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大众文学还是纯文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记不得在哪里看到过对文学的这样一种划分:文学分两种,大众文学和纯文学。前者靠情节取胜,后者靠韵味取胜。这种划分若是放在红楼梦,应当属于前者还是后者?
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买的是岳麓出版社的通行本,便宜而且由于纸张薄所以书本不显厚。之所以买来这本书阅读,一方面是有位要好的同学手上也有这本书,而且貌似看得爱不释手。另一方面,用现在的词来说,想充当一下高大上。结果,硬是看不下去,书中那么多人物,看得眼花缭乱的,分不清谁是谁。而且,那时候只看到文字最表层的意思,反而看不明白,用脂批的话来说:切勿做正笔看,被作者瞒过。印象最深的是前几回中描写宝玉的那首《西江月》: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当时就做正笔看,这宝玉好歹是主角,怎么这么窝囊。当时很多地方看不懂,还去请教过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学,他让我先把书前面的序言看一遍。虽然那个版本的书,无论从装帧还是从较订来看,都很一般,但是前面的序确实做的不错,其中引用的鲁迅对宝玉的一句评论犹记得:昵而敬之,爱博而心劳。这样句评论,用在宝玉身上,也是绝了。之后虽然勉强把百二十回都嚼完了,但是却味同嚼蜡,不知所云。
这样,这本书一直耽搁到大四。由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当时也看了些文学书籍,可以说文学素养也提高了一些吧。加之还在图书馆看了些红楼人物评论的书籍,更引发了我重读红楼梦的兴趣。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工作都定了下来,心里很是舒畅。寒假回家后,又重新找出来了高中买的那本红楼梦,一旦阅读起来,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对,就是爱不释手,没有哪个词比这个成语形容那时的感受更恰当的了。当家人一起围坐在火炉旁看电视的时候,我却沉醉在书中的那个世界里。家人都去睡觉了,我扔毫无睡意,等妈妈几次催我之后,我才舍得放下书本。这种感受,一点也没夸张。
上面这次完美的阅读体验之后,寒假过后又回到了学校,当时最大的任务就是做毕业论文,闲暇时间更多了起来。我又去图书馆找了一些红学评论书籍来看。记得,我当时是喜欢袭人和宝钗这类型的人物的,贤惠端庄中规中矩,真的就应了书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句经典。相反,对黛玉晴雯这类性格的女孩,觉得太尖刺了,动不动就发飙。看过一些红楼人物评论之后,袭人宝钗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反倒是黛玉晴雯变得可敬起来。后来慢慢了解到,自红书问世以来,钗黛之争原本就不断,甚而是为了争论这个话题几挥老拳的事也时有发生,光是从这点看,曹公的笔法,真是神乎其神!
到现在为止,毕业已经四年多了,我身边就没断过红楼书籍,考证索引脂评之类的也读过一些,越看越觉得红楼深似海、奥妙无穷。而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情绪,总觉得书本的不完整是一种极大的缺憾,也怪不得张爱玲补全的人生三大恨事:三恨红楼梦未完。
“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在我,能给上这样一种评论的书籍,只有两本,另一本是《挪威的森林》(上面这段评论也是《挪威的森林》中的原文,借来一用)。
最后,任何一个喜爱红楼梦的读者,都一定会站好钗黛立场(两者都喜爱怕是很难做到)。而我,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我是站在黛玉这边的(不知道有没有唐突宝钗),至于原因,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概括就是:人和人的情感胜过一切外在的东西,在这个只注重私利,只关注血缘的冷漠社会,一定要在人和人之间寻找这样种情感:我一心一意为你,你一心一意为我,没有利益没有算计。
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买的是岳麓出版社的通行本,便宜而且由于纸张薄所以书本不显厚。之所以买来这本书阅读,一方面是有位要好的同学手上也有这本书,而且貌似看得爱不释手。另一方面,用现在的词来说,想充当一下高大上。结果,硬是看不下去,书中那么多人物,看得眼花缭乱的,分不清谁是谁。而且,那时候只看到文字最表层的意思,反而看不明白,用脂批的话来说:切勿做正笔看,被作者瞒过。印象最深的是前几回中描写宝玉的那首《西江月》: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当时就做正笔看,这宝玉好歹是主角,怎么这么窝囊。当时很多地方看不懂,还去请教过前面提到的那位同学,他让我先把书前面的序言看一遍。虽然那个版本的书,无论从装帧还是从较订来看,都很一般,但是前面的序确实做的不错,其中引用的鲁迅对宝玉的一句评论犹记得:昵而敬之,爱博而心劳。这样句评论,用在宝玉身上,也是绝了。之后虽然勉强把百二十回都嚼完了,但是却味同嚼蜡,不知所云。
这样,这本书一直耽搁到大四。由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当时也看了些文学书籍,可以说文学素养也提高了一些吧。加之还在图书馆看了些红楼人物评论的书籍,更引发了我重读红楼梦的兴趣。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工作都定了下来,心里很是舒畅。寒假回家后,又重新找出来了高中买的那本红楼梦,一旦阅读起来,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对,就是爱不释手,没有哪个词比这个成语形容那时的感受更恰当的了。当家人一起围坐在火炉旁看电视的时候,我却沉醉在书中的那个世界里。家人都去睡觉了,我扔毫无睡意,等妈妈几次催我之后,我才舍得放下书本。这种感受,一点也没夸张。
上面这次完美的阅读体验之后,寒假过后又回到了学校,当时最大的任务就是做毕业论文,闲暇时间更多了起来。我又去图书馆找了一些红学评论书籍来看。记得,我当时是喜欢袭人和宝钗这类型的人物的,贤惠端庄中规中矩,真的就应了书中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句经典。相反,对黛玉晴雯这类性格的女孩,觉得太尖刺了,动不动就发飙。看过一些红楼人物评论之后,袭人宝钗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反倒是黛玉晴雯变得可敬起来。后来慢慢了解到,自红书问世以来,钗黛之争原本就不断,甚而是为了争论这个话题几挥老拳的事也时有发生,光是从这点看,曹公的笔法,真是神乎其神!
到现在为止,毕业已经四年多了,我身边就没断过红楼书籍,考证索引脂评之类的也读过一些,越看越觉得红楼深似海、奥妙无穷。而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情绪,总觉得书本的不完整是一种极大的缺憾,也怪不得张爱玲补全的人生三大恨事:三恨红楼梦未完。
“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在我,能给上这样一种评论的书籍,只有两本,另一本是《挪威的森林》(上面这段评论也是《挪威的森林》中的原文,借来一用)。
最后,任何一个喜爱红楼梦的读者,都一定会站好钗黛立场(两者都喜爱怕是很难做到)。而我,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我是站在黛玉这边的(不知道有没有唐突宝钗),至于原因,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概括就是:人和人的情感胜过一切外在的东西,在这个只注重私利,只关注血缘的冷漠社会,一定要在人和人之间寻找这样种情感:我一心一意为你,你一心一意为我,没有利益没有算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