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苗是怎么培育的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无土育苗可以从露地土培无病毒母株上获取子苗,再集中栽植培育。一般在7月上、中旬从健壮的无病毒母株上采集具有2~3片叶的子苗,洗净根部泥土,栽植于装有基质的育苗钵内进行培育。也可先把装有基质的塑料钵放在母株附近,待匍匐茎抽出扎根时,人工引入营养钵中,扎根后剪断匍匐茎,将塑料钵苗再集中在一起进行培育。无土育苗具有加速秧苗生长、缩短苗期,利于培育壮苗、避免了土传病虫害的作用,并可人为控制草莓植株体内碳氮比,从而实现人为控制花芽分化的进程。
秧苗生长后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可中断氮肥的施用,即在8月下旬将浇灌的营养液改用冷凉的井水。在中断氮肥供应的同时,降低根际温度,可起到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在秧苗培育期间要及时摘除植株上的老叶和新发生的匍匐茎,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买的草莓苗总是活不好,自己用种子培育阳台植物园,实拍草莓、小番茄、藏红花、石榴、沙棘、刺梨香水柠檬的整个生长培育过程。愿和喜欢植物,喜欢园艺的朋友共同交流。
土壤干旱缺水时,根系发育受阻,老化加快,严重时干枯死亡,同时土壤盐类浓度上升,根系易出现盐中毒;而土壤过湿时,通气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初生根木质化加快,根系功能衰退,特别是在盛夏大雨后,土壤高温高湿,极易发生根系腐烂。
2019-01-14
草莓营养丰富,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大棚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好。
一、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二、合理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杂肥3000~4000kg,复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三、温湿度控制
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生产期。
四、肥水管理
根据草莓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及多元微量元素。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第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可以使用“以色列夫沃施沃叶水溶肥”。另外,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沃叶离子二氢钾”+0.3%-0.5%尿素,株施尿素0.1-0.2公斤,补充果实生长所需养分,提高灌浆质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对蚜虫、红蜘蛛可20%增效杀灭菊酯,40%乐果1500倍。灰霉病在高温高湿以及草莓生长旺盛期最易发生,可用50%速克灵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多氧毒素剂或600倍敌菌丹水溶液。
大棚草莓上市早,收益非常可观,因此,加强大棚草莓的管理技术,实现早丰收、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