浮,不钓底。因为肥水水域的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一般应遵循钓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2) 选择雨天出征。因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
(3) 肥水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夏季更为突出,中午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骤冷、骤热的天气也会使上下层水温温差加大,上下层由于水温温差形成对流,使水体中溶氧增加,所以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钓早不钓晚,钓冷不钓热。一般上钓率的高峰是早晨3点-8点。
(4) 肥水水域垂钓应选择素饵,同时更应注意其加工质量,使味道更加浓郁,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
总之在肥水中垂钓,要遵循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5、鱼钩被障碍物挂住怎么办?
在自然水体中垂钓,常常会遇到鱼钩被障碍物挂住的现象,如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线断、竿折、钩毁、浮漂弃等正确的做法是:
(1) 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挂物的鱼钩变换位置,再轻轻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这样也许可排除挂物障碍。
(2) 可借助邻近农户的长竿,以帮助排除挂障。
(3) 也可先放松鱼线,轻拉、轻?,反复几次,鱼钩可能从障碍物上脱出。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可将鱼线和鱼漂绕在竿上,再使劲拉,这样就算线断、钩落,也还可以保住鱼竿和浮漂。
6、好钓翁应有哪些特点?
据有经验的钓友介绍,一个优秀的垂钓者,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到达钓场,通过分析各种情况后,应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钓位、钓点及钓法。切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2) 下钓后,如果老是无收获,而其他钓友不断上鱼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忌东一?头,西一棒子;切忌见异思迁。
(3) 一个钓翁每次出片最多使用两根竿,如果多了,分散注意力,反而上钓率不高。有经验的钓翁常说:垂钓切忌四处落钓。
(4) 垂钓时,应保持钓场周围安静,否则会惊走鱼儿,为此,垂钓时切忌高声喧闹,来回跑动。
(5) 鱼儿活动的规律是随天气、水温、水情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经常下钓的地方,其钓点更不宜固定不变,切忌死守一点,要经常更换钓点、钓位。
(6) 每次出征,最好邀约2个-3个伙伴,切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便临时有事,互相照应。
(7) 钓到大鱼后,应按书中介绍有关钓大鱼的方法起钓,切忌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断线跑鱼。
(8) 水域肥瘦各异、鱼种不一样,鱼儿的食性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情况施用不同饵料,切忌无的放矢。
(9) 钓点选定之后,不要经常移动,一般在一个钓点应坚持1小时-2小时,切忌频繁更换钓点。
7、手竿垂钓如何确定提竿时机?
钓翁一般都是根据浮漂的沉浮来判断鱼儿吃食、吞钩的情况,以确定是否提竿。鱼儿吞钩,浮漂一般有以下规律:
(1) 立漂反应
小送漂:浮漂在水面徐徐上升1厘米左右,然后停止不动,预示有鱼吞钩,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浮漂在水中急剧下沉,又慢慢从水面上升,直到整个浮漂横在水面,预示鱼儿已被钩住,应及时提竿。
拉漂:浮漂在水中急速下沉,此时,应及时提竿。
追漂:浮漂在水面上下不停地抖动,是小鱼啄食,但鱼儿并未上钩。此时不能提竿。
(2) 卧漂反应
小送漂:水下的浮漂升出水面一二粒后,又停住,此时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水下浮漂全部伸出水面,应及时提竿。
拉漂:卧在水面的几粒浮漂,急剧地沉入水中,应及时提竿。
逗漂:水下浮漂不停地上升或下沉,应及时提竿。
8、钓回的鱼如何存放?
(1) 在鱼嘴里滴几滴白酒,然后置于阴暗处,盖一层能透气的东西,这样即使在盛夏也能使鱼活两天。
(2) 用一个大点的盛水器装水,钓回的鱼可放在盛器内。其盛器大小,视鱼的数量和大小而定,以鱼能来回游动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鱼有浮头现象时就要注意换水。
(3) 用两小块浸湿的薄纸片贴在鱼的两眼上,可使活鱼离开水存活3小时-4小时。
9、冬天如何钓鲫鱼?
(1) 应选择晴好天气出钓,冬天鱼儿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也会到向阳水域里去游走。
(2) 诱饵香味一定要浓,因为冬天鱼儿处于半休眠状态食欲不佳,如果饵料香味不浓郁、不适口是不会咬钩的。
(3) 饵料一定要新鲜,如用蚯蚓一定要活的,鱼钩沉底后,蚯蚓来回摆动,才能引诱鱼儿咬钩。
(4) 冬天鱼儿吃食张嘴不大,所以冬天钓鲫鱼钩要小,线要细,一般用直径0.1毫米-0.2毫米的细线,提竿时也一定要轻,以免惊跑鱼儿。
10、为什么春钓也要避南风?
