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波波是一个十分淘气的小男孩,平时特别喜欢在室外奔跑玩闹,波波这么淘气,妈妈也担心他的安全问题。虽然孩子喜欢活动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所以波波的妈妈常常教导波波,在外面玩耍的时候,要避开一些比较危险的设施,避免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妈妈每次苦口婆心地和波波说这些,波波一般当场都会点着头很认真地听,可是一旦出去玩耍,波波就把妈妈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波波的妈妈虽然十分有耐心,但是也经不住波波三番五次不听劝,因为乐乐屡教不改,妈妈情绪终于爆发了。
妈妈对着波波大声吼道:“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呢?妈妈说的话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妈妈和你说注意安全是为了你好,难道我还会害你吗?”
上述案例中,妈妈和波波多次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可是波波依然没有听进心里。面对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可能是父母教育方式出现了一些偏差,需要父母及时地进行调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屡教不改。
一、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
孩子屡教不改的问题着实让大部分家长头疼。家长一次次地纠正孩子、批评孩子,以期望孩子能够步入正轨,最终却换来孩子的漠视,这不光对于家长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对于孩子成长也不是一条良好的道路。
1.孩子不肯真正承认自己的错误
人在本性中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一个总是做错事情且浑身都是弱点的人,其实他自己也无法接受。
所以当小孩子遭到家长的批评时,他会在潜意识中抵抗批评,因为一旦他接受了家长的批评,那就意味着他从心底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孩子感觉到了被攻击的伤害
如果站在家长的视角看,批评孩子和教育孩子是得让孩子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是反过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看,家长的批评行为其实是一种语言攻击。
消极的批评语言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一样扎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有的孩子心灵承受能力弱,他根本不能接受家长的批评,所以就会在潜意识中抵抗这种“攻击”。
3.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除了孩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式有些简单粗暴。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样的传统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上依然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很多家长觉得如果孩子不听自己的批评或管教,就会采取一种相当暴力的方式逼迫孩子认错。
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太过于简单粗暴,因为这只能让孩子在口头上认错,心理上其实还是不服气的。因此,孩子就会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方式去抵抗父母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二、错误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宁维卫曾经向父母建议:不要轻易地批评你的孩子。
1.影响亲子关系
批评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结果却不一定按照最初的设想那样好。这是因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注意使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反而凭着自己的直觉和本能去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
错误的教育方法只会让亲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把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搞得像敌对关系那么紧张。在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之下,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不会好受。父母心里会觉得养了一个白眼狼,孩子则会在心里面痛恨父母生下自己。
2.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孩子感觉到父母给自己的压力过大,他终有一天会不堪其扰而选择爆发。
因为孩子的心智都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反抗的方式也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小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之后,可能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行为有时候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一些不可磨灭的不良影响。
三、父母如何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作为新一代的家长,我们能不能够无脑地完全继承传统教育思想,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其中合理的部分,并且果断抛弃不合时宜的部分。
比如说,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严格的规则,但是却不要乱用规则来显示家长的权威。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不要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而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给孩子发言权和表达权。
2.声音放低
俗话说得好“有理不在声高”。家长如果真的想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那么就不要在谈话开始前就情绪飙升,为谈话营造一种愤怒的可怕氛围。
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首先放点声音,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孩子讲清楚,然后询问孩子一些自己疑惑的点,最后再比较客观地谈论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可以平复孩子情绪,也能让孩子更加努力接受自己的观点。
3.不要当众批评
人都会有一种羞耻心,尤其是被当众批评的时候,这种心理就会大迸发。因此,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不要在众人面前去批评孩子。
其实,当众批评孩子就是在羞辱孩子,一个人被攻击羞辱的过程,放在众目睽睽之下,任谁心里面都不会觉得好受。
因此,建议家长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这样不但不能起到让孩子改正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家长朋友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和孩子慢慢聊,这才是解决沟通问题的正确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