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的定义是什么?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人残酷的军事“扫荡”和“蚕食”的情况下,挖掘地道,与敌人进行的一种巧妙斗争形式。1941年6月前后由冀中军民创造。
这种地道内挖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掩体(秘密洞),还挖有许多迷惑洞(又叫欺骗洞)。这种洞最初只是藏身,后来逐步改造成地道,在同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
地道设施
地道内有生活、防毒、防水通风等设施,出入口都有巧妙的伪装。地道内有许多曲折部分,可凭之进行抵抗,在地道转弯处,分开许多岔道,有活路也有死路,设了许多“陷阱”。地道的各个洞口,挖有深坑,坑内插有尖刀,或埋上地雷,上面盖上翻板。当群众进入地道后,抽去翻板,敌人下去,不是中了尖刀就是踩着地雷,送掉性命。
地道中间还挖有凹凸过门叫“子口”,只能容一个人匍匐通过,只要一个人拿根棍子便可守住。在路口和交通要道还设有射击孔,可随时打击敌人。
同时,这种地道村与村之间还设有简便的通讯联络设备,形成村村相连、家家相通的地道网。当敌人包围村庄和“驻剿”时,根据地军民依托地道,神出鬼没地歼灭敌人。这种斗争形式,对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起了重大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地道战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
扩展资料:
地道战同名电影: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道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道战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201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