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选取准噶尔盆地腹部的8口关键井进行了单井层序地层分析,它们分别是中3区块的Y1井、中4区块的D1井与D2井、中2区块的C1井,以及中1区块的Z1井、Z3井、Sh1井、Zh1井(图3-19至图3-25)。根据8口关键井的统计,单个层序厚度一般为130.1~369.8m,平均210.8m;单个低位体系域的厚度一般为49.7~162.5m,平均104.8m;单个高位体系域的厚度为44.2~145.7m,平均76.6m;单个湖进体系域的厚度为21.7~69.4m,平均44.3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7.2m,一般为12.3~40.1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2.7m,一般为8.1~19.8m。所有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因剥蚀而缺失HST、TST除外。下面以Y1井和D2井为重点分别阐述。
(1)Y1井层序地层特征
Y1井J1s-J2x沉积时期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图3-19),其中4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但SQ8受剥蚀缺失HST和少量的TST。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5个初始湖泛面和5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15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28个、准层序57个。单个层序的厚度64.5~147.9m,平均109.4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1.0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0.3m。每个层序的体系域、沉积体系、沉积相单元的构成特征如下。
SQ1—SQ3层序:未被钻井揭露。
SQ4层序:大致相当于J1s3段,地震标定为中—弱相轴。层序底界面岩性、岩相转换面,一大套粗碎屑沉积直接覆盖在半深湖背景泥岩沉积之上,此处也是测井漏斗型曲线的底部,系典型层序地层界面。该层序三分结构完整,由LST、TST和HST构成,以LST为主。其中,LST为深水斜坡扇的细砂、粉砂与泥组成的进积序列的沉积,包括3个进积型准层序组与6个向上变粗变浅的准层序。TST厚度较小,由2个退积型准层序组与4个准层序构成,具退积序列沉积特征,主要为沉积半深湖的泥夹粉砂。HST由1个进积准层序组、1个加积准层序组和4个准层序组成,与TST一样也是一套半深湖泥沉积。总体来说,当时Y1井区处于斜坡背景;低水位时湖岸线靠近Y1井,物源比较充足而形成低水位斜坡扇砂;TST与HST时的湖岸线向陆迁移,远离Y1井区而使该区沉积富泥的细粒物质。
图3-19 Y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SQ5层序:大致相当于J1s3段的顶部及
SQ6层序:相当于
SQ7层序:大致相当于J2x下部煤系地层,地震标定在“双轨”之下。层序底界面在岩相、沉积环境及测井曲线类型方面均表现出突变。其中,LST由2个进积准层序组与4个准层序组成,系辫状三角洲中砂、细砂与粉砂夹泥沉积,构成进积序列。TST包括1个退积准层序组与3个准层序,为一套退积式沉积序列的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与席状砂沉积。HST包含1个进积准层序组、1个加积准层序组与4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堆积辫状三角洲平原沼泽煤与泥砂。该层序主要为沼泽煤与粗碎屑沉积,可能表明当时的上斜坡背景随着变老的SQ1—SQ6层序的泥砂淤积而变平,当湖岸线再次快速下降到此处时,变成了一片平缓而宽阔的沼泽地,并且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与沼泽煤沉积。
SQ8层序:相当于J2x上部煤系地层,地震标定在强相轴上,对应
比SQ8层序更年轻的为白垩纪层序,此处从略。
(2)Y2井层序地层特征
Y2与Y6井单井层序地层分析表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下白垩统清水河组(K1q)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它们分别命名为 K1qSQ1、K1qSQ2、J2xSQ1、J2xSQ2(图3-20,图3-28)。识别出5条层序界面。每一个三级层序均具完整的三分结构,它们发育在地形坡折带或缓坡带之下,以低水位斜坡扇、下切谷河口湾沉积及低水位进积楔的三角洲沉积为特色。下面以Y2井为例来阐述其层序特征(图3-28)。
K1qSQ1层序:低位体系域(LST)主要形成低位进积楔,由曲流河三角洲砂构成;湖进体系域(TST)由水体变深的滨浅湖泥夹粉砂沉积构成;高位体系域(HST)以滨浅湖砂坝砂与泥为特征。
K1qSQ2层序:LST为下切谷河口湾的河道与砂坪砂;TST为水进的细粒沉积,HST由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的粉砂与泥构成。
J2xSQ1层序:相当于J2x上部煤系地层,地震标定在强相轴上,对应
图3-20 Y6井层序地层
J2xSQ2层序:大致相当于J2x下部煤系地层,地震标定在“双轨”之下。层序底界面在岩相、沉积环境及测井曲线类型方面均表现出突变。其中,LST由2个进积准层序组与4个准层序组成,系辫状三角洲中砂、细砂与粉砂夹泥沉积,构成进积序列。TST包括1个退积准层序组与3个准层序,为一套退积式沉积序列的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与席状砂沉积。HST包含1个进积准层序组、1个加积准层序组与4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堆积辫状三角洲平原沼泽煤与泥砂。该层序主要为沼泽煤与粗碎屑沉积,可能表明当时的上斜坡背景随着变老的
J1s1—
(3)D2井层序地层特征
