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肾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乃至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将肾性水肿分为两类。
(1)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或部分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以及其他肾小球疾病。水肿主要的原因如下。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排除水、钠减少而发生水肿。
②球- 管失衡。肾小球发生急性炎症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但肾小管重吸收则相对良好,使球- 管之间失去平衡,钠、水在肾小管重吸收相对增多而致水肿。
③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使毛细血管内液过多地移向组织间隙而致水肿。
④急性肾炎时,部分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高血压等原因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钠潴留。
(2)肾病性水肿。通常发生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病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其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如下。
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时大量尿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毛细血管内体液滤过增加,从组织间回收的体液显著减少,最终形成水肿。
②有效血容量减少。血浆的外渗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血管内容量感受器,激活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利钠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多,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致水肿加重。
2023-08-27 广告
什么是肾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