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先说说预算吧,否则不好推荐。对于楼主的问题我理解为选择什么品牌和什么机身镜头,机身镜头型号主要看预算,其他的么,就先说说关于初学者一些常见问题的个人见解:
1,选什么品牌?
答:都行,都差不太多。
选择一个品牌的机器,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身后的“产品+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甚至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的企业未来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摄影器材领域,C和N当然是最大的两家公司,综合能力最强、产品线相对最齐全、新品研发能力都是岗岗的;因此他们的用户最多,因为容纳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民间很多“铁律”,别迷信。比如什么“佳能更适合拍人像,尼康更适合拍风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短焦”之类,都有道理(毕竟是很多人用下来的经验慢慢汇集成了说法),但都没那么大的对比落差。在成像能力上,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品质水准都差不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品质高低跟价钱的关系更明显得多(但成像差异没有价钱差异那么大),跟品牌的关系真没那么大。何况,任何一款单反产品都容许你很大范围的参数调整空间(嫌这个麻烦的话,真的还是用DC吧,呵呵);任何一幅数码照片都拥有各种后期制作手法能够达到的“无限可能”,不是么。
没有完美的产品(哪怕你出了“完美”的价钱)。没有完美的品牌。就跟没有完美的人一个道理。在今天的数码单反市场、产品基本功能都已经具备,产品能力的落差对你的作品的影响,相对于使用者的构思、技术、操作能力的落差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这样的作品,因为更有“佳味”“尼味”或者“德味”而就可以更“有味”。如果自己拍出来东西不满意,别只知道埋怨设备,还是多反省自己吧。如果拍出来很得意的作品了,不妨为自己骄傲自豪一把、去喝一杯,而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器材的那个厂家送面锦旗。
即便亮骚是一项重要乐趣,亮骚的根本的本钱也不是品牌,而是你的设备的价钱和可被辨识的程度;骚的程度跟你烧钱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同时还得是众所周知的某个型号才成。就象开个宝马Z4或者保时捷卡宴很骚,但开个同样恶贵却长得跟帕撒特一个模样、没几个人知道的W12辉腾,却很难达到让路人回头的效果。红圈白炮就非常好地迎合了这两点:贵,且易辨识。
2、要不要“一步到位”?
答: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随便一步都已经到位了。
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儿,数码摄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不用说了,还有一堆比平常见到的佳能尼康之类“高端”得多的器材,哈苏、莱卡、林哈夫,那价钱还得翻几个跟头的。
说咱老百姓能够得着的;就拿佳能来说事儿吧。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数码单反是N手的400D,最新的则有如5D3;最便宜的新机器大概是1100D,价钱仅仅是最贵的新机1DsMarkIII的二十分之一。很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标,如5D3或者6D,其实都没“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来说事儿,“对于我来说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600D或者60D对于你来说就没“到位”?
镜头也是如此。18-55IS,售价便宜,“轻”而且“贱”所以很广泛地被“轻贱”;24-70/2.8L,“贵”而且“重”所以很广泛地被认为“贵重”。但“贵重”未必是个多么好的词儿;贵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钱、这些钱你本来可以给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馒头;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儿都得多费很多体力、那顿中午饭就得多塞俩馒头。而摄影的乐趣,并不因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么地的话、挨骂的几率倍增。
技术总是在进步,综合成本总是在降低;后买的人,也就总是在占便宜似的。话说回来,早买的人还得了早用呢。用着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手头的东西慢慢限制了自己对需求的挖掘的时候,更换器材的必要性才能凸现出来。着什么急呢,是吧;要是你从一开始就“一步到位”,然后在若干个月之后悲惨地发现、原来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到的“位”,不是冤大头么。
拍去吧;拍的过程中,自己的“位”慢慢就“定”了,才说得上去“到”。
说到器材,就难免要联系到一个低俗的词儿,钱。很多人的“到位感”等同于“钱花够了感”,因为在他们心中,“钱花够了”就等于“品质够好”。可是在摄影这个事儿上,作品的好坏对器材的要求没那么高,眼下的主流单反都已经具备了出好片的能力。
只是不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更贵重的设备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很有钱或者很注重“品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还是强烈建议,这种思路的人不妨直接在脖子上挂一大捆美钞出门。
3、要不要上全幅?
