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已经杀了太子李建成,为什么还要逼迫李渊退位呢?
实际上李世民并没有逼迫李渊退位,李渊是自己主动选择的退位。在“玄武门之变”过后的第三天,李渊便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这时的李世民虽然还没有登记,但是朝堂上下的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朝,现在李渊这个皇帝已经变的有名无实了,从今往后,大唐帝国真正的掌权者是李世民。
李世民快速控制朝堂,李渊心中萌生退意
李世民成为了皇太子之后,原本秦王府的核心成员自然也成为了朝中重臣,其中长孙无忌、杜如晦被封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被封为右庶子,尉迟恭是左卫率,程咬金是右卫率,由于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将齐王府的所有财产都赏赐给了他。
同时李世民为了彰显他的宽容仁厚,他还将原本李建成手下的将领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人都招入府中,之后又不计前嫌地启用了原本李建成集团的骨干人物魏征和王珪,魏征成为了东宫詹事主簿,王珪为谏议大夫。这样既往不咎的处理方式,让朝中所有人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长安的局面也迅速的稳定。
眼看着自己被完全架空的李渊,这个时候心中便已经萌生了退意,他给了心腹裴寂一道手诏,内容是:“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他通过这个方式向李世民表露了自己会主动退位的意思,这个意思当然也是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只不过这个时候长安的长安的局面虽然稳定了,但地方的斗争却还没有平息,所以李世民还需要尽快的平复一些地方势力的反抗。
平复益州和幽州血案,安抚地方势力
益州的左仆射是李渊妻子窦氏的侄子,名叫窦轨,他在太原起兵之后一直跟随李渊,也曾立下过一些战功,所以在建国之后被封在了益州,是益州实际上的最高长官。辅助窦轨的行台尚书叫韦云起,韦云起一家都属于太子一党,平日里他一直与窦轨不和。
这次事变之后,尽管李世民已经下达了“大赦”诏书,但窦轨还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除掉韦云起,他在自己的府内设下了伏兵,然后召韦云起入府叙事,等到韦云起来了之后,下令伏兵冲出,将韦云起当场砍杀。
益州血案发生的同时,幽州也出现了类似事件,但是幽州大都督是李渊的侄子,庐江王李瑗,由于李瑗生性懦弱,李渊给李瑗配了一个猛将作为副手,这个人就是王君廓。李瑗知道王君廓厉害,为了拉拢他,还准备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但是王君廓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派出通事舍人崔敦礼前往幽州召李瑗回朝,由于李瑗一直以来都是李建成的死党,所以他认为李世民招他一定是要拿他问罪,这时王君廓发现了李瑗心中的不安,于是他开始动员李瑗起兵,天真的李瑗真的听信了王君廓的建议,他马上派兵逮捕了朝廷使臣崔敦礼,逼迫他交代京师的情况。并招燕州刺史王诜火速前来蓟城,共商举兵大计。
没想到王诜刚刚到达幽州,就被王君廓所杀,王君廓拎着王诜的人头,对士兵说李瑗和王诜准备起兵造反,然后带领一千士兵以诛杀反贼为名,冲进了幽州大都督府,生擒了李瑗,随后将其缢杀,并将人头送到了长安。
为了不让地方这种血案再次发生,李世民再次下发了一道旨意,措辞严厉的声明:与玄武门事件和李瑗谋反案有所牵连者一律赦免。同时派魏征以太子旧臣的身份前往山东进行安抚建成余党,制止告密和滥捕滥杀之风。终于在李世民和魏征的努力下,地方的局面也稳定了下来。
李世民笼络人心,彻底架空李渊
在“玄武门之变”过后,李世民让他的心腹势力都入主了东宫,但是仅仅是入主东宫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没过多久,他又迅速的将这些心腹都按派到了大唐的权力核心之中,并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排到了军队高层。
李世民先是任命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从而全面的接手了军队。之后又以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彻底的控制了朝堂。随后又将宇文士及、侯君集、段志玄、薛万彻等人纷纷迁升,在这些迁升官员的名单中,除了“玄武门之变”的一众功臣,还有当初李建成的拥护者,也有一些是中立派。
李世民这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推行宽大政策安抚反对派,还是想方设法笼络中立者,目的都很明确,就是要架空李渊,让所有人都开始习惯自己从秦王到天子的角色转换。
除了朝中文武官员的大换班以外,李世民还废除了李渊此前发布的宗教改革令,当初李渊认为寺院经济过度膨胀,僧道人数太多,于是下令每州只保留寺院和道观各一所,其余全部拆除,被拆除寺院和道观内的和尚、道士则全部还俗。这样的裁汰令曾引起了当时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过后,第一时间便推翻了这条裁汰令,这一行为不止是赢得了佛、道两教信奉者的支持,还表明了要与李渊时代划清界限。
李渊当然不傻,从当初“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的时候,李渊就明白自己这个皇位是坐不长了,所以在萧瑀、陈叔达向他进言让李世民“委之国务”的时候,他才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善!此吾之夙心也。”现在李世民已经完全掌控朝堂,天下人心也基本安定,李渊也只能是做个顺水人情,将皇位让给李世民,与其说是李世民逼迫李渊让位,到不如说是李渊认清了形式,自己主动选择了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