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如此丰富,这是怎么形成的?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源如此丰富,这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远古时期,地壳较薄,地层断裂深而且多,火山喷发频繁,伴随着岩浆的喷发,把藏在地幔深处的含铁量高的岩浆喷发出来,为形成大规模的铁矿创造了条件。含有铁的岩石,经过风化崩解,里面的铁被氧化成氧化铁。在距今5-6亿年以前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逐渐沉淀堆积,在聚集过程中,再经过地壳中的高温高压作用,使这些沉积而成的铁矿经过风化,把铁进一步集中起来,造成含铁量很高的富铁矿。
澳大利亚偏居在南太平洋上,受到外界气候,物理条件影响较小,地质结构长期稳定,地层古老,数亿年来没有强烈的地质运动,利于矿物的长期积聚、富集。 澳洲已探明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皮尔巴拉和中西部 。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包括低磷、高磷布鲁克曼矿 、马拉曼巴矿、河床矿等,主要是高品位的铁矿石,含铁石英石含量达到63%以上。中西部地区的铁矿石主要是低品位的磁铁矿 、少量的赤铁矿及混合矿等 。关键在于这些矿石都在地层浅表地区,露天开采,而且地理位置毗邻港口,便于运输装运,所以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可以说占了天时和地利的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世界铁矿石目前总储量约1900 亿吨,澳大利亚的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25%,达530 亿吨,70%是可直接装船的高品位矿石。 那么我们自己的铁矿石储存量又如何呢?我们自己的铁矿石存储量其实并不低,排在世界前列,但问题在于我们的铁矿石品质一般,含铁石英石含量只有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一半,即使稍微品相好点的,也都深埋在地下,勘探开采难度和成本极高,仅算上开采成本都已经达到从澳大利亚购买铁矿石的150美元每吨的价格了,而且还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所以综合考虑,还是从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国外进口相对划算一些。
目前全球三大铁矿石开采公司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英国力拓集团,这三家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铁矿石70%的供应量。以华尔街为首的全球顶级资本早已经在这三家布局参股,以控制铁矿石的上游定价权,后发的日本和韩国因为自己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对于钢铁的需求量极大,在巴西的淡水河谷布局较多,日本著名的财团三井,住友都有重金参股,不仅如此,日本的新日铁,韩国的浦项制铁在巴西的淡水河谷都有购买的铁矿石矿开采。而我们从回到世界贸易大家庭的那一天起,铁矿石的价格就一路上涨,从二十年前的20美元每吨涨价到现在的150美元,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我们的中铝在澳洲的力拓公司也有股份,但是因为本地政策的限制,持股量不能达到15%的上限。
非洲西岸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开采租赁权拿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西芒杜铁矿石品相极高,是目前发掘的最佳铁矿石矿场,但问题是身居内陆,距离海港有六百多公里,所以我们需要先修一条铁路直通海港,而且还要建设运输码头,这些都需要时间,预计建设时间要5年,到2027年,预计西芒杜铁矿石的开采量能达到1亿吨左右,但我们目前每年的铁矿石需求量在10亿吨以上,所以远水暂时难解近火,等到西芒杜铁矿全面量产,估计至少还要等待10年时间,当然还要排除诸如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全球的钢材需求量达到一半以上,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占他们出口的八成以上,我们如此大的需求量,为什么还不能掌握铁矿石的定价权呢?除了上述高品位铁矿石稀缺以及上游行业垄断的原因之外,我们自身分散式的竞价也让我们处于被动地位。
中国目前有103家公司具备铁矿石的进口资质,这就相当于是103家下游企业与3家国际垄断资源商的谈判,每个企业的现状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这就必然造成了议价上的难度,垄断资本非常容易操控价格。比如2003年宝钢和必和必拓谈判,当宝钢咬定价格的时候,中国其他钢铁企业先扛不住,因为供应链要断了,马上停工了,先找必和必拓高价进了货,这样一来谈判的天平瞬间就倾斜到了澳方。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乙方反而操控了价格,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双方筹码不对等。
那如果我们不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会怎么样呢?很明显如果找替代品,那下游钢材价格必然飞涨,最为关键在于我们的处在发展中,基建每年的量还很多,而且我们是制造品输出国,钢材缺货必然从内到外打击我们的经济,这种损失几乎是不可估量的。光首钢就有8万员工,几乎是必和必拓的三倍之多,没有铁矿石,就意味着钢材生产停工。我们是人口大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国计民生大于天,必然不可能像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牺牲民众去换取国家利益。
所以关于铁矿石的价格,目前150美元每吨的价格基本也快达到上限,如果再涨的话,那我们可替代选择的空间就会比较大,价格永远会达到买卖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在这之前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