答:随便。都能拍得足够好。但全幅很贵。
如果当初的35mm感光胶片的尺寸没有设计成36mm×24mm、而是设计成22.2mm×14.8mm,这问题就没人问了。现在,因为两种画幅同时存在,根据我们一贯认同的“大就是好”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全幅就比半幅好。
先得说,单纯就画质而言,我是有体会地同意的。半幅(APS-C)的CMOS板的面积仅是全画幅面积的约40%,因而在同样像素的前提下不得不把感光单元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如高ISO下画面质量的下降。——但是,So what?够不够你用?你的拍摄条件总是那么差么?
这里就说到一个词儿,“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哥在购买第一台单反的时候就奔着“专业”滚滚而去,呵呵。这个词儿,诱人哪。曾经拥有全幅、因此“专业”过的N多老师们,肯定很enjoy这种被景仰的感觉、并且非常不愿意失去,于是难免时不常地下意识地透露出那么一点儿对非全幅的鄙视,让非全幅的哥们兄弟们郁闷一小下、再景仰他们一大下。你中招不?不全幅就不专业,不金圈红圈就不专业;不专业,就很丢人哦?被表扬成很专业,就很得瑟哦?
今天,你专业了吗?
4、具体选择什么机身镜头?
答:没有预算,也不知道楼主的摄影基础和热情到什么程度,只能瞎推荐了,呵呵!
机身就从各家的最初级入门机器里选,先多拍多学,等楼主真用到了感觉机器不够用了,达不到自己的摄影需求了以后,再根据预算和那时的需求选择机器。
镜头方面,我说说一点这方面的看法吧,这个选择就因人而异了(又要开始话唠了):
(1)套头是不是都很差?
答:不是。肯定不是。
事实上,厂家在决定用什么样的头来作为“套头”、跟机身组成“套机”一起销售的时候,的确就已经先考虑好了、用户最可能需要的镜头会是哪一个。这往往跟机身的“气质”是配套而来的。比如,500D的套头是18-55IS,这个塑料壳子的18-55IS焦段正好是多数业余拍拍照片的人们最常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同样工程塑料机身的500D正好组成了小巧轻便的一套,以此用户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50D的套头17-85的尺寸、重量则正好跟50D机身大小、重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样是非常便利地覆盖了最常用的一段。
同时,厂家考虑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则;什么样的机身,意味着什么样“高度”的拍摄要求,于是给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较“配得上”的套头。比如,5DII 的套头是24-105/4L,尺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较简明地好的。当然,所谓好马配好鞍,背后也有默认的价钱对称原则吧。
说到这里,估计没有谁说套头的坏话了——原来套头里也是有红圈圈的哦,听说只要有红圈圈的就是牛头哦。
但我得说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机型,套头也没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差、红圈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之间的落差当然有,但绝没那么夸张。一句话,没到影响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样,满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东西,卖1000块,则85分的东西就要卖3000块,那个卖10000块的东西也就打个87分。我觉得即使是我这样的老菜鸟,多数时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认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间的差别。
因此,非常建议新手上套机用套头。那真的是厂家通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累后,为了最普遍意义的用户、专门进行过平衡考虑的设计。
话说回来,厂家、尤其是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对咱们的国情把握得的确不够。他们不了解,咱们很多人胸前挎相机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要显得自己有档次(所谓亮骚)。他们真该向他们做汽车行当的同胞好好学习;你看,什么车到了中国,都会特别出品一款只针对中国人销售、而且总是卖得特好的“加长版”(很有趣的是,也称为L版)。这样做,会给那些不惧头重脚轻、一定要为500D配上24-70/2.8L的同志们省去不少麻烦。
(2)“一镜走天涯”好不好?
