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抗氧化剂,能预防心血管疾病么?
划重点:
· 没有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A、C、E等抗氧化剂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 通过"全面健康的饮食"均衡补充多种营养,才是最佳选择。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常高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世界卫生组织(WHO)2017年5月的数据显示,2015年大约177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居各种死因首位。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预防也是广受大家的关注。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有一种解释非常热门——"氧化压力学说":
体内细胞在不断产生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氧自由基"(ROS)。这些自由基携带的电子非常活泼,会攻击血管细胞,造成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分解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结构的改变,引起高血压、粥样动脉硬化等病变,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细胞学领域的研究表明,经典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于脂质过氧化反应,缓解细胞的氧化压力。
看到这里,您是否也觉得日常服用维生素C、E等营养素可以预防,甚至改善心血管疾病呢?答案却是,不行。因为人体环境可比细胞的培养环境要复杂的多。
口服抗氧化剂 ≠ 抗氧化剂能在我们身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大量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抗氧化剂(维生素A、C、B、E),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一项长达8年,受试者人数达到14641人的大型跟踪实验显示,中老年男性即使每天口服500毫克维生素C 和400 IU维生素E(两种维生素均已达到安全摄入上限),也不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果想要这些抗氧化剂产生一定的效果,往往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高剂量维生素C(10 mg/min)。但同时,高剂量抗氧化剂的摄入本身就存在一些风险。研究显示:吸烟者服用β-胡萝卜素后肺癌发病率升高;大剂量维生素E导致心力衰竭发病率升高,甚至可能导致总死亡率升高。
美国心脏协会(AHA)表明:不建议使用抗氧化的维生素或者其他添加剂(如:硒)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剂量,而是要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每日推荐量(RNI)进行补充。
那么,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到底应该吃什么呢?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科学声明》中提出"全面健康的饮食"这一新概念——强调全面饮食有利于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平衡,而不是某一种营养素或者食物。
推荐食用来源于多种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植物油)的天然活性成分。
天然的果蔬中多种维生素和活性因子产生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抗氧化,还可以对细胞多种反应通路进行系统的调节。大量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食用含有天然维C、维E、黄酮和多酚类的水果蔬菜、或是地中海结构饮食,都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生命是如此复杂奇妙,想要保持健康,也没有捷径可言。
生命就像是银行账户,基因决定了你的本金。只有通过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量入为出、细水长流的使用生命存款,才能够更好的享受人生乐趣。
2024-07-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