D2井J1b2-J2t沉积时期可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图3-21),其中9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但SQ10层序可能受剥蚀而缺失少量HST。识别出10个层序界面、9个初始湖泛面和9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27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62个、准层序148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130.4~314.7m,平均209.3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30.4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3.0m。每个层序的体系域、沉积体系、沉积相单元的构成特征如下。
SQ1层序:未被钻井揭露。
SQ2层序:相当于J1b2段。该层序底界面被地震标定在强相轴上,为岩性、岩相转变面与测井曲线突变面。该层序以滨浅湖—深湖沉积为特色。其中,LST由2个进积准层序组、1个加积准层序组与6个准层序构成,堆积了滨湖泥与砂坝沉积。TST包括2个退积准层序组、2个向上变细准层序、2个向上变粗准层序,为浅湖泥与砂坝砂。HST含有1个加积准层序组与2个向上变粗的准层序,以半深湖—深湖泥夹砂沉积为特征。
SQ3层序:相当于J1b2段上部与J1b1段煤系地层。该层序底界面为沉积环境、测井曲线类型的突变面;地震标定为强相轴,对应
SQ4层序:相当J1b1段煤系地层的顶部及J1s3段下部。层序底界面为岩相转换面,测井曲线由加积向进积转变;地震标定在“双轨”之上的中等反射轴上。层序以富泥沉积为主,其中LST见有3个进积准层序组与6个准层序,系滨湖砂坝与泥堆积。TST含1个退积准层序组与2个向上变粗的准层序,为浅湖砂坝与泥。HST仅有1个加积准层序组与2个准层序,为半深湖—深湖背景泥沉积。
SQ5层序:相当于J1s3段的上部及
图3-21 D2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SQ6层序:相当于
SQ7层序:相当于J2x下部煤系地层。层序底界面为岩相转变面,煤层直接覆盖在界面之上;该界面从测井漏斗型曲线底部通过,为典型的层序界面。层序以煤与沼泽为特色。其中,LST见到4个进积准层序组与9个向上变细变浅的准层序,为典型的滨湖砂坝砂与沼泽煤堆积。TST含有2个退积准层序组与5个准层序,沉积了一套浅湖泥。HST包括1个进积准层序组、1个退积准层序组、1个加积准层序组、5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与2个向上变粗准层序,构成了由浅湖泥夹粉砂至滨湖泥坪泥的水体变浅的进积式沉积,红色的滨湖泥可能表明沉积时或沉积后曾暴露过地表而处于氧化环境。
SQ8层序:相当于J2x上部红夹黑的地层。层序底界面为岩相、沉积体系以及测井曲线由平直泥岩基线向漏斗型的转变面;地震标定在强相轴上,对应
SQ9层序:相当于J2t下部粗碎屑的红色地层。层序底界面从富砂段的中间穿过,为岩相转变面,界面下似为风化壳红色粘土;测井曲线由漏斗型向钟型转变;地震标定在“双轨”之上中等强度的反射同相轴上。该层序的LST为富砂,而HST+TST富泥,并且TST与HST均曾在沉积后暴露过地表。其中,LST见有3个进积准层序组、2个加积准层序组、3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与9个向上变粗的准层序,为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夹泥沉积。TST含有1个加积准层序组、1个退积准层序组、3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与2个向上变粗准层序,系浅湖砂坝砂与泥沉积。HST包括4个进积准层序组与9个向上变细准层序,堆积了一套滨湖泥坪的泥与粉砂沉积。
SQ10层序:相当于J2t上部红色地层。层序底界面从测井漏斗型曲线的底部穿过,为岩相转变面,测井曲线由加积型向漏斗型转变;地震标定在中—弱相轴上。该层序的LST为富粉砂沉积,而HST+HST富泥。其中,LST见有5个进积准层序组、7个向上变细的准层序与4个向上变粗的准层序,主要为滨湖砂脊砂与泥坪泥。TST含有3个退积准层序组与6个向上变粗准层序,系浅湖泥夹砂堆积。HST包括2个进积准层序与4个向上变粗的准层序,沉积了一套滨湖泥坪泥;但SQ10层序的少量HST可能受剥蚀而缺失。
(4)其他单井的层序地层特征
D1井J2x—J2t沉积时期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图3-22),4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4个初始湖泛面和4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12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46个、准层序91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234.2~296.7m,平均270.5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3.5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1.8m。层序底界面均被标定在地震强相轴或“双轨”上下,是测井曲线与岩相、沉积环境的转换面。SQ7层序相当于J2x下部煤系地层,主要为滨浅湖砂坝与沼泽煤的沉积;SQ8层序相当于J2x上部红夹灰地层,系富泥的滨浅湖沉积;SQ9层序相当于J2t下部以红色为主的地层,为滨浅湖砂坝砂夹泥的富砂沉积。SQ10层序相当于J2t上部红色地层,LST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与泥夹砾岩,TST+HST为滨浅湖的富泥堆积。
