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艺术家笔下的曹操可信吗 5

从历史角度看艺术家笔下的曹操可信吗... 从历史角度看艺术家笔下的曹操可信吗 展开
 我来答
zgrbkr
高能答主

2017-06-06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7943万
展开全部
  我写过几本三国人物传记,对曹操、刘备、孙权及诸葛亮等各有褒贬。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甚至有人称我为曹操“铁丝”。其实,我对自己的著作有很多不满意,需要做深入地研究和修改。但基本的思路,自认为是能够成立。
  曹操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但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的人物。对于他的功业及为人,意见分歧之大,可谓世所罕有。所有论曹之说,皆属一家之言,不必强求统一。
  我对曹操的基本看法,反映在我写的《曹操传》(200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曹操评传》(200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两书中。这里,我将书中涉及到对曹操的基本评价略作概述。
  对于汉朝来说,曹操是功臣还是奸贼,一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曹操认为如果没有他,“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而,站在敌国的角度,就不是这样看问题了。他们骂曹操的为人,揭露他有待机篡汉的野心。袁绍让陈琳起草的《讨曹操檄文》连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称他是“赘阉遗丑”、“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殄国虐民,毒流人鬼”。周瑜骂他“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刘备则称他“窃执天衡”、“剥乱天下,残毁民物”。敌国之言,意在煽动,每每言不副实,因而不能完全据以评价曹操。况且对一个朝代或君主的忠或不忠,不是评判历史人物的科学标准。
  历史记载,曹操死后,在他的统治区域以内,曾有过一度捧曹操热潮。曹植在《武帝诔・序》中说到曹操丧葬时的情景,“华夏饮泪,黎庶含悲。神翳功显,身沉名飞”。可见,确曾举国同悲过一阵子。
  魏亡不久,情况便有所不同。曹操的形象不再那么神圣,一些论曹操及三国的书,不仅谈曹操的事功,而且也言曹操的过失及其为人。晋人的著作开始披露曹操诸多酷虐变诈,为人诡谲、忌刻的事实。所以,从晋开始,曹操的形象便再高大。就史家而言,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是比较高。他在《三国志?武帝纪》的总评语里高誉曹操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不过,陈寿对于曹操的为人也不是全都肯定,书中对其嗜杀、多疑和谲诈本性常有非难之意。另外还有一些高度评价曹操的晋代著作,诸如王沈《魏书》、司马彪《续汉书》等,其中王沈《魏书》可为代表作,影响亦最大。这些书籍大都是魏晋时人所作,因而也大都尊曹魏为正统,称曹操为太祖。但对曹操的态度,却有显著不同。王沈《魏书》等竭力维护曹操,孙盛《异同杂语》和吴人《曹瞒传》等则在讲述曹操事功的同时,不时披露曹操酷虐变诈的一面。
  首开曹操“篡逆”之说者当为习凿齿。东晋治史专家习凿齿有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三国时以蜀为正;第二,在继统关系上,他试图把魏抹去,由晋直接承汉,说“皇晋宜越魏继汉”。
  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以及唐宋以后,人们对曹操的评价,甚受孙盛、习凿齿等人的影响。但必须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曹操为人谲诈的一面虽然常为人非,但其政治手段却常为人效。历史表明,南北朝常有帝王逼禅的事,而这些逼禅的帝王很喜欢用曹操三让而后受之的程式。他们的辞让表,在形式上也全效曹操。
  唐人对曹操的评价,总体来说褒贬不一。不少人推崇曹操。如杜牧很看重曹操的军事才能;杜佑作《通典》重视客观纪事,不没曹操事功;杜甫称曹操为“英雄”。但唐人评操,砝码是不断向贬的一头倾斜的。其中最有影响的评价出于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笔下。唐太宗说曹操“有无君之迹”。一句话,把曹操钉在了“奸臣”的耻辱柱上。李世民的这篇祭文无形中为唐人评操定了调子。我们看到,唐人善为诗,但言操者少,颂操者更少,偶见几首,大都深寓讥讽之意。史家刘知几,不否定曹操的诸多事功,但说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
  北宋时,曹操的奸雄形象已经定型,而且已深入民心。苏轼写过《魏武帝论》、《孔北海赞》等文,给曹操的评价很低,甚至鄙之为“鬼蜮之雄”。
  赵宋南渡,形同孙、刘偏居一隅。形势所使,南宋人极度仇视曹操。其中如朱熹、陆游等更是视曹操若寇仇。朱熹不像《三国志》、《资治通鉴》那样相对客观,而是更加突显贬损之义,径称曹操为“篡盗”。
  据学者们考证,叙说三国故事的话本在宋元时代已经就有。罗贯中《三国演义》就是参照史籍、采摘传说、平话、杂剧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潮流。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杰出的文艺作品之一。经过艺术加工过的曹操已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曹操。它更突出了曹操诡谲奸诈、残忍少信及其无君之心的一面,这种差距是应该允许的,因为它是文艺作品,是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书。