答:好。至少没多么不好。(支起小阳伞一把,挡砖)
感兴趣的朋友们在摄影论坛器材版里肯定看过无数帖子大骂“一镜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光学素质差;二是失去了单反更换镜头的乐趣、“还不如买一个大变焦DC”。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大变焦的镜头光学素质肯定不能怎么样,有了这么一个的确好像就是一个大号的DC了似的。
然而,“一镜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门长途远行、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艰难、非常耗费体力的地方,尤其是经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却又容易转瞬即逝的拍摄题材时。
新手们往往是还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会儿看见好风景要拍,一会儿又觉得应该扫扫街拍拍所谓的“人文”,再一会儿又对远处一头漫步的驴感兴趣。“广谱” 点儿的镜头最适合他们用,方便快捷就是优点。需要拍过一段时间,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再选择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逻辑。
当然,画质派会大声反对:拍是拍到了,可是没法看啊。——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这里千万别轻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还觉得细腻无比,才觉得画质好;这样的心态也许有小道理,但没有命中“大道理”。没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屏幕放大到100%时每个象素都清晰无比”作为必要条件。优秀摄影作品,跟 “绝对清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当然,画质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儿,会给好照片添彩的。但对于一幅好作品来说,如果全部分数是100分,则“画质”项最多占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现代工艺下绝大多数镜头在正确使用下就已经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100%然后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里,才会变成“没法看”。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必要追求画质了(比如因为工作需要而必须把某些东西拍得清楚无比的需求),“一镜走天涯”的确就难以胜任了。
至于单反变成大号DC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无聊。单反就是单反,能容纳比一般DC更强得多的操控能力,无论换不换镜头、这些能力都存在着。你只要别有些“高手”说你两句你就觉得臊得慌就行——他们说你把单反用成DC了,那是他们的事儿;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自己,对不。
(3)要不要上定焦?
答:你觉得呢?(靠,这样回答是不是很讨人厌……)
实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头,取决于你需要不需要定焦头(继续废话……)。
定焦头有这么几个特点:1,普遍意义上说,在同样的光圈下,画质比变焦头更好。2,能够做到较大的光圈。3,构图、拍摄操作不便。4,新手乍装上一个定焦头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我更专业啦”的心理感受。
第1项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其意义的重大程度参考前文。第2项是很要命的,意味着它能让你跨越更大的光线范围、对付弱光环境。我发现很多人因为要给孩子拍照片而购买了单反,而孩子既好动、又多半是在光线偏暗的屋子里动,偏偏又还小、不能使用闪光灯,于是只好弄个定焦头、把光圈拨到1.4来对付。这可真是没辙;多数人很快就体会到了第3项的讨厌了,想要撵上体力无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后的第4项,也算是一个交代吧,谁让“定焦才专业”的鬼话已经流行了那么多年呢。
多数人会觉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着一份多出来的拍摄自由。当然,很好,虽然以拍摄者蹿前跑后为代价。但是,你的拍摄有多么频繁地必须用到这个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边认识的,人云亦云地跟风买回去、然后兴冲冲地试试大光圈和“背景虚化”、再从此只在摄影包的角落里呆着的50/1.4有好几只,日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只变焦。
瞎说的已经够多了,估计看的人都烦了,重申一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咱不带人身攻击的啊!just enjoy,赶紧END!
1,选什么品牌?
答:都行,都差不太多。
选择一个品牌的机器,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身后的“产品+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甚至意味着选择这个品牌的企业未来研发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摄影器材领域,C和N当然是最大的两家公司,综合能力最强、产品线相对最齐全、新品研发能力都是岗岗的;因此他们的用户最多,因为容纳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民间很多“铁律”,别迷信。比如什么“佳能更适合拍人像,尼康更适合拍风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变焦”“佳能的长焦、尼康的短焦”之类,都有道理(毕竟是很多人用下来的经验慢慢汇集成了说法),但都没那么大的对比落差。在成像能力上,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品质水准都差不到哪里去了;相比之下,品质高低跟价钱的关系更明显得多(但成像差异没有价钱差异那么大),跟品牌的关系真没那么大。何况,任何一款单反产品都容许你很大范围的参数调整空间(嫌这个麻烦的话,真的还是用DC吧,呵呵);任何一幅数码照片都拥有各种后期制作手法能够达到的“无限可能”,不是么。
没有完美的产品(哪怕你出了“完美”的价钱)。没有完美的品牌。就跟没有完美的人一个道理。在今天的数码单反市场、产品基本功能都已经具备,产品能力的落差对你的作品的影响,相对于使用者的构思、技术、操作能力的落差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这样的作品,因为更有“佳味”“尼味”或者“德味”而就可以更“有味”。如果自己拍出来东西不满意,别只知道埋怨设备,还是多反省自己吧。如果拍出来很得意的作品了,不妨为自己骄傲自豪一把、去喝一杯,而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器材的那个厂家送面锦旗。
即便亮骚是一项重要乐趣,亮骚的根本的本钱也不是品牌,而是你的设备的价钱和可被辨识的程度;骚的程度跟你烧钱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同时还得是众所周知的某个型号才成。就象开个宝马Z4或者保时捷卡宴很骚,但开个同样恶贵却长得跟帕撒特一个模样、没几个人知道的W12辉腾,却很难达到让路人回头的效果。红圈白炮就非常好地迎合了这两点:贵,且易辨识。
2、要不要“一步到位”?
