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人们为何要采荇菜?
《诗经》开篇的《关雎》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都采荇菜,既然有现实的原因,也有艺术创作方面的考量。
首先,在《关雎》成诗的年代,中国人虽已进入农业社会,但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普通百姓仍旧不可能靠单纯的种地来实现果腹,采摘野菜来充饥,依然是补充食物的必要方式。
《关雎》开篇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明,《关雎》的背景是水边,是南方的水边,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方人在水边,无非是打鱼、采莲、采荇菜等方式来获取食物,打鱼一般都是男人的活计,女人不参与,采莲是女人的活计,男人不参与,所以男人打鱼时看不到女人,女人采莲时也未必能被男人看到,唯有采集荇菜这样的活动男女皆宜,也唯有这样的活动会让男人在采集荇菜的时候看到女人,会在看到女人的时候产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想法。
其次,《关雎》中的荇菜和诗人所要追求的“淑女”很像,“淑女”采集荇菜时的行为又和诗人追求“淑女”的思路相一致,所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诗中的“淑女”必然要采集荇菜。
“参差荇菜”重复了三次,其后分别跟着“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流”的意思大概是说,荇菜有的长在“淑女”的左边,有的长在“淑女”的右边,需要“淑女”去寻找,“采”的意思就是采集,“芼”的意思是选择、是拨弄,是选取优质的荇菜带回家。
“窈窕淑女”也重复了三次,其后分别跟着“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求”就是想追求的意思,“友”就是跟“淑女”好好相处的意思,“乐”就是使“淑女”快乐,可以最终把“淑女”娶回家的意思。
显然,《关雎》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将“淑女”和荇菜做类比,将“淑女”采集荇菜的方式方法和诗人追求“淑女”的方式方法做类比,暗示淑女采集到荇菜了,诗人也成功追求到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