池塘一般是死水,四周有树木、农户、猪圈等,枯枝败叶飞落塘里,经过整个冬季,数月沤变水质过肥,吹南风时水温升高,水体中缺氧,鱼儿食欲不好;如东风拂水,加之毛毛细雨,水体中溶氧量增加,此时垂钓定有获胜。
11、如何选择窝子?
活水中障碍物附近、宽窄河道的交界处容易形成漩涡,如果在漩涡处打窝效果较好,因为:
(1) 漩涡处饵料旋转下沉到底,水中其他饵料也在此旋转降落,饵料丰富,鱼儿多。
(2) 静水中打窝,应在有水草的地方;因为水草丰盛的地方有天然饵料,鱼儿也便于躲藏。如果塘中无水草,则可扎几个草把子用砖石等重物系住抛入塘中,代替天然水草也比无草好。
(3) 若满河覆盖水草,则窝子应选在草缝中,或在水草丰厚的地方,开几个大洞,并经常撒些饵料也收效甚佳。
12、在什么地方撒窝才会提高上钓率?
撒窝应选在鱼儿相对较多的地方,钓翁常把鱼儿必经之地称为鱼道。浅水域中鱼道多在其较深的地方;深水域中鱼道多在其深浅连接处;水面宽的地方,鱼儿多在其较狭窄的部位;在平整的岸边,鱼儿又多在凹凸不平的部位;有湍急流水的地方鱼道在流速稍慢的一边。在鱼道撒窝,上钓率肯定较其他地方高。
13、在鱼道撒窝有什么好处?
鱼道就鱼儿的必经之道,有经验的钓翁多在鱼道上撒窝,因为:
(1) 鱼道上的鱼源多,无论上游、下游的鱼都经过这里,鱼源多,上钓率也就高一些。
(2) 鱼道是鱼儿必经之道,有时脱钩跑鱼会惊走鱼儿,但过不了多久,鱼儿又来了;影响是暂时的,如不在鱼道上惊走鱼儿,就大不一样了,脱钩将鱼儿惊走后,会很久无鱼来。
14、初学钓鱼应掌握哪些要点?
垂钓必须有的放矢,掌握鱼儿的活动规律,根据它们的生活规律出征下钓,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1)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出征的地方、钓位、钓具、垂钓方法等。
冬天:鱼儿处于冬眠状态,一般不进食,这个时期是不宜垂钓的。
春天:万物复苏,水中各种浮游生物慢慢生长起来,鱼儿开始由深水区转入浅水区域寻觅各种食物,并逐渐进入旺食阶段,这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夏天:天气炎热鱼儿很少进食,只有在阴凉天气,或背荫的地方或雨后、夜间才大量活动。
秋天:正是鱼儿准备越冬前的旺食期,鱼的皮下脂肪增厚,是最肥的时期,此时正是垂钓好时机。
(2) 初学者到一个水域后首先要根据水情确定该水体中是否有鱼?为此,一要看水面有无从水里泛出的圆形波纹;这是鱼儿游动、扰动水体而引起的。二要看水面有无逆风而行的微波。三要仔细查看水里有无鱼儿排泄的粪便。四要闻一闻水是否有腥味,如具备以上条件是可以垂钓的。
(3) 具备上述条件后,就要准确地选定钓位;选钓位时应仔细查看周围有无垂钓者的足迹和撒窝留下的痕迹,把钓位设在有痕迹的地方,比自己无根据的新设钓位收获量要大得多。因为初学者无经验。
(4) 一定要撒窝钓鱼,把鱼聚集拢来后再垂钓,是增加收获量的有效措施。
(5) 根据鱼儿在一天中的摄食规律,守时垂钓。要做到这点,就要调查研究,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15、在小溪垂钓应采用什么方法?