答: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随便一步都已经到位了。
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儿,数码摄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不用说了,还有一堆比平常见到的佳能尼康之类“高端”得多的器材,哈苏、莱卡、林哈夫,那价钱还得翻几个跟头的。
说咱老百姓能够得着的;就拿佳能来说事儿吧。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数码单反是N手的400D,最新的则有如5D3;最便宜的新机器大概是1100D,价钱仅仅是最贵的新机1DsMarkIII的二十分之一。很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标,如5D3或者6D,其实都没“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来说事儿,“对于我来说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600D或者60D对于你来说就没“到位”?
镜头也是如此。18-55IS,售价便宜,“轻”而且“贱”所以很广泛地被“轻贱”;24-70/2.8L,“贵”而且“重”所以很广泛地被认为“贵重”。但“贵重”未必是个多么好的词儿;贵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钱、这些钱你本来可以给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馒头;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儿都得多费很多体力、那顿中午饭就得多塞俩馒头。而摄影的乐趣,并不因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么地的话、挨骂的几率倍增。
技术总是在进步,综合成本总是在降低;后买的人,也就总是在占便宜似的。话说回来,早买的人还得了早用呢。用着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延续,才能逐渐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当手头的东西慢慢限制了自己对需求的挖掘的时候,更换器材的必要性才能凸现出来。着什么急呢,是吧;要是你从一开始就“一步到位”,然后在若干个月之后悲惨地发现、原来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到的“位”,不是冤大头么。
拍去吧;拍的过程中,自己的“位”慢慢就“定”了,才说得上去“到”。
说到器材,就难免要联系到一个低俗的词儿,钱。很多人的“到位感”等同于“钱花够了感”,因为在他们心中,“钱花够了”就等于“品质够好”。可是在摄影这个事儿上,作品的好坏对器材的要求没那么高,眼下的主流单反都已经具备了出好片的能力。
只是不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更贵重的设备来向世界宣告自己很有钱或者很注重“品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还是强烈建议,这种思路的人不妨直接在脖子上挂一大捆美钞出门。
3、要不要上全幅?
答:随便。都能拍得足够好。但全幅很贵。
如果当初的35mm感光胶片的尺寸没有设计成36mm×24mm、而是设计成22.2mm×14.8mm,这问题就没人问了。现在,因为两种画幅同时存在,根据我们一贯认同的“大就是好”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全幅就比半幅好。
先得说,单纯就画质而言,我是有体会地同意的。半幅(APS-C)的CMOS板的面积仅是全画幅面积的约40%,因而在同样像素的前提下不得不把感光单元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如高ISO下画面质量的下降。——但是,So what?够不够你用?你的拍摄条件总是那么差么?
这里就说到一个词儿,“专业”。我不知道,有多少初哥在购买第一台单反的时候就奔着“专业”滚滚而去,呵呵。这个词儿,诱人哪。曾经拥有全幅、因此“专业”过的N多老师们,肯定很enjoy这种被景仰的感觉、并且非常不愿意失去,于是难免时不常地下意识地透露出那么一点儿对非全幅的鄙视,让非全幅的哥们兄弟们郁闷一小下、再景仰他们一大下。你中招不?不全幅就不专业,不金圈红圈就不专业;不专业,就很丢人哦?被表扬成很专业,就很得瑟哦?
今天,你专业了吗?
4、具体选择什么机身镜头?
答:没有预算,也不知道楼主的摄影基础和热情到什么程度,只能瞎推荐了,呵呵!
机身就从各家的最初级入门机器里选,先多拍多学,等楼主真用到了感觉机器不够用了,达不到自己的摄影需求了以后,再根据预算和那时的需求选择机器。
镜头方面,我说说一点这方面的看法吧,这个选择就因人而异了(又要开始话唠了):
(1)套头是不是都很差?
