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复,觉得这个事情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可以确定诸葛亮绝对是忠诚的,雄才大略。
从三顾茅庐、到关张之死、到举国托孤,刘备对诸葛亮的情感是否有变化。
夷陵之战,赵云、黄权等人力谏刘备不要打东吴,都没有好的结果,这个时候诸葛亮做了什么呢?看三国演义和易中天的品三国都只说了诸葛亮坐镇汉中走不开,但是提出建议肯定还是可以的吧,或者说这么大的事情,能不跟诸葛亮讨论?肯定刘备也没有听他的,很有可能也和赵云、黄权一样,刘备对其心中生疑了。直到永安托孤才与诸葛亮见面。
3. 诸葛亮和刘备的志愿,都是匡扶汉室,汉室既刘氏的天下,不姓刘的肯定不行。
4. “取”字确实一语双关,有取而代之,也有选取的意思。也许说着无心,听着有意。从诸葛亮的回答来说,多少有点听出了取而代之的意思,并没有提刘备其他的儿子。
5. 这番话为什么在举国托孤的情形下说呢? 那个年代注重气节,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只能说“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并且终身不能更改,否者就会被世人所不容。
不得不说刘备真的好狠,这样的一句话,让雄才大略的诸葛亮骑虎难下,我觉得刘备没有试探的意思,也不存在什么屏风后面暗藏刀斧手之类的,因为举国托孤,众目睽睽之下,诸葛亮没有别的选择。
接下来可以讨论一下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的信任问题,其实从刘备死后,刘婵对诸葛亮的态度几乎就可以猜出一二,逼得诸葛亮写出师表!才最终采纳了诸葛亮的意见,这其中估计少不了刘备对刘婵的叮嘱。
其实从古自今,只有将军打天下,哪有将军享太平。如何能做到有雄才大略,能打胜仗,又不让君王担心功高盖主,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