(1) 野外小溪溪底石头多,如采用底钓,溪底的乱石容易将鱼钓卡住;钓饵在乱石缝中也不易被鱼儿发现,所以去野外溪钓应用浮钓(但夜晚钓鲶鱼需用底钓)。
(2) 因为溪水是流动的,钓钩和浮漂会随水流而移动,为此需经常将钩提起,往上游抛。
(3) 溪中的鱼咬钩往往是碰两下就走了,所以必须待浮漂下沉时才能提竿。
(4) 溪水往往不是太深,如经常有人来垂钓,有可能鱼不咬钩,遇此情况应躲起来,候鱼上钩。
(5) 在溪流中迎流水的一面,鱼多一些,下钓应选这些地方。
造成跑鱼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提竿时机掌握不准。一般都是提竿过早,没有钩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鱼。提竿过迟,鱼儿吐钩也会跑针,但这种情况较少。
二是钓钩的大小不合适,钩太小,钓到大鱼扎不进去,钩不牢;钩尖不锐,倒刺角度偏小,钩不牢鱼体,也易跑鱼;也有拴钩的方法不对,口线的结不在钩柄的内侧。
三是饵料装得过嫩、或过长、过大。鱼儿碰到饵料不是一触即落,就是鱼未含牢就脱钩了。
解决的办法是:
(1)做到适时提竿。浮漂开始微动时不要提竿,要等鱼漂上浮或下沉之后,才是鱼儿吞食之时,这是提竿最为合适。
(2)如钓钩不适合,应及时换钩,调整结扎部位。钓钩用几次后,要有时打磨。好的钓钩应有粘感。
(3)将饵要合适,如蚯蚓一般在钩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长。面饵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鱼儿刚吃就落。
2、大鱼上钩如何起钓?
大鱼在水中力量大。很容易断线、脱钩,一般鱼在水中的力量大于其体重的2倍-3倍。钓大鱼方法如下,用手竿钓时:
(1) 手感到是大鱼后,首先双手握竿,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把竿竖成60度左右,或横向左右两侧,始终使竿保持弓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钓竿、竿尖的弹力。此时千万不能把竿倒向鱼逃的方向,如果把鱼竿放直,不是断线就是断钩。人也要双脚站稳,腰部尽量稳直(切不可弯下或蹲下),否则容易失误。如此稳住一段时间,再伺机遛鱼。
(2) 遛鱼的方法是顺着鱼游方向,自左向右引动鱼儿,使其消耗体力,直到鱼儿精疲力竭、身体侧倒再起鱼。
(3) 起鱼时如果鱼儿只有三五斤,可把鱼拉近岸边,将鱼头引出水面,让其吸空气、喝水,灌水后慢慢引到岸边,用抄网把鱼抄上岸。如果鱼很大,就不能灌水,鱼不动时便要引动,鱼动时顺其方向牵引,直到鱼肚朝天,再将其引向岸边起鱼。起大鱼一定要用助捞器或抄网、搭钩。也可顺势拉到滩上搁浅,然后用双手卡住腮部,鱼就跑不掉了。
3、鱼不咬钩怎么办?
鱼不咬钩的原因主要有:
(1) 所用饵料不适合。
(2) 钓位不当。
(3) 水的深浅、肥瘦、浑浊度、水温等项中有不宜鱼儿活动的情况。
(4) 钓场周围来往人群频繁,干扰大。
(5) 所设钓点多次被钓翁使用,鱼儿产生了适应性,老不咬钩。
遇到上述情况:
第一, 出片前要多准备几种饵料,到钓点后,每种饵料试用一下,大红每20分钟换一次,从中找出最合适的饵料,如所带的饵料都不行,还可就地取材,临时找一些,总之一定要找准适宜饵料才好。
第二, 在一个钓位上,若2小时均无鱼上钩,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调换钓位。但调换钓位不宜过于频繁。
第三, 认真分析水情(水的深浅是否适宜,水的肥瘦、浑浊度、水温等),根据水情准确确定钓位。
第四, 排除干扰。钓点周围尽量避免走动和声响。
第五, 在钓饵质量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或香味浓郁(包括酸、臭、香、甜)的饵料使鱼失去警惕。
4、肥水中垂钓如何使上钓率增高?
肥水体饵料生物多,缺氧,水的透明度低,鱼儿很难上钓。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把握以下要点:
(1) 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采用钓浮,不钓底。因为肥水水域的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一般应遵循钓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2) 选择雨天出征。因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
(3) 肥水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夏季更为突出,中午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骤冷、骤热的天气也会使上下层水温温差加大,上下层由于水温温差形成对流,使水体中溶氧增加,所以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钓早不钓晚,钓冷不钓热。一般上钓率的高峰是早晨3点-8点。
(4) 肥水水域垂钓应选择素饵,同时更应注意其加工质量,使味道更加浓郁,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
总之在肥水中垂钓,要遵循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5、鱼钩被障碍物挂住怎么办?