  在明清学人著作中的曹操,依然是个两面形象的人物。但弘历一句话,把曹操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准备收选北宋著名古文家穆修写的《亳州魏武帝帐庙记》。乾隆看到这篇碑记时,不禁大怒,认为穆修“奖篡助逆”,“大乖于名教”。乾隆称操为“篡”为“逆”,视操为巨奸大憝,遂成官方定评,从而成为一条无形的政治戒律,大大影响着清代后期学术,人少敢言曹操之优者。
  清室祚尽,共和始兴。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然曹操的奸雄形象却在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因此有所变化,而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戏剧事业的繁荣,而更加妇孺皆知了。一说曹操,人们自然就同奸诈联系起来。“曹操”的词意不再仅仅是人名,而且赋予了奸诈、残忍等特定的含义。此种情形,自然也就引起一些著名学者的重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同钱玄同讨论《三国演义》,他说:“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章太炎是近代第一个试图为曹操“翻案”的人物。他有《魏武帝颂》一文,高赞曹操的武功,称誉曹操礼贤下士、俭朴倡廉,肯定曹操重视农桑及其恤民政策。章太炎还说曹操“虽谲而近正”。这实际是为曹操的诡谲之行辩护,从而全面肯定了曹操。
  章太炎全面肯定曹操,没有得到学界和庶民百姓的认同。因为这也不符合历史的事实。而鲁迅在给曹操以肯定评价时,留下了余地,所以甚得人们心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并不全面肯定曹操,特别是对其动辄杀人,也给予了批判。
  20世纪50年代末,郭沫若先后发表了《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替曹操翻案》等文,一改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试图重塑曹操形象。郭沫若认为,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应该高度评价,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
  终究如何评价曹操呢?我的基本定性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的人物。
  东汉末年动荡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曹操,为曹操和一大批人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他是汉末军阀混战的参与者,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他,而在于社会制度本身,在于外戚与宦官斗争的结果和董卓专权。因此,与其说他是军阀混战的参与者,毋宁说他是试图结束军阀混战的有功人。他不辞鞍马,驰骋疆场,摧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使北方社会获得了几十年的相对安定,民人得以安居,经济得到一定恢复,民族关系也有了很大缓和。
  曹操是一个世所公认的军事家。他自幼“博览群书,特好兵法”;他鞍马劳顿,倥偬一生,御军三十余年。诸家兵法理论帮助他认识战争规律,得知了战略战术之要,从而游刃于战乱之机;战争的实践,加深了他对历代兵家,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兵法理论。

  曹操是一位集权主义者。他说过:“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不慕虚名”,自始至终都是他为政的指导思想。他主张以军济政,能在不断加强、发展军事势力的同时而不断发展、加强自己的政治权力;他为了集权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政府机构设置,以便把心腹要员安置在重要位置上,进而架空天子;他在政治体制方面,主张废三公而恢复丞相制度。三公制、丞相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历史上反反复复,时而设三公罢丞相,时而废三公复置丞相。形式各异,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权人物的集权需要。所以,曹操掌政废三公而复丞相,曹丕为帝罢丞相而再置三公。曹操设天子旌旗而不为天子,是典型的不慕虚名而重实权思想的体现。
