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方法

 我来答
梧桐老师为你解答
高粉答主

2020-12-1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1209万
展开全部
一、要会看书。

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 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 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 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 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 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 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12-12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639万
展开全部
兴趣始终是人生成长重要的导师。所以培养兴趣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历史,干巴巴的课本历史往往令人望而生厌,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学习。比如说看看相关书籍、纪录片、和同学聊聊过去的故事,都是很好的选择。下面我提出几种我学习历史使用的比较多的记忆术。
(1)画时间轴: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轴心点都离不了一个时间为线索。所以首先你要把整个的历史框架做一遍梳理,比如哪个时间段是什么朝代,历经多少年,交替后又是哪个。另外,要记住,这个时间所发生的大事,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否有承前启后的关系等。

(2)口诀法:把重点的历史知识糅合在一起,编制口诀进行记忆。

比如: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王等,用一般方法难记住。然而通过编制成口诀的形式,就会好记很多,并且可以记很牢。注意, 编制口诀的时候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知识点要准确不混淆。

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单纯记这几个诸侯国也可编成:“七叔含烟找围巾”,当然也可以采用上面记方位的歌诀。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名称则可编为: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3)数学思维方法。在识记历史知识的时候,可以借用数学公式法,比如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可以总结成一个公式:事件=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后续产生的影响,在识记历史事件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样的公式进行识记。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数学计算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比如说使用“数字平方法”来记忆历史年代。如波斯在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这个公元前525年的前一个数字的平方数正好与后面两位数字的数值相等;636年,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发生会战,这次会战的时间同样可以用“数字平方法”帮助识记。

其实中考历史属于文科性质,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始终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加强阅读训练,像历史可以多去尝试记忆方法,思维导图、串联故事法等等。
学习文科科目之前需要熟悉整体的学习特点

  (1)记忆量大:光记忆是不行的,但不记忆是万万不行的。识记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尤其是一些史实或者政治原理,更要求精确记忆。

  (2)广泛涉猎:人文学科考试的广度、难度、深度都在加大,紧密结合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只凭借单纯的记忆已经难以应对。我们有必要拓展知识面,从不同角度转换自己的思维。有句话说,历史是人在时间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地理是人在空间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政治是人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所以千万不能只顾埋首书海,也要抬头看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