答:不是。肯定不是。
事实上,厂家在决定用什么样的头来作为“套头”、跟机身组成“套机”一起销售的时候,的确就已经先考虑好了、用户最可能需要的镜头会是哪一个。这往往跟机身的“气质”是配套而来的。比如,500D的套头是18-55IS,这个塑料壳子的18-55IS焦段正好是多数业余拍拍照片的人们最常用的,更重要的是跟同样工程塑料机身的500D正好组成了小巧轻便的一套,以此用户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50D的套头17-85的尺寸、重量则正好跟50D机身大小、重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样是非常便利地覆盖了最常用的一段。
同时,厂家考虑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则;什么样的机身,意味着什么样“高度”的拍摄要求,于是给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较“配得上”的套头。比如,5DII 的套头是24-105/4L,尺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较简明地好的。当然,所谓好马配好鞍,背后也有默认的价钱对称原则吧。
说到这里,估计没有谁说套头的坏话了——原来套头里也是有红圈圈的哦,听说只要有红圈圈的就是牛头哦。
但我得说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机型,套头也没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差、红圈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之间的落差当然有,但绝没那么夸张。一句话,没到影响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样,满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东西,卖1000块,则85分的东西就要卖3000块,那个卖10000块的东西也就打个87分。我觉得即使是我这样的老菜鸟,多数时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认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间的差别。
因此,非常建议新手上套机用套头。那真的是厂家通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累后,为了最普遍意义的用户、专门进行过平衡考虑的设计。
话说回来,厂家、尤其是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对咱们的国情把握得的确不够。他们不了解,咱们很多人胸前挎相机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要显得自己有档次(所谓亮骚)。他们真该向他们做汽车行当的同胞好好学习;你看,什么车到了中国,都会特别出品一款只针对中国人销售、而且总是卖得特好的“加长版”(很有趣的是,也称为L版)。这样做,会给那些不惧头重脚轻、一定要为500D配上24-70/2.8L的同志们省去不少麻烦。
(2)“一镜走天涯”好不好?
答:好。至少没多么不好。(支起小阳伞一把,挡砖)
感兴趣的朋友们在摄影论坛器材版里肯定看过无数帖子大骂“一镜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光学素质差;二是失去了单反更换镜头的乐趣、“还不如买一个大变焦DC”。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大变焦的镜头光学素质肯定不能怎么样,有了这么一个的确好像就是一个大号的DC了似的。
然而,“一镜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门长途远行、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有限的情况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艰难、非常耗费体力的地方,尤其是经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却又容易转瞬即逝的拍摄题材时。
新手们往往是还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会儿看见好风景要拍,一会儿又觉得应该扫扫街拍拍所谓的“人文”,再一会儿又对远处一头漫步的驴感兴趣。“广谱” 点儿的镜头最适合他们用,方便快捷就是优点。需要拍过一段时间,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再选择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逻辑。
当然,画质派会大声反对:拍是拍到了,可是没法看啊。——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这里千万别轻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还觉得细腻无比,才觉得画质好;这样的心态也许有小道理,但没有命中“大道理”。没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屏幕放大到100%时每个象素都清晰无比”作为必要条件。优秀摄影作品,跟 “绝对清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当然,画质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儿,会给好照片添彩的。但对于一幅好作品来说,如果全部分数是100分,则“画质”项最多占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现代工艺下绝大多数镜头在正确使用下就已经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100%然后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里,才会变成“没法看”。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必要追求画质了(比如因为工作需要而必须把某些东西拍得清楚无比的需求),“一镜走天涯”的确就难以胜任了。
至于单反变成大号DC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无聊。单反就是单反,能容纳比一般DC更强得多的操控能力,无论换不换镜头、这些能力都存在着。你只要别有些“高手”说你两句你就觉得臊得慌就行——他们说你把单反用成DC了,那是他们的事儿;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自己,对不。
(3)要不要上定焦?