在自然水体中垂钓,常常会遇到鱼钩被障碍物挂住的现象,如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线断、竿折、钩毁、浮漂弃等正确的做法是:
(1) 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挂物的鱼钩变换位置,再轻轻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这样也许可排除挂物障碍。
(2) 可借助邻近农户的长竿,以帮助排除挂障。
(3) 也可先放松鱼线,轻拉、轻?,反复几次,鱼钩可能从障碍物上脱出。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可将鱼线和鱼漂绕在竿上,再使劲拉,这样就算线断、钩落,也还可以保住鱼竿和浮漂。
6、好钓翁应有哪些特点?
据有经验的钓友介绍,一个优秀的垂钓者,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到达钓场,通过分析各种情况后,应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钓位、钓点及钓法。切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2) 下钓后,如果老是无收获,而其他钓友不断上鱼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忌东一?头,西一棒子;切忌见异思迁。
(3) 一个钓翁每次出片最多使用两根竿,如果多了,分散注意力,反而上钓率不高。有经验的钓翁常说:垂钓切忌四处落钓。
(4) 垂钓时,应保持钓场周围安静,否则会惊走鱼儿,为此,垂钓时切忌高声喧闹,来回跑动。
(5) 鱼儿活动的规律是随天气、水温、水情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经常下钓的地方,其钓点更不宜固定不变,切忌死守一点,要经常更换钓点、钓位。
(6) 每次出征,最好邀约2个-3个伙伴,切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便临时有事,互相照应。
(7) 钓到大鱼后,应按书中介绍有关钓大鱼的方法起钓,切忌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断线跑鱼。
(8) 水域肥瘦各异、鱼种不一样,鱼儿的食性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情况施用不同饵料,切忌无的放矢。
(9) 钓点选定之后,不要经常移动,一般在一个钓点应坚持1小时-2小时,切忌频繁更换钓点。
7、手竿垂钓如何确定提竿时机?
钓翁一般都是根据浮漂的沉浮来判断鱼儿吃食、吞钩的情况,以确定是否提竿。鱼儿吞钩,浮漂一般有以下规律:
(1) 立漂反应
小送漂:浮漂在水面徐徐上升1厘米左右,然后停止不动,预示有鱼吞钩,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浮漂在水中急剧下沉,又慢慢从水面上升,直到整个浮漂横在水面,预示鱼儿已被钩住,应及时提竿。
拉漂:浮漂在水中急速下沉,此时,应及时提竿。
追漂:浮漂在水面上下不停地抖动,是小鱼啄食,但鱼儿并未上钩。此时不能提竿。
(2) 卧漂反应
小送漂:水下的浮漂升出水面一二粒后,又停住,此时应及时提竿。
大送漂:水下浮漂全部伸出水面,应及时提竿。
拉漂:卧在水面的几粒浮漂,急剧地沉入水中,应及时提竿。
逗漂:水下浮漂不停地上升或下沉,应及时提竿。
8、钓回的鱼如何存放?
(1) 在鱼嘴里滴几滴白酒,然后置于阴暗处,盖一层能透气的东西,这样即使在盛夏也能使鱼活两天。
(2) 用一个大点的盛水器装水,钓回的鱼可放在盛器内。其盛器大小,视鱼的数量和大小而定,以鱼能来回游动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鱼有浮头现象时就要注意换水。
(3) 用两小块浸湿的薄纸片贴在鱼的两眼上,可使活鱼离开水存活3小时-4小时。
9、冬天如何钓鲫鱼?
(1) 应选择晴好天气出钓,冬天鱼儿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也会到向阳水域里去游走。
(2) 诱饵香味一定要浓,因为冬天鱼儿处于半休眠状态食欲不佳,如果饵料香味不浓郁、不适口是不会咬钩的。
(3) 饵料一定要新鲜,如用蚯蚓一定要活的,鱼钩沉底后,蚯蚓来回摆动,才能引诱鱼儿咬钩。
(4) 冬天鱼儿吃食张嘴不大,所以冬天钓鲫鱼钩要小,线要细,一般用直径0.1毫米-0.2毫米的细线,提竿时也一定要轻,以免惊跑鱼儿。
10、为什么春钓也要避南风?
