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思想品德教学怎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教学过程中需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体验和感知,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引起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并通过道德践行,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觉的行动。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1. 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人格平等的互动过程,应该是在充满真诚、温馨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平常时候,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尝试着与他们交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并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等等。而这一切换来的是学生对我的信任、彼此间关系的融洽。这就为我教学中顺利开展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特别是地方资源,“以情动人”。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仅仅是空洞的说教,不仅枯燥无味,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必须借助大量真实的素材,给学生以情感上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情感资源,“以情动人”。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我事先收集整理了有关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的图片、新闻报道以及在这两场斗争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先进感人事例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这给学生以极大的思想震撼和视觉冲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场斗争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最后我指出: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医务工作者等的不言代价与回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才取得了这两场抗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样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在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时,我特别重视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信度高、易取、有价值,容易被学生接受。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采用“就地取材,为我所用”的方法,开展了“家乡变化知多少”、“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通过对家乡变化的调查了解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展示,学生看到了家乡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正是因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往往是从认识家乡开始的,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从爱家乡为发端的。只有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才能产生认识、热爱自己的祖国,将来为建设、发展和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努力的情感和态度。这是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的体现,正好印证了陶行之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地方课程资源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3.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淡化了对理论知识灌输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动情点,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时,我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得到老师关爱的往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感激之情。接着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有关黟县宏潭乡毛田小学教师汪来九先进事迹的报道,让学生从汪来九老师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事迹中,深刻感受到师魂的崇高与伟大,进而联想到老师平日里对自己的关怀,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与辛勤付出。最后,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动人旋律中,让学生用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此时,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表白,真可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境,而情愈深”。
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情感内化与道德践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从而也失去了情感内化的过程。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小调查活动、文娱表演、“环保小卫士”活动、义务劳动、捐款献爱心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引起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并通过道德践行,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觉的行动。下面,我就简要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做法:
1. 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人格平等的互动过程,应该是在充满真诚、温馨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平常时候,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尝试着与他们交朋友,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并不失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尽自己的所能为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等等。而这一切换来的是学生对我的信任、彼此间关系的融洽。这就为我教学中顺利开展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特别是地方资源,“以情动人”。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仅仅是空洞的说教,不仅枯燥无味,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必须借助大量真实的素材,给学生以情感上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情感资源,“以情动人”。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我事先收集整理了有关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的图片、新闻报道以及在这两场斗争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先进感人事例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这给学生以极大的思想震撼和视觉冲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场斗争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最后我指出: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和医务工作者等的不言代价与回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才取得了这两场抗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样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在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情感资源时,我特别重视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信度高、易取、有价值,容易被学生接受。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我采用“就地取材,为我所用”的方法,开展了“家乡变化知多少”、“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通过对家乡变化的调查了解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展示,学生看到了家乡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正是因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往往是从认识家乡开始的,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从爱家乡为发端的。只有认识、热爱自己的家乡,才能产生认识、热爱自己的祖国,将来为建设、发展和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努力的情感和态度。这是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的体现,正好印证了陶行之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地方课程资源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3.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淡化了对理论知识灌输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动情点,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时,我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得到老师关爱的往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感激之情。接着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有关黟县宏潭乡毛田小学教师汪来九先进事迹的报道,让学生从汪来九老师为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事迹中,深刻感受到师魂的崇高与伟大,进而联想到老师平日里对自己的关怀,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与辛勤付出。最后,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动人旋律中,让学生用最真诚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此时,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表白,真可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境,而情愈深”。
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促进情感内化与道德践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注重道德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从而也失去了情感内化的过程。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行“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小调查活动、文娱表演、“环保小卫士”活动、义务劳动、捐款献爱心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