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的由来是怎样的?
祭地文化起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崇拜。以后被统治者接受并加以改造,融合了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形成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祭祀特定神祇的官方祀典。并为历代政权所遵从,成为帝制时代最重要的典章制度。
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树林空地中的天然土丘上进行,后来发展为夯土筑台。台是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当时技术水平所限,只能凭借夯土作建筑手段。
汉代以后,台出现两种变体,一是祭祀自然神的专用建筑,叫做祭坛;二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叫做台基。
远古的祭祀活动无确切记载。《周礼》中“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成为历代地坛规制和祀典的理论基础。
汉武帝时,在汾河汇入黄河处建后土祠。西汉末年又按阴阳方位在都城长安南郊和北郊分建祭祀天地之坛。
自此祭地之坛成为都城必不可少的建筑项目,由于历代对儒家经典解释不同,有时将天和地合在一起祭祀,有时分开祭祀。
1153年建中都城,在通玄门外,就是后来的复兴门外会成门以东建北郊方丘,是北京最早的祭地之坛。
现存北京地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圜丘于钟山之阳、方丘于钟山之阴,实行天地分祀。有一年祭祀前斋戒时遇到下雨,朱元璋感觉敬天地如敬父母,没有分开祭祀之理,于是改为合祀。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鉴于北方诸藩王拥兵自重,危及朝廷,建文帝决定削藩。
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皇位,年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他夺取皇位后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这是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永乐迁都”。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时,以南京为蓝本,在京城正阳门外建天地坛、紫禁城右侧建社稷坛、天地坛以西建山川坛。
1421年“正月甲子朔,上以北京郊社、宗庙及宫殿城,是日早躬诣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奉安太社太稷神主。”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位从此就在北京扎下根来。
1521年,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礼制变革。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兴王妃蒋氏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主要缘由,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
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明世宗喘不过气来。
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
1530年,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典礼。有82人主张分祀;84人主张分祀而又以为既成之法不可轻改,时机尚不适宜;26人主张分祀而以山川坛为方丘;206人主张合祀而不以分祀为非;还有198人不置可否。
明世宗“自为说,以示礼部”,将南郊的天地坛改为圜丘专以祭天,在北郊择地另建方泽坛专以祭地,并在东郊建朝日坛、西郊建夕月坛。这是为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更定祀典”。
1530年5月,四郊祭坛兴工。11月命北郊之坛为地坛,此后方泽坛和地坛两名并存,祝文中称“方泽坛”,公务称“地坛”。1531年,方泽坛建成,后改方泽坛为地坛。
地坛内的亭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