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友人失联了,就只有她的生活照,能找着她吗?
2个回答
2017-06-20
展开全部
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赏析】: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他对蜀汉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相 思王维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注解】: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采摘.【韵译】: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评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爱唱的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末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关合相思之情,有双关的妙用.“此物最相思”就象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这是补充解释何以“愿君多采撷”的理由.而读者从话中可以体味到更多的东西.诗人真正不能忘怀的,不言自明.一个“最”的高级副词,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中的含蕴.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是毫不奇怪的.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何满子》,是唐诗里非常著名的断肠之作.读此诗是我第一次听到何满子其人,当时还以为是仅仅是曲牌名呢.这么哀怨,何满子究竟为何人呢,能让人感叹至此! 白乐天有诗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说她是沧州的者,因事获罪,临死前写曲,献给皇帝以求免罪,结果仍是死路一条.这个结局惨了点,白居易同志的好友的记载要比这个好一些.在他的记载中何满子,因艺超,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保得一命.元稹与白居易为好友,可是对此事的记载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也算是一件怪事了. 何满子从此开始成为哀伤的代名词,使她成为提成来能使人断肠却是自唐武帝时孟才人的典故. 传这位以灭佛闻名的皇帝有一位极得宠的孟才人.此女,因为擅长笙而受到了唐武帝的宠幸.武帝病重的时候看着她说:“我就要死了,你有什么打算呢?”这种问话出现在此时此刻,基本上就明着说:我死了,你是不是也打算跟我一起去啊?这可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他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死.这时选择死,还能落一个风光大葬,如果说:你老死你的吧,我还要好好活着呢.那就是立刻赐死,还可能获罪家人.所以孟才人指着装笙的锦囊说:“就让我用它来自缢吧.”据说武帝听了这话很哀伤(鬼才信呢,他老大就是在等这句话呢).孟才人说:“让我来为皇上演唱一曲,以排解您的忧思.”于是她唱了一曲《何满子》,曲毕人就气绝倒下.太医检查过说:“她的脉搏尚有余温,但是肝肠已经断碎了.” 这才是何满子成为断肠诗的开始.试想要何等的哀伤能让一个人活活的肠断而亡.其实就算武帝不让孟才人死,等待她的命运只怕也就是在冷宫中寂寞的等死.那种孤寂和折磨只怕比立刻就死了还要痛苦十倍百倍.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头宫女的痛苦可能不比孟才人少啊! 据说写“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诗的作者因此诗得罪了元稹),结果仕途不顺,只怕他也会: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