答:你觉得呢?(靠,这样回答是不是很讨人厌……)
实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头,取决于你需要不需要定焦头(继续废话……)。
定焦头有这么几个特点:1,普遍意义上说,在同样的光圈下,画质比变焦头更好。2,能够做到较大的光圈。3,构图、拍摄操作不便。4,新手乍装上一个定焦头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我更专业啦”的心理感受。
第1项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其意义的重大程度参考前文。第2项是很要命的,意味着它能让你跨越更大的光线范围、对付弱光环境。我发现很多人因为要给孩子拍照片而购买了单反,而孩子既好动、又多半是在光线偏暗的屋子里动,偏偏又还小、不能使用闪光灯,于是只好弄个定焦头、把光圈拨到1.4来对付。这可真是没辙;多数人很快就体会到了第3项的讨厌了,想要撵上体力无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后的第4项,也算是一个交代吧,谁让“定焦才专业”的鬼话已经流行了那么多年呢。
多数人会觉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着一份多出来的拍摄自由。当然,很好,虽然以拍摄者蹿前跑后为代价。但是,你的拍摄有多么频繁地必须用到这个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边认识的,人云亦云地跟风买回去、然后兴冲冲地试试大光圈和“背景虚化”、再从此只在摄影包的角落里呆着的50/1.4有好几只,日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只变焦。
瞎说的已经够多了,估计看的人都烦了,重申一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咱不带人身攻击的啊!just enjoy,赶紧END!
相机回收
2024-12-02 广告
2024-12-02 广告
在寻找单反相机回收服务时,建议选择信誉良好、专业可靠的商家。这样的商家通常具备丰富的回收经验和专业的评估团队,能够确保您的相机得到公正合理的估价。同时,他们也会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让您的回收过程更加安心。广州市增城来来新旧摄影器材商行就是这...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相机回收提供
展开全部
一、从品牌上讲,佳能与尼康都是可以的。各有特长。
二、从价格上,一分钱一分货,这在单反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所以,根据你的财力决定就可以。2000---5000左右有很多选择。(这里仅指机身)
三、从镜头上讲,17-105左右的焦段,基本满足要求了。但这里有个镜头质量问题,价格相差很大。如同为17-105的镜头,有的需要2000元左右,有的需要8000元以上!所以,量力而行。可以买套机,相对便宜一些(当然这些套机用的镜对,都是比较便宜的)
如果财力允许,建议上一个全画帧的单反。如入门的尼康D750,套机价格在12900元。拍出的图片质量,与普通的APS-C画幅单反,高许多许多,特别是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此外,它的录像功能,也非常突出,可以录制高清的视频(带追踪实时对焦,目前APS-C画幅的单反,基本没有实时追踪对焦,焦点是固定的)
二、从价格上,一分钱一分货,这在单反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所以,根据你的财力决定就可以。2000---5000左右有很多选择。(这里仅指机身)
三、从镜头上讲,17-105左右的焦段,基本满足要求了。但这里有个镜头质量问题,价格相差很大。如同为17-105的镜头,有的需要2000元左右,有的需要8000元以上!所以,量力而行。可以买套机,相对便宜一些(当然这些套机用的镜对,都是比较便宜的)
如果财力允许,建议上一个全画帧的单反。如入门的尼康D750,套机价格在12900元。拍出的图片质量,与普通的APS-C画幅单反,高许多许多,特别是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此外,它的录像功能,也非常突出,可以录制高清的视频(带追踪实时对焦,目前APS-C画幅的单反,基本没有实时追踪对焦,焦点是固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无论你是家用,还是入门,都建议你选微单,微单是趋势,专业微单性能现在不输,甚至反超单反了,入门微单体积小,分量轻,成像好,各方面都超越单反了,
家用,看看富士,残幅,很风骚,奥林巴斯,也走的是复古线路,关键是镜头便宜。索尼,目前来说,做的最好的微单,镜头略贵。
佳能和尼康,现在的佳能尼康都是微单第一代机器,槽点比较多。不建议买。
家用,看看富士,残幅,很风骚,奥林巴斯,也走的是复古线路,关键是镜头便宜。索尼,目前来说,做的最好的微单,镜头略贵。
佳能和尼康,现在的佳能尼康都是微单第一代机器,槽点比较多。不建议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家用相机来说,就要选择一款性能均衡的相机了,因为要应对很多不同场景的拍摄,所以均衡的性能很重要,而且像素要高,最好能自动对焦,这样的话,我比较推荐佳能的90D,它的像素达到了3250万,对于单反相机来说,是一个很高的像素了,而且他的自动对焦,追焦功能很实用与户外,同时成像效果很扎实,画面色彩,细节都很丰富饱满。很适合于家用和入门使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推荐尼康的d5300,2400多万的像素,内置WiFi,可以直接将拍好的照片导入手机,不需要用电脑,这个黑科技还是很实用的,翻转屏,拍低的景不用趴在地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