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苏德战争,苏联获胜是偶然吗?
苏德战争,作为二战伤亡最大的一场战争,其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苏德战争,苏联的胜利并不是偶然的,德国闪击苏联是自找苦吃。
一方面,德国在二战前的崛起,并不代表其力量就是欧洲最强大的。一战以后,由于英法对德国实施了严厉制裁,客观上德国上下在不堪重负和承担高额战争赔款压力下,让希特勒上台有了民意基础。正是在内有民众拥护外有英法绥靖政策保护双重保障下,希特勒才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振兴了德军,并率先使德军的装甲打击处于世界领先地步。但与此同时,苏联的发展并非落后于人。虽然斯大林在1937年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运动,但并没伤筋动骨,客观上在空中打击和炮兵远程打击能力上还有飞跃的发展。即使到了1941年德军闪击苏联时,苏联的综合国力并不害怕任何国家的进攻。
另一方面,德军在战争前期的所向披靡并不代表其后劲十足有战略支撑。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的获胜不是偶然的,还在于苏联具有强大的国防潜力和抵抗意志。关于苏德战争,人们一直对苏联的伤亡人数不解,为什么苏联要付出这么大牺牲才最后夺取胜利。实际上,这与战争时期的战略布局有关系。
首先,战争打响后,苏军对德军的闪击战不熟悉吃了大亏。主要是苏军放松了对德军的警惕,还是按传统的进攻战术,将坦克放在第二梯队,从而造成步兵大量伤亡,而第二梯队又受到德军装甲钳形运动战夹击,从而错失进攻优势。
其次,苏军的防御准备不足。这不仅表现在苏德签订的友好条约欺骗了斯大林,也表现在苏军的指挥体制僵化陈旧。
再次,苏军的装备作战与德军闪击战有差别。1942年,针对德军的装甲打击进攻,苏军改变了战略战术,大量装备了坦克军机械化军,从而扭转了战场态势。
应该说,苏德战争,德军从一开始就把算盘打错了。一是闪击战缺乏打持久战的基础,二是德国远土作战,补给和运输都是难题。三是苏联幅员辽阔,德军的计划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