  曹操以“治定礼为首,拨乱刑为先”作为治理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一种霸道与王道杂陈的思想。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稳定当时的社会起了重要作用,更在于此前还没有人表述得这样明确过,所以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曹操不信天命之事,并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种生动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曹操认为,“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强兵”自不待言。他说他初起义兵“本志有限”,“不欲多之”。这不代表他的本质思想,而是一定条件下的权宜之思。事实证明,他不仅重视军队的数量,而且也很重视军队的素质,强调练兵,发过不少很有针对性的练兵和有关军纪的教令。东汉末年残破的社会经济情况,迫使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不能不重视“吃饭”问题。曹操更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统治区域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试图抑制兼并,“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是他的重要经济思想之一;他在河北推行的按亩计租、按户收绢绵的政策,实开租调制之先;他在广泛的地区内“行屯田以资军食”,虽然不是他独有的经济思想,但他推崇先代的主张,试图取“先代之良式”以为用,亦当是一种重视经济的思想体现。当然,相对来说,由于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军事和巩固权力上,经济思想方面的建树不算丰富。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很有成绩的文学家。他继承了乐府的传统,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焕发了四言诗的新生,开一代诗风。曹操是建安文人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古直悲凉”(钟嵘语)的文学风格影响着“建安七子”。所谓“建安风骨”首先是曹操的风骨。
  曹操的诸多言论和行动,都受儒家的思想影响,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崇尚仁义礼让,主张以先王之道办教育,并以儒家的学说勾画自己的理想蓝图。他不拘一格用人思想包含着将德才兼备的“贤人君子”作为人才的最高标准的意愿。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重法尚法的一面。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曹操做事善谋,为人谲诈。多疑、嗜杀的性格,常为历史所非。他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做人信条,应该给予否定。他的两重性的矛盾性格,表现突出,既嗜杀,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杀人,又时而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不念旧恶”(陈寿语),甚至对杀了自己儿子的人如张绣也可以用;但又睚眦必报,不管功劳多大,才能多高,既不我用,即予除之。他甚至把人杀了,还嘘唏流涕,表现出心有不忍。他把人家的儿子杀了,还写信并送去礼物表示慰问。他能够借别人的人头以缓解军士对自己克扣军粮的不满。他竟设下圈套,杀死亲近的身边人,以证明“人欲危己,己辄心动”的诡言。诸此种种,常人殊难理解,但这正是封建时代诸多政治家、术之所在,只不过是他表现得更加典型而已。所以对他的谲诈之行,也要区别情况,作历史的分析:有的出于大局的考虑,有的则为性之所使,有的则兼而有之。
  曹操为什么最终没有做皇帝呢?我归结为四点,略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世受皇恩”的家世影响是其一;其二,在曹操的思想中存在着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是他早年形成的有关“废立”问题的一种基本看法,所以条件不具备时,他不会轻易走出这一步。但是,上述两条都不宜视为根本原因。因为,封公建国后不久,曹操的思想急速变化,报汉的话不再讲了,而且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开始了篡汉的准备。所以最后影响他行动日程的应当是:其三,曹操拥汉扶汉而不篡汉的话说得太多了,实在是不便自食其言。如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领兖州牧表》算起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上书谢策命魏公》,讲了近二十年;直到建安十九年“位在诸侯王之上”以后,才不再说了。此类说词是他一定时期的思想反映,并曾在政治上起过稳定人心的作用,但却束缚了其后来的行动;其四,最根本的是他始终不愿把自己同刘备、孙权摆在同等地位上。如果遽为天子,客观上无异于承认了刘备、孙权割据政权的合法性,无异于把自己降到了一地方政权的位置上。所以当孙权上书“称说天命”时,他便不无诙谐地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当然,这一点的作用,实际也在削弱。他在最后的岁月里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又在洛阳构筑建始殿,实际就是准备篡汉的明确表态和行动。我认为,如果他能多活几年的话,他会自己完成这件事。他死了,其子曹丕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所以加快了步伐,仅用几个月的工夫就把汉献帝赶下了台。
  以上就是我对待曹操的基本态度和评价。总的倾向可以概括为:肯定其事功和诸多有影响的思想,有区别的对待其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至于置评是否得当,只有虚待方家之言了。(作者为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