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桐(学名:Clerodendrum japonicum (Thunb.) Sweet)是马鞭草科、大青属灌木,高1-4米,叶片圆心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短尖齿,表面疏生伏毛,二歧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大而开展的圆锥花序,花序的最后侧枝呈总状花序,花萼红色,外面疏被短柔毛,散生盾形腺体,花冠红色,稀白色,果实椭圆状球形,绿色或蓝黑色,花果期5-11月。[1]
分布于南亚和东亚各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地。赪桐通常生于平原、山谷、溪边或疏林中或栽培于庭园,也生长于低海拔林缘或灌木丛中。喜高温高湿气候。[1][2]
赪桐是优良的观花灌木,可丛植、列植或群植。[2]全株药用,有祛风利湿、消肿散瘀的功效。中国云南作跌打、催生药,又治心慌心跳,用根、叶作皮肤止痒药。[1]
(概述图参考来源:[3])
中文名
赪桐
学名
Clerodendrum japonicum (Thunb.) Sweet
别称
百日红、贞桐花、状元红、荷苞花、红花倒血莲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快速
导航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共27张
赪桐
灌木,高1-4米;小枝四棱形,干后有较深的沟槽,老枝近于无毛或被短柔毛,同对叶柄之间密被长柔毛,枝干后不中空。叶片圆心形,长8-35厘米,宽6-27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短尖齿,表面疏生伏毛,脉基具较密的锈褐色短柔毛,背面密具锈黄色盾形腺体,脉上有疏短柔毛;叶柄长0.5-15厘米,少可达27厘米,具较密的黄褐色短柔毛。[1]
二歧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大而开展的圆锥花序,长15-34厘米,宽13-35厘米,花序的最后侧枝呈总状花序,长可达16厘米,苞片宽卵形、卵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有柄或无柄,小苞片线形;花萼红色,外面疏被短柔毛,散生盾形腺体,长1-1.5厘米,深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渐尖,长0.7-1.3厘米,开展,外面有1-3条细脉,脉上具短柔毛,内面无毛,有疏珠状腺点;花冠红色,稀白色,花冠管长1.7-2.2厘米,外面具微毛,里面无毛,顶端5裂,裂片长圆形,开展,长1-1.5厘米;雄蕊长约达花冠管的3倍;子房无毛,4室,柱头2浅裂,与雄蕊均长突出于花冠外。果实椭圆状球形,绿色或蓝黑色,径7-10毫米,常分裂成2-4个分核,宿萼增大,初包被果实,后向外反折呈星状。花果期5-11月。[1]
生长环境
赪桐通常生于平原、山谷、溪边或疏林中或栽培于庭园,也生长于低海拔林缘或灌木丛中。喜高温高湿气候,喜光,稍耐半荫蔽。喜肥沃湿润土,沙质土或黏质土,酸性或钙质土均宜。较耐水湿,忌干旱,生长适温为23-30℃。[2]
分布范围
赪桐分布于印度东北、孟加拉、锡金、不丹、中南半岛、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地。
,管状花目大青属植物。
(学名:Clerodendrum japonicum (Thunb.) Sweet)是马鞭草科、大青属灌木,高1-4米,叶片圆心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短尖齿,表面疏生伏毛,二歧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大而开展的圆锥花序,花序的最后侧枝呈总状花序,花萼红色,外面疏被短柔毛,散生盾形腺体,花冠红色,稀白色,果实椭圆状球形,绿色或蓝黑色,花果期5-11月。
[1]
分布于南亚和东亚各国。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海南等地。赪桐通常生于平原、山谷、溪边或疏林中或栽培于庭园,也生长于低海拔林缘或灌木丛中。喜高温高湿气候。[1][2]
赪桐是优良的观花灌木,可丛植、列植或群植。[2]全株药用,有祛风利湿、消肿散瘀的功效。中国云南作跌打、催生药,又治心慌心跳,用根、叶作皮肤止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