池塘一般是死水,四周有树木、农户、猪圈等,枯枝败叶飞落塘里,经过整个冬季,数月沤变水质过肥,吹南风时水温升高,水体中缺氧,鱼儿食欲不好;如东风拂水,加之毛毛细雨,水体中溶氧量增加,此时垂钓定有获胜。
11、如何选择窝子?
活水中障碍物附近、宽窄河道的交界处容易形成漩涡,如果在漩涡处打窝效果较好,因为:
(1) 漩涡处饵料旋转下沉到底,水中其他饵料也在此旋转降落,饵料丰富,鱼儿多。
(2) 静水中打窝,应在有水草的地方;因为水草丰盛的地方有天然饵料,鱼儿也便于躲藏。如果塘中无水草,则可扎几个草把子用砖石等重物系住抛入塘中,代替天然水草也比无草好。
(3) 若满河覆盖水草,则窝子应选在草缝中,或在水草丰厚的地方,开几个大洞,并经常撒些饵料也收效甚佳。
12、在什么地方撒窝才会提高上钓率?
撒窝应选在鱼儿相对较多的地方,钓翁常把鱼儿必经之地称为鱼道。浅水域中鱼道多在其较深的地方;深水域中鱼道多在其深浅连接处;水面宽的地方,鱼儿多在其较狭窄的部位;在平整的岸边,鱼儿又多在凹凸不平的部位;有湍急流水的地方鱼道在流速稍慢的一边。在鱼道撒窝,上钓率肯定较其他地方高。
13、在鱼道撒窝有什么好处?
鱼道就鱼儿的必经之道,有经验的钓翁多在鱼道上撒窝,因为:
(1) 鱼道上的鱼源多,无论上游、下游的鱼都经过这里,鱼源多,上钓率也就高一些。
(2) 鱼道是鱼儿必经之道,有时脱钩跑鱼会惊走鱼儿,但过不了多久,鱼儿又来了;影响是暂时的,如不在鱼道上惊走鱼儿,就大不一样了,脱钩将鱼儿惊走后,会很久无鱼来。
14、初学钓鱼应掌握哪些要点?
垂钓必须有的放矢,掌握鱼儿的活动规律,根据它们的生活规律出征下钓,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1)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出征的地方、钓位、钓具、垂钓方法等。
冬天:鱼儿处于冬眠状态,一般不进食,这个时期是不宜垂钓的。
春天:万物复苏,水中各种浮游生物慢慢生长起来,鱼儿开始由深水区转入浅水区域寻觅各种食物,并逐渐进入旺食阶段,这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夏天:天气炎热鱼儿很少进食,只有在阴凉天气,或背荫的地方或雨后、夜间才大量活动。
秋天:正是鱼儿准备越冬前的旺食期,鱼的皮下脂肪增厚,是最肥的时期,此时正是垂钓好时机。
(2) 初学者到一个水域后首先要根据水情确定该水体中是否有鱼?为此,一要看水面有无从水里泛出的圆形波纹;这是鱼儿游动、扰动水体而引起的。二要看水面有无逆风而行的微波。三要仔细查看水里有无鱼儿排泄的粪便。四要闻一闻水是否有腥味,如具备以上条件是可以垂钓的。
(3) 具备上述条件后,就要准确地选定钓位;选钓位时应仔细查看周围有无垂钓者的足迹和撒窝留下的痕迹,把钓位设在有痕迹的地方,比自己无根据的新设钓位收获量要大得多。因为初学者无经验。
(4) 一定要撒窝钓鱼,把鱼聚集拢来后再垂钓,是增加收获量的有效措施。
(5) 根据鱼儿在一天中的摄食规律,守时垂钓。要做到这点,就要调查研究,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15、在小溪垂钓应采用什么方法?
(1) 野外小溪溪底石头多,如采用底钓,溪底的乱石容易将鱼钓卡住;钓饵在乱石缝中也不易被鱼儿发现,所以去野外溪钓应用浮钓(但夜晚钓鲶鱼需用底钓)。
(2) 因为溪水是流动的,钓钩和浮漂会随水流而移动,为此需经常将钩提起,往上游抛。
(3) 溪中的鱼咬钩往往是碰两下就走了,所以必须待浮漂下沉时才能提竿。
(4) 溪水往往不是太深,如经常有人来垂钓,有可能鱼不咬钩,遇此情况应躲起来,候鱼上钩。
(5) 在溪流中迎流水的一面,鱼多一些,下钓应选这些地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