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岩石的孔隙类型直接影响岩石的储集性和渗流特性,因此研究岩石的孔隙类型,可为研究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奠定基础。
研究岩石孔隙类型,实质是研究岩石的孔隙构成,它包括研究岩石孔隙的大小、形状、孔间连通情况、孔壁粗糙程度等全部孔隙特征和它的构成方式。
孔隙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一些储层往往含有多重孔隙形态,如裂缝-溶洞孔隙、裂缝-粒间孔隙和裂缝-溶洞-粒间孔隙等。
图1-4是几种孔隙类型的示意图。
图1-4 岩石孔隙的几种类型示意图
按岩石中的孔隙大小,一般可分为三类。
1.超毛管孔隙
是指孔径大于0.5mm(500μm)或裂缝宽度大于0.25mm(250μm)孔隙。在此类孔隙中,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可自由流动。岩石中的大裂缝、溶洞及未胶结或胶结不紧密的砂层孔隙多属此类。
2.毛细管孔隙
毛管孔径介于0.5~0.0002mm(即500~0.2μ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即250~0.1μm)之间者。在此类孔隙中,液体和孔隙壁间处于分子引力的作用之下。由于毛细管的作用,液体不能自由流动,要使液体沿毛细管孔隙移动,需要有足够的外力去克服毛细管力。
3.微毛细管孔隙
孔径小于0.0002mm(即孔道半径小于0.1μm),裂缝宽度小于0.0001mm(即0.1μm)者。在此类孔隙中,分子间的引力很大,要使液体在孔隙中移动需要非常高的压力梯度,这在油层条件下一般无法达到。因此,实际上液体是不能沿微毛细管移动的,泥岩和细粉砂岩中的孔隙一般属于此类型。这就是人们常将孔道半径大于或小于0.1μm作为流体能否在其中流动的一个分界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