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期古人用的银子是不是纯银?
首先要说一下的是,中国古代金银产量不高,其实大部分时间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直到明朝以后,日本、美洲所产的白银随着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才逐步成为流通货币。
不过中国并没有和西方国家那样出现银币,而是直接以重量作为白银的使用单位。比如我们在看《水浒》时,就可以经常看到几两银子的说法,这就是白银的计量单位。
而且中国古代并没有要求必须使用官方铸造的银锭,而是钱庄、银楼甚至是个人都可以熔铸银锭。这么一开就造成了银锭的外形多种多样,有元宝形、条形等等,而银锭的成色也因为铸造者的工艺不同而有所不同。
像《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中就提到,乾隆十年时,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成色从十成到九成、八成、七成都有,差距巨大。
因为银锭的成色不同。所以在使用白银时,使用者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称重,然后查验银锭的成色,然后计算这个银锭到底有多少价值。
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乾隆十年规定遇到交易,白银要根据成色换算成纹银的成色(当时普遍认为纹银的成色最高,所以有“十成足纹”的说法)来计算其价值。
在这里需要说一句的是,后来经过化验发现,当时的纹银实际成色是93.5374%,距离纯银差距还很大。至于那些成色比纹银还低的,就更不要说了。
每次使用白银都需要进行换算,这非常不方便,所以后来为了方便使用,清中叶以后还规定铸造的大银锭需要经过公估局鉴定,确定重量和成色满足一定标准以后才能流通使用,以减少大家换算的麻烦。因为大银锭一般都是元宝形,所以这种银锭通常也被称为宝银。
宝银因为其重量、成色有保证,在大宗交易时很受欢迎。不过即使是宝银,在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的成色因为工艺也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使用时同样需要进行换算。
比如说在清末,在上海流通较多的二七宝银,其成色好者,可以达到98%,比纹银高了5.5%。一枚五十两重的宝银相当于五十二两七钱五分纹银,成色稍差一些的,则相当于五十二两七钱纹银或者是五十二两六钱五分纹银,因为平均下来为五十二两七钱纹银,所以称为二七宝银。
而公估局也是根据成色不低于五十二两六钱五分纹银为标准,来确定铸造的银锭是否允许流通,低于此数者必须回炉重铸。而其他地区流通的二四宝银、二五宝银、二六宝银等等,也是类似情况。
因此即使是宝银,在使用时也有换算之苦。所以到了清末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以后,方便计价的银元越来越受大众喜欢。后来清政府也逐步铸造银元,替代使用了几百年的银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