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虽然《礼记》里早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这样的规矩,但世人少有遵守的,甚至一般女孩子长大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被家人嫁出去了。这种现象的产生,跟社会风气有关。
古代平常百姓家里,有“小厮吃十年闲饭”的俗语,意思是小孩子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度过了童年期,他们要尽到大人的责任,男孩儿需要下地干活,自食其力,女孩也就被嫁人为妻。这种现象在普通百姓家里是比较常见的。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古人觉得女孩儿时别人家的,因为经济条件不够,家里养不起那么多人,女孩儿如果出嫁还能够挣到彩礼钱,自然在孩子长到一定年纪的时候,就将其嫁出了。那些男子喜欢娶十几岁的小姑娘,也是因为这样的孩子对于古人来说,其实是到了适婚期的。
其次,这跟古人的教育也有关系。虽然自孔子开始,社会上就提倡有教无类,但接受教育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并不是每一家都有条件让孩子去学习的。并且,古代女孩儿不能去学堂上学,她们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古人早婚在一定程度上,跟他们受教育时间短也有关系。
此外,古人的寿命跟现在相比也比较短,他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医学方面更是不够发达,为了能够尽快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只有在女孩儿经期刚到的时候就视为有了生育能力,从而将其嫁出,但这并不代表人已经成熟了。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