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看古文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造饮辄尽(造)-----
(2)衔觞赋诗(觞)-----
2、用现代文解释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些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展开
 我来答
夏意未满
2010-07-30 · TA获得超过1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
造饮辄尽(造)-----往,到
衔觞赋诗(觞)-----古代酒器,酒杯

2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原意为不过分地在字句上下工夫,追求心领神会,是褒义词,现在的理解是发生了转变。并且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是在读书时只体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

你可以参考一下网址
http://www.ruiwen.com/st/html_doc/60214.htm
拈笑荼靡
2010-07-30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1)造,往、到。
(2)觞,酒杯。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世俗的格格不入、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的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宁静,开朗乐观,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之类的】)精神。

4.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行云流水风清扬
2010-07-30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9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14万
展开全部
1.(1)造:往、到,到……去(2)觞:酒杯
2.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3.闲静少言,率真自然,好读书、饮酒、著文章的隐士形象
不慕名利,耿直率真,开朗乐观,安贫乐道
4.“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求领会文章要旨,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不是每一本书都能读得会意的;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不死啃书本字句钻牛角尖,而是着重领悟文中原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