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历十五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万历十五年》告诉我们没有绝对地好人、坏人,要用辩证得到眼光看事物。
《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
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作品影响
该书英文版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获得美国书卷奖1982年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中文版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