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他是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自苏轼对王维的评价。原话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具体出处是《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由此可知,这句话原来是评价王维绘画的,是苏轼看了《蓝田烟雨图》后有感而发。
因为《蓝田烟雨图》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幅画到底怎么样,似乎“画中有诗”无从谈起。好在,苏轼还记录一首跟这幅画有关的诗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中有画”。苏轼的记录如下: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
“蓝溪白石出”,首句写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给人动态美感。
“玉川红叶稀”,次句写入秋天寒,山上的红叶变得稀少了;这里的“红”,跟首句的“蓝”和”白“相照应,写出了山上的色彩层次,淡化了秋天的萧瑟冷落之感,彰显了山川草木气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鉴赏到这里,“诗中有画”,已经非常明显了。事实上,王维的很多诗歌,都充满画面感,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都能让人看了就能在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
那么,“画中有诗”,又是如何展现的呢?是不是苏轼的”画中有诗“的评价,就仅限于对王维真实的画的评价呢?
让我们继续解读王维的这首诗: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是神来之笔。秋冬时节很干燥,山路上没有下雨,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衣服被打湿呢?打湿人衣服的,并不是水汽,而是空翠。空翠,是针对整个画面而言的。前两句所描绘的“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只是是山中景色的一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到了秋冬季节,但整个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苍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苍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感到空蒙,也有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也能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诗意吗?
鉴赏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苏轼”画中有诗“的评价,并不仅限于真实画作,也针对于诗歌本身,也就是王维的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而这种画面感,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意。
因此,苏轼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应该从互文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时至今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已经变成俗语,我们一般用这句俗语,形容长于描写景物、能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的诗。与此同时,也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形容擅长写意、具有浓浓诗意的绘画。其实,两者一脉相通,表意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