图3-22 D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C1井J1b2-J2t沉积时期可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图3-23),8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识别出10个层序界面、9个初始湖泛面和9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27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56个、准层序118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105.6~176.8m,平均140.7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4.9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1.8m。层序底界面均被标定在地震强相轴或“双轨”上下、测井曲线与岩相的转换面。SQ2与SQ3层序分别相当于J1b2和J1b1地层,均为富砂的层序,主要为辫状三角洲砂夹沼泽煤与少量浅湖泥的沉积;SQ4层序相当于J1s3段,系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与泥夹浅湖泥的沉积;SQ5层序相当于
Z1井J1b2-J2x沉积时期可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图3-24),其中5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但SQ7层序受剥蚀而缺失HST和TST。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6个初始湖泛面和6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16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32个、准层序70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130.4~314.7m,平均209.3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2.5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0.3m。层序底界面均被标定在地震强相轴或“双轨”上下、测井曲线突变或转换处、岩相或沉积环境的转换面。SQ2与SQ3层序分别相当于J1b2和J1b1地层,均为富砂的层序,主要为辫状三角洲砂夹沼泽煤与少量浅湖泥的沉积;SQ4层序相当于J1s3段,LST为辫状三角洲砂与泥,TST+HST系浅湖泥夹砂坝的沉积;SQ5层序相当于
图3-23 C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Zh1井J1b1-J1s2沉积时期可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图3-25),3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其中SQ5层序受剥蚀而缺失少量HST。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3个初始湖泛面和3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9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19个、准层序39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151.4~319.1m,平均198.3m;单个准层序组平
图3-24 Z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图3-25 Zh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均厚18.6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9.1m。SQ3—SQ5层序的底界面均从测井漏斗型曲线的底部通过,为典型斜坡背景沉积的层序界面。SQ3层序相当于J1b1地层,主要为浅湖至深湖泥夹砂;SQ层序相当于Js段,也为浅湖至深湖泥夹砂;SQ层序相当于4135
Sh1井J1b—J1s沉积时期可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图3-26),6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其中SQ7层序可能受剥蚀而缺失HST及TST。识别出7个层序界面、6个初始湖泛面和6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18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53个、准层序109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130.4~314.7m,平均209.3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3.5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1.4m。SQ1层序为富砂与沼泽煤,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SQ2层序的LST+TST为辫状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水道间湾与浅湖泥夹粉砂;HST为河口坝沉积。SQ3层序系辫状三角洲砂与煤夹浅湖泥。SQ4层序沉积了一套滨浅湖泥夹砂坝砂。SQ5层序为辫状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水道间湾与浅湖泥夹砂坝。SQ6层序为滨浅湖的富泥沉积。SQ7层序仅保存LST的滨湖泥。
Z3井J1s—J2x沉积时期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图3-27),其中5个层序均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LST、TST和HST,但SQ8层序因受剥蚀而缺失少量的HST。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5个初始湖泛面和5个最大湖泛面。共划分出15个体系域,共识别出准层序组26个、准层序530个。单个层序的厚度为73.9~125.7m,平均105.7m;单个准层序组平均厚20.4m;单个准层序平均厚10.0m。SQ4层序相当于J1s3段,系滨浅湖泥夹砂坝的沉积;SQ层序相当于5
图3-26 Sh1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